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锋;于海霞;王瑜
多媒体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的病理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体现它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必须使多媒体课件更有针对性,并注意与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
作者:魏严;王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各种注射、输液、血液标本的采集等是护士基本、常见、大量的技能基础操作,因护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高的职业群体.因此,如何加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是护理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为了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提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从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在护理工作中面临职业的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身防护措施,强调了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
作者:苗月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并随访7~19个月.结果:临床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80分)42例,占87.5%;可4例,占8.3%;差2例,占4.2%.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内置框架结构固定牢靠等特点,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特别适合老年骨质疏松的病人.
作者:余涛;张磊;渠继武;史方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妇科常规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一般不需要用麻醉和镇痛药,大多数受术者均可耐受,但对于绝经后的妇女,因子宫萎缩,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过长,取环术时有一定困难,为避免受术者痛苦,便于取环,我科用2%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进行阻滞麻醉,对50例绝经妇女行宫内节育环取出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贺顺存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深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受推崇的静脉插管方式,在胃肠外高价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护理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和感染,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临床中须谨慎选择合适的部位.熟悉深静脉解剖位置与走向,加之优质护理,能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笔者现将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姚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不同时期脑卒中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对3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15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04例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10例脑血栓形成康复期患者,分别采用Latex乳胶法测定其DD(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及TIA组患者DD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血栓形成康复期组轻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栓形成和TIA组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推测伴发高凝状态和新鲜血栓形成,从DD水平变化可评估脑血管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对脑血栓形成的诊断、临床分期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孙旭;刘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心内科疾病专业性强,是内科学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提高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笔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心内科临床见习,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赵云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治疗腹部切口裂开的疗效.方法:试验组50例,年龄26~54岁,采用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局部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单纯双氧水冲洗伤口局部定时换药、清创、Ⅱ期缝合等方法治疗.结果:两组均治愈,但试验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能明显加快切口感染消退,促进切口愈合,同时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卢丽华;叶乐荣;何海霞;雷倩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消化道异物指患者故意或意外误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质,如动物骨头、鱼刺、假牙、钱币、扣子、钉子、牙刷等,它不会被吸收,不能及时顺利排除体外,有些异物可刺穿食管、胃或肠壁,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其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费用少,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雌性和雄性鼠平均分成3组,对照组(n=16,S0组)、2%七氟醚组(n=16,S1组)、3%七氟醚组(n=16,S2组),饲养于适宜的环境中.S1组及S2组分别吸入2%、3%七氟醚,2h/d,连续5d;对照组则不吸入七氟醚.停止吸入七氟醚后第1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4次/d,连续测定5d(T1~5),记录潜伏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与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Tp/T)及撤去平台后2min内的游泳轨迹.结果:与S0组相比,T1时S2组大鼠训练达标时间长、学习次数多(P<0.05),T2时S1组和S2组大鼠训练达标时间、学习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2%七氟烷后大鼠认知功能无明显变化;吸入3%七氟烷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丘海龙;李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我院近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我院门、急诊处方,随机抽取2011年1-6月份处方共12 006张,其中获得抗生素处方2 146张,分析我院抗生素的用药种类、数量和金额等情况.结果:β-内酰胺类用量居抗生素的首位,其次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等.结论:我院抗生素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各个实验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保证的程序和制度,用其来监测和评价实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使检测质量有了制度的保障,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就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及质量监督做以下探讨.
作者:郭建玲;王亮军;郭玉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黑蜘蛛又称黑寡妇蜘蛛,多生活在热带地区,有一对角质鳌,可分泌少量神经毒素且具有水解酶活性毒素,进入人体皮肤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并产生全身反应.黑蜘蛛每年夏季为啃食的旺盛期,多为昼伏夜出、喜阴暗潮湿的地方.我区处于高温酷暑地区给黑蜘蛛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是却给喜宿于户外的居民带来了威胁.我院于2005-2010年期间陆续收治30例被黑蜘蛛叮咬来我院抢救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总结我院抗生素临床的用药情况,分析我院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及药物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对我院半年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半年抗生素用药频度前十位药品为:罗红霉素胶囊、头孢美唑钠针、头孢西丁钠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克拉霉素分散片、注射用头孢硫脒针、头孢拉定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用药金额前三名的剂型分别为注射剂、胶囊、片剂.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临床使用口服制剂为主要剂型,用药金额注射剂居首位.
作者:张凯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建立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5%醋酸铵溶液(15∶65∶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线性范围:0.048 6~0.194 4mg/ml(r=0.999 79).平均加样回收率(n=5)98.52%,RSD=0.77%.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宋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心理特点,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期间住院治疗的15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选择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沟通.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且见效慢,有反复发作特点,容易造成患者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心理负面因素,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规范治疗及身体康复,提高复治肺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七氟烷组.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监测躁动发生前后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七氟烷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6.67%,高于丙泊酚组的1.67%(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躁动发生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心率在躁动发生后明显增快(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全身麻醉.
作者: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1次/12h)、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生理盐水洗胃和口服凝血酶,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首剂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后,再以奥曲肽25μg/h微泵维持72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VS 69%,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较多,极易造成误诊.我院近3年收治20例恙虫病散发病例,其中16例出现误诊,以致延误治疗.现就其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病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临床真实病人围观示范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加快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护理人才,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五官科教研室研制了五官科多媒体CAI课件<泪道和鼻腔的冲洗>.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崭新教学形式.2009-2010年应用于2005级本科护理系及2006级专科学生的五官科护理学的临床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玲;任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