学术投稿

癫狂症临床三辨心得

徐文博

关键词:癫狂, 肝气血亏虚, 心阴虚, 痰火上扰, 医案, 三辨
摘要:癫狂是精神错乱,神志失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等都属于此病范畴.笔者列举了肝不充则魂失所养、心阴不足则神失所持、痰火上扰则神不守舍的验案三则.并对本病的中医认识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电针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观察各治疗组的疗效并确立佳治疗方案.方法 21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配到综合组、电针组、治疗仪组,每组72例,以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为观察指标,进行每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结果 3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次数、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分、SS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3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SS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电针组与治疗仪组总有效率各为74%,3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肺炎发生率方面综合组低于其他2组(P<0 05).结论 综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和吞咽障碍治疗仪组,并减少了肺炎发生率.

    作者:楚海波;杜俊卫;付俊丽;董华丽;郭锐;赵高峰;封臻;廉全荣;和瑞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手术弹性钉技术结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儿童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择2008年2月-2009年1月我院接治的60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并采用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 组30例只采用弹性钉技术治疗,通过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3个月后的随访了解到,两组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的患儿在优良率上较对照组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儿童孟氏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可广泛采取.

    作者:黄和生;胡永恒;赵吉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中医药博物馆功能的现代教育发展模式探究——以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为例

    近年来,国内的中医药博物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伴随着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其教育功能也出现多元化,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博物馆资源,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各项功能,有必要对博物馆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现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例,探究中医药博物馆在大学生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为展示几千年来中医药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使人们广泛了解我国传统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作者:马丹;崔勿骄;马长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医药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课题的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院校实践性教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药本科生来说这一过程尤为重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是其下一步融入工作岗位的良好切入点,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医药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课题和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为提高中医药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提供建议和意见.

    作者:李玉洁;孙曙光;张明昊;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苦参素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35例

    目的 分析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两组HA、LN、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LN、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金学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内地与香港中医教学的比较研究

    现今中医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中医专业人才的主流模式,中医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关乎中医的前途与命运.内地与香港的中医高等教育起步不同,发展各有千秋.对两者在中医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比较,从中医教学的理念、教材选用、教学方法、临床教学以及考核评估等层面进行探讨,互为参考与借鉴,以寻求中医教学改革之道.

    作者:苏丽清;喻嵘;赵国荣;李鑫辉;谭涵宇;肖凡;刘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张小萍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探讨

    功能性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目前西医对该病的诊治效果不理想.张小萍教授从中医理论出发,依据其临证经验,将其提纲举领为虚、实之分,认为虚秘主要为阴阳气血不足导致肠失濡养,推动无力;实秘主要为胃肠积热,气机郁滞,导致肠道壅塞不通.本文旨在探讨张小萍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与同道分享.

    作者:李龙华;何凌;张小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药离子导入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26例

    目的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加服中药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观察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加服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病人26例,与单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组26例作对照.结果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加中药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病人,与单口服消炎利胆片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已摘除胆囊的病人,一般治疗手段效果欠佳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手段确能改善胆囊术后综合征病人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捷平;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41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是否接受中医治疗将81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接骨胶囊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骨痂形成、软组织损伤修复、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上也有显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江共涛;张斌;李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穴位埋线在肛肠科中的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工具融合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穴位刺激疗法.它是一种较简便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刺激相应腧穴,加强穴位治疗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简述近年来穴位埋线疗法在肛肠科中的研究概况,以期待指导临床应用及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张川;廖行忠;洪敦明;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止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止痛,并比较2组患者神经痛的缓解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急性期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有助于缓解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所引起的神经痛,且止痛效果优于仅用加巴喷丁胶囊.

    作者:刘琤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宣痹汤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60例

    目的 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进步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2例,进步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

    作者:顾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治未病理论体系浅谈脂肪肝防治思路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本文根据“治未病”体系源流、内容,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既病则防变,未病则防患于未然,探讨脂肪肝疾病未生、疾病未成、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四个阶段的防治思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灵活应用,与中医传统疗法紧密结合,对脂肪肝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认为该理论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指导意义.

    作者:张玉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心力衰竭方剂+卡维地洛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7%、并发症发生率为3%,与对照组83%、1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心力衰竭方剂+卡维地洛效果更好.

    作者:沈志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耳穴按压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耳穴按压应用于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普外科行腹腔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日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按压疗法.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腹胀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按压可促进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通窍活血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8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为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取通窍活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76.19%,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6.10%,治疗总有效率为82.93%.两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加减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痊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时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经验概述(五)——不孕症

    不孕症是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女性及其家庭的影响比较大,中药治疗不孕症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古今的中医名家对不孕症都有专门的研究探讨,而当代的中医名家更是有很好的各自的理论和经验.本文就当代名老中医对不孕症的特色经验进行梳理和研究.

    作者:丁波;卓泽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确定适合于本制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根据对方中各药材成分和作用的阐述,在提取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数据结果,佳方案为A2B2C2D3,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进行规模生产.

    作者:方建康;梁国成;陈舒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张元素诃子应用经验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脏腑辨证、药物理论、制方理论等方面均有创新,对诸多药物有独到见解.对于诃子,认为气温味苦,主要作用是消痰下气,通利津液,可用治胸膈结气、大便秘涩等证,将诃子归入“湿化成”类,而当今常用的敛肺、涩肠作用反而应用较少;其弟子李东垣和王好古认为诃子苦重酸轻,苦重,泻气;酸轻,不能补肺,故嗽药中不用.其他医家对诃子的论述可概括为“兼具通、涩之用,生、煨功效有别”,但中医对诃子的认识和应用,远不及藏医、蒙医深入、广泛.

    作者:赵敏菡;孙钢;周计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流式细胞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根据目前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需要,开设了流式细胞术的实验技术课程,同时结合流式细胞术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流式细胞术的教学探索与应用.教学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这一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并能够利用流式细胞仪完成基本的检测工作.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科研思路,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流式细胞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

    作者:宋军营;袁永;张钟允;闫敏;刘文第;张振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