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丽宏;赵朵;杨淑花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大多数为低位性直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其中相当部分病人需做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即需做永久性腹部人工肛门,这给病人的心理、生理带来巨大创伤,围术期的护理对直肠癌Miles手术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我院2002年5月至2007年1月共施行了30例直肠癌Miles手术,现将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宋文新;袁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人工流产是不可避免的.在人流时,由于患者精神紧张、神经反射等原因而导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末梢发凉等,严重时可发生晕厥和虚脱,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异丙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等优点,适合于短小手术的麻醉.
作者:刘书玉;张文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 将本科287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51例)和对照组(136例),两组在年龄、体重、发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体育锻炼、腹部按摩及精神心理等方面给予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周后两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0.01).结论 科学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解决骨科卧床病人的便秘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新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对禁饮食完善无胎儿宫内窘迫的足月妊娠的孕妇选择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首次注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后,如无足趾不能活动等脊麻现象,再注入2%利多卡因8~10 ml,再观察5 min之后,对于硬膜外阻滞有效,但仍有痛觉的孕妇36例,在切皮时经静脉推注20~30 mg氯胺酮,待新生儿剖出后经静脉推注含杜冷丁20 mg、氟哌利多0.4 mg的杜氟合剂.结果 麻醉效果优的33例占91.67%,病人用了氯胺酮、杜氟合剂后能安静入睡,叫之能应,无痛觉、幻觉、躁动、恶心呕吐等反应;良3例,占8.33%,病人应用氯胺酮、杜氟合剂后有轻度幻觉、躁动但无痛觉、恶心、呕吐.结论 杜冷丁和氟哌利多的镇静作用可预防和消除氯胺酮所致的幻觉、躁动等不良反应,氟哌利多可抑制延髓呕吐中枢,具有镇吐作用,防止由于手术、麻醉引起的呕吐反应.
作者:李永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GS症状出现后经综合治疗全部恢复,其中14~20 d恢复11例,21~34 d恢复5例,35~41 d恢复2例,55 d恢复1例.结论 对PGS的治疗一定要早发现、早处理.在明确诊断PGS的情况下,应坚持非手术治疗.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在退变损伤的基础上,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种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与劳动强度及外伤有关.
作者:樊素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宫颈刮片在基层妇科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508例女职工体验的宫颈巴氏涂片结果,并结合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巴氏涂片阳性(巴氏Ⅲ~Ⅴ级)为45例,总阳性率为2.98%.32例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活检阳性(HPV感染或CINⅠ级以上)20例,阳性率62.5%.20例HPV-DNA检测,阳性15例,阳性率75%.结论 宫颈刮片检查,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在医院实践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
作者:雷冬梅;楚天骄;李凤彩;王玉萍;郝志伟;党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30例锁骨骨折,X线片显示骨折端均有错位,全部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结果 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9.2个月,X线片随访显示骨折有1例钛板断裂,余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个月,无感染.取内固定后无再骨折,肩无畸形、疼痛,上臂活动正常.结论 重建钛板治疗锁骨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洪胜;张振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体患病是一处生理机能紊乱的现象,它是有机体与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不相协调的一种表现,是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它不仅是机体细胞或器官的自我调节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的,而且和病人的心理因素有着重要关系.
作者:赫卫红;胡光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妊娠急性脂肪肝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孕周平均为(36±3)周,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及乏力、黄疸等,肝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低蛋白血症及凝血指标异常.发生急性肾衰2例,肝性脑病2例,DIC 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例,产后出血4例,产妇失明1例,产妇死亡2例,围生儿死亡2例.结论 对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应早期诊断,迅速终止妊娠,输注大量冰冻血浆及时对症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田瑞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骨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15例下肢骨折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5例,男74例,女41例,年龄大86岁,小31岁,平均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粗隆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折共13例,胫骨干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7例.115例手术治疗98例,保守治疗17例.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94例.
作者:李素贞;魏乃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唇腭裂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45例唇腭裂患儿按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结果 按照临床路径对患儿进行护理,目标明确,有利于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操作.结论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而老年人外科急腹症的手术率同样也在逐渐增加,由于高龄病人年老体弱,胸廓弹性下降,呼吸肌老化使肌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咳嗽无力,排痰困难.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导尿并留置尿管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用,属于诊疗过程中的基础操作.由于部分病人泌尿生殖系疾病因素导致局部解剖变异或术者操作方法不当,容易发生尿道损伤.笔者总结2000年2月至2007年3月收治因留置气囊尿管致尿管源性尿道损伤2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2%[1],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常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若早期处理不当,可导致疼痛跛行,甚至病残.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共对2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张福华;郭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大部分患者经过药物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但有些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他治疗方法如配戴角膜接触镜、角膜移植等,存在难以推广和效果欠佳等问题.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对16例较难治愈的角膜溃疡且溃疡较浅的患者采取羊膜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军;张立湘;射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合并心肺疾患病人在胸外科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如何正确评估心肺疾患程度与手术风险,围术期如何处理,是一个被逐渐重视和完善的过程.伴随胸外科各项技术进展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手术风险逐渐降低.正确评估心肺疾患程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用药以及严密的围术期正确处理是胸外科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风;鲁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近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2].异位妊娠中90%以上为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它兼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大大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阎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20例10 kg以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CBP)管理体会.方法 根据病例术前心肺循环情况、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采用氯胺酮、依托咪酯、力月西、维库溴铵、芬太尼.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建立体外循环,预充液用菲克雪浓、红细胞、血浆,加入甲基强的松龙、碳酸氢钠、甘露醇、氯酸钾、硫酸镁、氯化钙、速尿.浅、中低温循环,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结果 20例患儿麻醉满意.CPB时间33~104 min,升主动脉阻断6~61 min,除1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除颤1次复跳,19例自动复跳,20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良好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合适的麻醉深度,合理的预充,确切的心肌保护,CPB维持较高的灌注流量,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对保证低体重患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刘文领;陈振华;张艳;任敦吉;张静;赵友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硬膜外阻滞行阑尾切除术中,牵拉或处理阑尾时,病人常诉胸口疼痛、恶心、呕吐、鼓肠,有的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反应.为防止阑尾牵拉反应,我们将穿刺点由原来T12~L1提高到T9~T11,采用尾向注试验量,头向置管注有效量,将哌替啶与局麻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对预防阑尾牵拉反应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尹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