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黄荣萍

关键词:外伤, 脑梗死,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近几年来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的经验,为今后临床各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5年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26例,预防性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32例,共58例病例.结果: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中,恢复良好1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预防性使用32例中出现脑梗死13例,脑出血增加1例,未出现脑梗死18例;13例脑梗死病例中,恢复良好11例,中残1来,重残1例.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早期使用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可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术后早期颅内压增高时腰穿放脑脊液体会

    脑出血、脑挫裂伤等常需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术后均会使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混充在脑脊液内,严重会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发生脑积水,导致患者原发病去除后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而及时有效地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是此并发症预防治疗方法之一,现总结有随访资料的15例此类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田书娟;邓淑凤;王利民;解雄伟;王满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自编康复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

    目的:观察自编康复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收治在我院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非系统锻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自编康复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年半后,按照自行设计的生活能力状态分级法对治疗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判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自编康复操的应用能更快更好地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傅臻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治疗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丝裂霉素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术后采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6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采用丝裂霉素进行术后灌注治疗的68例膀胱癌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进行交替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作者:蔡秋玲;刘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确诊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萍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对照组26例只给予综合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水平、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死亡率、HBV-DNA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风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5例临床分析

    急症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 in obstetrical emergency)是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掌握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关系到产科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7年8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2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院门诊妇科口服中成药应用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妇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及用药变化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10年1-12月妇科口服中成药的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中妇科炎症用中成药和妇科血淤证用中成药的DDDs值排名一直在前2位;坤复康胶囊、暖宫七味丸、加味生化颗粒位居金额统计前3名;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的中成药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结论:我院妇科门诊口服中成药使用趋势符合国内文献资料报道,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张永峰;陈进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初产妇第二产程胎心变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实施电子胎心率连续监护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死产率的发生.方法:对16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于第二产程进行连续性胎心监护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治疗措施.结果:67例产妇第二产程有异常的胎心率变化.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胎心率变化和多种因素有关,产科护士应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配合医师及早治疗处理从而使异常胎心率恢复正常,部分不能改善者需采取措施结束分娩.

    作者:谢月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可发生的问题及观察护理.方法:对20例动脉瘤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20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做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红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62耳),对照组48例(49耳),应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有效率87.1%,对照组65.31%,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司远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1例狂犬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病原因分析,阐述了对狂犬病患者的各种护理、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对自己进行自我保护的各种措施以及加强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从源头上控制狂犬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姗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葛根异黄酮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药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1%D-半乳糖100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6周造衰老模型.造模后药物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40mg/kg、80mg/kg、160mg/kg葛根异黄酮灌胃给药8周.用药后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随将大鼠处死取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结构.结果: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所占距离百分比明显增高;光镜下,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锥体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细胞核体积明显减少,结构不清楚;药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结构、形态基本正常,细胞脱失现象较少.结论:葛根异黄酮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亚奇;王爱梅;田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外一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血糖在6.1~9.0mmol/L,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应并发症.结果:术中出血量(13.54±3.69)ml,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为(7.54±2.69)d,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为(3.54±1.69)d,住院时间为(9.82±4.69)d,8例术中转开腹手术,胆道损伤1例,伤口延迟愈合9例,伤口感染12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熟悉疾病特点、胆道系统解剖和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加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作者:何显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临床病区医用冰箱管理

    在护理质控过程中发现因冰箱管理不到位,造成药品或耗材失效、过期、丢失、冰箱温度达不到要求,给药品和耗材的质量保障带来安全隐患.分析总结临床病区医用冰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管理措施,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于海霞;张伟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0 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子痫前期重度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1.3%、51.6%和92.3%,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分别为9.4%、32.3%和65.4%,三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围产儿结局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做好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筛查,密切关注和及时控制疾病进展,避免疾病发展到子痫期,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李新菊;郝荀;仝留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小儿喘憋型肺炎的护理体会

    喘憋型肺炎是指毛细支气管炎症累及肺泡引起的支气管阻塞或半阻塞.临床以喘憋和发作性喘憋加重为主要特征,呈流行性,病死率较高[1].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喘憋型肺炎的患儿56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天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的术中护理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对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术前发现的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59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低体温护理,并与既往类似病例26例进行对比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的肛温及休克指数.结果:进行综合性低体温护理的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肛温上升,休克指数降低,与术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中30min肛温及休克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休克指数与对照组同期休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早发现并纠正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术前的低体温对稳定术中循环功能有益.

    作者:邓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汶川地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汶川地震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PTSD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标准化评定工具,对地震时在安县地区居住的群众,进行DSM-Ⅳ PTSD 诊断检查及相关量表的测查.结果:完成调查的289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1.4%.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3.4%,8.7%报告有自杀观念.灾后6个月PTSD 发生率为11.4%,PTSD组反复更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及其他因子分、SDS总分和标准分、SAS总分和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震后PTSD的发生率是11.4%(6个月).PTSD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PTSD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健康.

    作者:孙丽艳;李笑富;白鹰;李建强;王涛;肖成明;蒲劲梅;邹兴贵;李俊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皮牵引术的护理

    总结66例股骨颈骨折行皮牵引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协助医生做好检查工作;术后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做好生活和基础护理;做好皮牵引的护理;指导进行有效功能锻炼,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本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联合国规定: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比例超过10%,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6%,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8.87%[2].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的社会问题.

    作者:徐艳芬;于海霞;黄玉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