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彭萍云

关键词:中药, 美尼尔氏综合征,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确诊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及急、慢性的超声图像特征,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经超声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特征,结合临床及有关文献深入探讨.结果:周围型27例,混合型5例,中央型3例,误诊1例.符合率97%.患肢左侧多于右侧,急性血栓26例,慢性血栓9例.结论:二维和CDFI结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血栓定位,定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亦可观察有无侧支和交通支工放.

    作者:杨晓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确诊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萍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3例给予MTX 20mg静脉滴注,连续用药5d,治疗组25例,第1天予米非司酮300mg一次顿服,同时MTX 20mg静注,MTX连续用药5d.结果:治疗组的成功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5).血β-hCG越高,盆腔包块平均直径越大,其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越低.结论:对于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祁发玲;贾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妇科急腹症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妇科急腹症的发病构成、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217例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中前三位疾病分别是异位妊娠(71.0%)、急性盆腔炎(12.4%)、卵巢破裂(9.2%);18例被误诊,术前与术后诊断完全符合率91.7%(199/217).手术治疗173 例(79.7%),保守治疗44例(20.3%),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种多、发展迅速,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对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要全面分析,必要时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行腹探查.

    作者:赵锦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课堂知识,课后延伸——记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第二课堂活动

    第一课堂知识的传授是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而第二课堂教学则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对于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近年来,我教研室针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特点,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效果证明第二课堂教学以其内容上的新颖性和形式上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课堂知识在课后得到有效延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饶贤才;袁文常;胡晓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根尖尚未形成的年轻恒前牙因外伤造成冠折露髓后利用活髓切断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7~11岁儿童外伤冠折露髓恒前牙在外伤后48h内行活髓切断术,断面上覆盖氢氧化钙糊剂,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跟踪观察.结果:25例30颗牙治疗成功28颗,失败2颗,成功率93.3%.结论:活髓切断术可以很好的保存年轻恒牙牙髓的活力,促进牙根继续发育.

    作者:朱洪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的护理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8月-2010年6月,对我科收治的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22例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置入导管后每天用温盐水冲洗及负压吸引,观察肠梗阻缓解率、腹围和引流量.结果:本组患者17例成功放置肠梗阻导管,置管后第3天肠梗阻缓解率为68.2%,平均腹围降至(85±4)cm,平均引流量为(2.4±1)L.结论: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效果显著,能有效解除急性梗阻,使大部分患者能实施一期手术,为急性结肠癌性梗阻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陆妍楠;黎瑞仪;蒋邦好;苏涣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肛门显微内镜的手术治疗直肠类癌临床研究(附3例病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类癌的疗效.方法:选择3例直肠类癌患者,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TEM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将直肠类癌完整切除(黏膜下或全层切除),直肠创面行连续缝合.结果:3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TEM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陈川;余利坚;姚健;钟开伦;潘广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55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55例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伴结肠梗阻的结肠癌多见于Duke's C期和D期的中低分化腺癌(36例),有手术并发症者占21.8%,以感染性并发症为主,吻合口瘘3例.结论:对伴结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手术应及时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创造条件,力争一期切除肿瘤,解除梗阻.

    作者:刘海滨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以2010年1-10月本院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99例为观察分析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9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43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43.4%,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与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与康复的认知水平,引导和规范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行为,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从而提高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麦燕芳;麦敬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静滴替硝唑诱发虹睫炎1例

    1 病例患者男,21岁,武警下士.因双眼红痛、畏光、视力模糊4h就诊.诉诊前4h,患者因副鼻窦炎静滴替硝唑注射液15min后(60滴/min),出现双眼红痛、怕光、视力模糊,立即停用替硝唑,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遂来眼科.全身皮肤可见皮疹,查体: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1.2,双眼球结膜睫状充血(++),无分泌物增多,前房深浅正常,角膜后Kp(++),呈细小灰白色,房闪(++),瞳孔直径2.5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余未见异常.诊断:药物性虹睫炎.患者无结核、风湿等病,也无家族史.

    作者:刘振美;魏学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43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呈现延长趋势,老龄化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其中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不断增加是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各级政府以及广大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重视.本文收集了43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资料,根据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理特点,以及所存在的护理问题,从生活、安全及心理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护理,治疗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宁;章艳红;许艳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武警水电部队野外施工项目部医疗卫勤保障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武警水电部队是一支常年担负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部队,肩负着国家能源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灾害应急救援等多重使命.因部队长期担负野外施工生产任务,条件艰苦、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给部队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有效保障好野外施工项目部官兵的身心健康尤显重要,这是水电部队医务工作者不能回避的课题.

    作者:何毅;岑其;辜其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腺样体肥大不同术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和鼻内镜经鼻、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三组,全身麻醉分别行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或鼻内镜下经口、经鼻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打鼾、鼻塞、流脓涕及听力下降均改善,三组治疗效果上差别不明显.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鼻内镜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存在优势.结论:鼻内镜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并发症少.但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简单易行经济实惠.

    作者:徐化冰;富晓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Liss钢板内固定在膝周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Liss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膝周粉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膝周粉碎骨折患者均采用Liss钢板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大部分病例4个月时均有明显骨痂形成,6个月时骨折线模糊,7个月时骨折线消失、已骨性愈合,1年内无明显骨不连病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5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根据Merchan等评定标准评定[1]:优17例,良4例,可2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91.3%.结论:Liss钢板具有设计独特、创伤小、并发症少、大限度地保护骨断端及其周围的血供、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膝周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宇;谭家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汶川地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汶川地震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PTSD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标准化评定工具,对地震时在安县地区居住的群众,进行DSM-Ⅳ PTSD 诊断检查及相关量表的测查.结果:完成调查的289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1.4%.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3.4%,8.7%报告有自杀观念.灾后6个月PTSD 发生率为11.4%,PTSD组反复更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及其他因子分、SDS总分和标准分、SAS总分和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震后PTSD的发生率是11.4%(6个月).PTSD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PTSD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健康.

    作者:孙丽艳;李笑富;白鹰;李建强;王涛;肖成明;蒲劲梅;邹兴贵;李俊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5例临床分析

    急症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 in obstetrical emergency)是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掌握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关系到产科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7年8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2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护理体会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变态反应.在注射前应做皮试,阳性者需做脱敏注射.2009年10月本院接治1例TAT脱敏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彦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的术中护理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对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术前发现的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59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低体温护理,并与既往类似病例26例进行对比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的肛温及休克指数.结果:进行综合性低体温护理的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肛温上升,休克指数降低,与术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中30min肛温及休克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30min、术中1h、术毕休克指数与对照组同期休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早发现并纠正创伤性休克伴低体温患者术前的低体温对稳定术中循环功能有益.

    作者:邓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联合国规定: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比例超过10%,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6%,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8.87%[2].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的社会问题.

    作者:徐艳芬;于海霞;黄玉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