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雁
目的:分析和探讨妇科急腹症的发病构成、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217例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中前三位疾病分别是异位妊娠(71.0%)、急性盆腔炎(12.4%)、卵巢破裂(9.2%);18例被误诊,术前与术后诊断完全符合率91.7%(199/217).手术治疗173 例(79.7%),保守治疗44例(20.3%),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种多、发展迅速,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对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要全面分析,必要时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行腹探查.
作者:赵锦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手术室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加强手术室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手术人员的无菌观念.结果:通过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流程的管理,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论:加强手术室管理有利于控制医院手术感染.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院眼科2008年4月-2010年10月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经前房后顶法取无磁性角膜深层异物33例(33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3例(33眼),右眼17例,左眼16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5岁.玻璃异物15例,植物性异物11例,砂石屑7例,平均异物大小为1.5mm2,异物大者为2.3mm2,小者为0.9mm2,异物均深达角膜后弹力层.
作者:肖玲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Liss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膝周粉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膝周粉碎骨折患者均采用Liss钢板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大部分病例4个月时均有明显骨痂形成,6个月时骨折线模糊,7个月时骨折线消失、已骨性愈合,1年内无明显骨不连病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5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根据Merchan等评定标准评定[1]:优17例,良4例,可2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91.3%.结论:Liss钢板具有设计独特、创伤小、并发症少、大限度地保护骨断端及其周围的血供、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膝周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宇;谭家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以2010年1-10月本院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99例为观察分析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9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43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43.4%,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与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与康复的认知水平,引导和规范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行为,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从而提高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麦燕芳;麦敬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对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术前发现的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59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低体温护理,并与既往类似病例26例进行对比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的肛温及休克指数.结果:进行综合性低体温护理的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肛温上升,休克指数降低,与术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中30min肛温及休克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休克指数与对照组同期休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早发现并纠正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术前的低体温对稳定术中循环功能有益.
作者:邓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常见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使用CNKI检索,以腹型过敏性紫癜和误诊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文献11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分析误诊原因.并附1例合并败血症的反复被误诊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报道.结果:文献11篇共报道了439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被误诊143例,误诊率达到为32.6%.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造成误诊,通过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并注意防止可能导致误诊的原因,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陈超伍;耿艳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观察益赛普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使患者达到佳的治疗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报道2009-2010年使用益赛普治疗的11例患者的效果及护理.结果:8例患者有效控制了病情,未出现因护理不佳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结论:随着益赛普在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护理的要求也更严格,它不只是在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张琴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80mg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用丹参酮ⅡA,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稳定病情.
作者:张宇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实训室已成为现代大学中培养动手能力、实现创新教育的平台,实训室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不可替代.本文介绍了我院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室的目的、理念、构成、功能,总结了实施所带来的效果.对今后更好的开展实验实训工作,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马桂芳;崔玉宝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实施电子胎心率连续监护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死产率的发生.方法:对16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于第二产程进行连续性胎心监护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治疗措施.结果:67例产妇第二产程有异常的胎心率变化.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胎心率变化和多种因素有关,产科护士应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配合医师及早治疗处理从而使异常胎心率恢复正常,部分不能改善者需采取措施结束分娩.
作者:谢月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随着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应用过程中留置针也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导致留置的时间缩短.因此,防范留置针不良反应极为重要.
作者:施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类癌的疗效.方法:选择3例直肠类癌患者,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TEM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将直肠类癌完整切除(黏膜下或全层切除),直肠创面行连续缝合.结果:3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TEM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陈川;余利坚;姚健;钟开伦;潘广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临床遵医嘱用药发现输注完毕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序贯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奥美拉唑40mg时并未出现明显异常,10min后在茂菲式滴管内出现茶色浑浊的液体.为证实上述两种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笔者进行了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丽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呈现延长趋势,老龄化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其中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不断增加是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各级政府以及广大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重视.本文收集了43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资料,根据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理特点,以及所存在的护理问题,从生活、安全及心理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护理,治疗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宁;章艳红;许艳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出血、脑挫裂伤等常需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术后均会使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混充在脑脊液内,严重会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发生脑积水,导致患者原发病去除后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而及时有效地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是此并发症预防治疗方法之一,现总结有随访资料的15例此类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田书娟;邓淑凤;王利民;解雄伟;王满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运用现代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于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一次法治疗组和多次法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在术后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一次法治疗组19.51%,多次法治疗组21.62%,两组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经过为期1年的随诊观察,在治疗效果方面,一次法组与多次法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和83.7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急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满意,并且具有症状缓解快、就诊次数少、疗程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146例患者在先行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终非手术治疗有效的101例,需手术治疗的 45例.结论:保守治疗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腹部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出现腹膜炎体征,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夏春晓;赵志峰;冯辉;张新征;晁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第一课堂知识的传授是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而第二课堂教学则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对于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近年来,我教研室针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特点,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效果证明第二课堂教学以其内容上的新颖性和形式上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课堂知识在课后得到有效延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饶贤才;袁文常;胡晓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快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6例快速心房颤动给予胺碘酮150mg加5%葡萄糖液10ml静脉注射,10min注射完毕,观察30min后未转复可重复应用,继以0.5~1mg/min维持静滴24h.结果:24h有效达91.3%,且用胺碘酮期间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新发快速心房纤颤安全有效,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荆晓晴;李佳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