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征鸿;周升平;于平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脏腑辨证、药物理论、制方理论等方面均有创新,对诸多药物有独到见解.对于诃子,认为气温味苦,主要作用是消痰下气,通利津液,可用治胸膈结气、大便秘涩等证,将诃子归入“湿化成”类,而当今常用的敛肺、涩肠作用反而应用较少;其弟子李东垣和王好古认为诃子苦重酸轻,苦重,泻气;酸轻,不能补肺,故嗽药中不用.其他医家对诃子的论述可概括为“兼具通、涩之用,生、煨功效有别”,但中医对诃子的认识和应用,远不及藏医、蒙医深入、广泛.
作者:赵敏菡;孙钢;周计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排卵障碍型不孕症中西医结合疗法并结合其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做出可信、客观的评价,为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4年以前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硕士论文整理的无排卵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求无排卵型不孕症的佳治疗方法.结果 与中药复方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率(P<0.01)、妊娠率(P<0.01)显著优于中药复方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症临床有效率(P<0.01)、妊娠率(P<0.01)与单纯西药组比较疗效显著,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结论 无排卵型不孕症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中西医结合疗法是一种可靠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搜集资料范围的局限性,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其临床疗效仍有待.
作者:张锁;师建平;赵敏;翟佳滨;苏娅;党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进步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2例,进步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
作者:顾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口腔崩解片防治青少年青春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试验组76例采用白花蛇舌草口腔崩解片,对照组42例用克林霉素胶囊、泰尔丝胶丸、维生素B6片内服,同时外用1%克林霉素凝胶及0.1%迪维霜(睡前外用)疗程均为1周.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u=1.486 (P> 0.0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花蛇舌草口腔崩解片能有效地防治青少年青春痘,具有很好开发价值.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运用深呼吸补泻法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虚寒呃逆的疗效.方法 26例虚寒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组运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虚寒性呃逆的疗效较好.
作者:嵇征鸿;周升平;于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对症处理和特异性治疗(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配合三辨施治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14%,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尹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8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为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取通窍活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76.19%,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6.10%,治疗总有效率为82.93%.两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加减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痊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时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长针斜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4寸(0.6×100 mm)的圆利针,沿股四头肌肌腹中结节及条索位置,自内上向外下斜刺(20°左右)穿透结节及条索;推拿方法:以揉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施术于髌骨上下极及髌周软组织,以局部肌肉组织放松、膝关节发热为度,点按委中、梁丘、血海、内外膝眼等穴位.结果 在3个疗程结束时,35例患者痊愈27例(77%),显效6例(17%),有效2例(6%),总有效率100%.结论 长针斜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银武;宋小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选择十二经脉循行、体质学说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持肯定态度,希望在教学中享有更多主动,认为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效果,有助于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希望类似教学活动更多开展.然而,教学活动也显示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组难以做到均衡学习、学生对知识辨析能力不足、成绩评价欠合理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及修正.
作者:陈慧娟;张挺;朱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止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止痛,并比较2组患者神经痛的缓解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急性期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有助于缓解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所引起的神经痛,且止痛效果优于仅用加巴喷丁胶囊.
作者:刘琤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采用资料收集、抽样调研、专家研讨等方法,探讨开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促进河南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认为开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建设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强省、提高健康养老发展水平的需要;河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良好,具备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条件,应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中医护理学、养生学、康复学、全科医学等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作者:禄保平;郭蕊蕊;陈晓乐;吕沛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其主要表现.埋线治疗主穴:阿是穴(梨状肌体表投影线上)、承扶.配穴:小肠俞、殷门、风市、阳陵泉,腰部疼痛加肾俞透大肠俞.操作时患侧在上,医者用右手大拇指均匀用力寻找压痛点,阿是穴确定位置后,持针,快速入皮,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以贯通梨状肌筋膜,有异感时退针少许,将线埋入.每次治疗,以痛点处穿刺有松动感为度.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四季抗病毒合剂对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及病原学特点的120例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四季抗病毒合剂,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经过悉心护理及治疗后5~7天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伟红;邓代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优选天麻饮片炮制方法.方法 通过鲜切法加工工艺及传统加工炮制方法进行天麻饮品的加工,并采用葸酮-硫酸法进行饮片中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不同炮制方法使方法天麻饮片中多糖含量高低不一致,其中真空冷冻干燥饮片多糖含量高,余下自高到底排序为:鲜切饮片、蒸制饮片、半润透饮片、润透饮片.结论 鲜切法加工工艺天麻饮片中多糖含量优于传统加工炮制方法.通过不同炮制方法,测定天麻饮片中多糖含量的研究,为天麻饮片炮制工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梁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金匮方,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方由桂枝、白芍、甘草、龙骨、牡蛎、大枣、生姜共七味药组成,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具有调和阴阳,交通心肾,镇静安神,固摄止遗之功.后世多有发挥,笔者尝试用于治疗阴阳两虚,不能阳固阴守所致之遗精、早泄、功能性不射精、汗症等男科内科疾病,多有应验,总结验案三例,以供参考.
作者:邹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是否接受中医治疗将81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接骨胶囊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骨痂形成、软组织损伤修复、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上也有显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江共涛;张斌;李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一种较为简单的从银杏叶提取物(GBE)中分离纯化银杏内酯B(GB)单体的工艺方法.方法 依次通过GBE热水溶解、乙酸乙酯萃取、结晶及重结晶方法对GBE中GB单体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确定GB佳分离纯化工艺为:将GBE用热水溶解,加入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萃取液用2%NaHCO3除杂,收集除杂后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用50%乙醇回流溶解后静置析晶,抽滤后得到GB粗结晶,粗结晶用80%甲醇重结晶2次即得,该工艺制备得到的GB单体纯度≥98%,总收率约为60%.结论 该工艺稳定、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武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本文根据“治未病”体系源流、内容,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既病则防变,未病则防患于未然,探讨脂肪肝疾病未生、疾病未成、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四个阶段的防治思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灵活应用,与中医传统疗法紧密结合,对脂肪肝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认为该理论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指导意义.
作者:张玉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14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经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予以2组患儿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实行中医按摩的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治疗后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体重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中西医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恢复,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何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通过对《脾胃论》 《兰室秘藏》的学习,对脾胃病的诊治又有了新的理解,脾胃病有表现胃痛、有表现胀满、有表现痞塞、有表现噪杂等,我们医院经过对前期20年有不同表现的脾胃病1551例进行统计发现,表现胃痛的占44%为682例;痞、满性胃病占37%为537例(其中痞塞为主的229例、胀满为主的308例);胃中噪杂的占12%为186例;其他不适感的占7%为110例.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除以胃痛为主症的脾胃病占的比例多以外,其次就是以痞满为主症的居多,因此我们把它称作“痞满性胃脘痛”.自2010年起,4年来我们对痞满性胃病进行研究,通过对方剂的改良、剂型的改变,总结出以行气消痞为主法,用行气消痞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324例此类患者,收效显著.
作者:武卫东;衣尚国;王晓艳;陈立明;焦利星;张墨晗;陆晶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