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爱平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而老年人外科急腹症的手术率同样也在逐渐增加,由于高龄病人年老体弱,胸廓弹性下降,呼吸肌老化使肌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咳嗽无力,排痰困难.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生脉注射液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按一定比例配伍,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精制而成.能迅速全面地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之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之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以及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症候者[1].其不良反应除说明书中介绍的偶见皮疹、瘙痒、低热外,注射部位疼痛为多见.笔者对该药所致的局部疼痛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裘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寻求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方法 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87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根据患者原来就诊时机,术后综合治疗不同而分别于术后8~72个月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壁局部复发16例,肺转移28例,胸椎转移21例,远处骨转移12例,肝转移9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9例,14例合并2个脏器以上转移.结论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促使患者早期就诊,强调手术无瘤观念,规范、实施各项综合治疗措施,可收到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良好效果.
作者:陶彦杰;张国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习是护生走向临床工作的桥梁,带教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让护生通过实习并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我们每位护理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和带教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沈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X线机拍片或C型臂监视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钢板螺钉对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内固定治疗.结果 33例骨折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骨折疗效评定,优良率达91.6%以上.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DHS,掌握手术技术及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可预防发生骨不连及各种畸形愈合.
作者:王兵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腹部腹腔镜外科,需要在手术中制造气腹,这种气腹能影响呼吸、血液循环等.我们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为160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施行麻醉,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国内报道泌尿系统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切口感染,但2006年我院泌尿系感染却位居第一.笔者为查找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对2006年8月20日至2007年8月20日我院出院的8335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珂;张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手术室是医院高风险科室,工作繁忙,技术操作项目多,护理工作内容广泛.近年来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增加,各种实习生来院,从不同方面增加了手术室的管理难度,使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下面就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和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屈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关节部位创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创伤急救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挽救生命,同时要重视关节部位外形与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严重创伤患者要考虑其以后的生存质量,通过中全厚网状皮移植治疗36例关节部位皮肤缺损的治疗过程体会到,重要的是使其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力求充分利用小的手术创伤获得早大限度的关节活动功能.为以后的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伟;周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骨性膝关节炎(OA)是由于中老年人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关节骨性非炎症性退行性病变.尤其是高山地区及煤矿地区的中老年人(煤矿井下阴凉、潮湿)骨性膝关节炎更为常见及多发.特别是肥胖人群更易患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一般较轻的患者可出现膝关节疼痛、酸困不适、始动痛、负重痛、无活动痛、夜间痛、上下楼梯及下蹲时症状加重,重者膝关节变形,关节肿胀,关节积液,组织变性增生,关节活动障碍,生活较为痛苦.本文自2002年5月至2008年4月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750例860个膝关节,有效控制了膝关节的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张雪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女性不孕因素中,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症中常见因素之一.据文献报道,66.7%的不孕症是因输卵管阻塞所致[1],且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且配合药物治疗,使输卵管性不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应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联合中成药物金刚腾胶囊及大黄庶虫丸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良好,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聂红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唇腭裂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45例唇腭裂患儿按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结果 按照临床路径对患儿进行护理,目标明确,有利于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操作.结论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体患病是一处生理机能紊乱的现象,它是有机体与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不相协调的一种表现,是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它不仅是机体细胞或器官的自我调节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的,而且和病人的心理因素有着重要关系.
作者:赫卫红;胡光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刮吸法用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经验.方法 回顾159例采用刮吸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9例顺利完成手术150例,中转开腹9例.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平均出血量86.4 ml,术中置腹腔引流管52例,平均住院5 d.术后胆漏2例,经腹腔引流后康复.结论 正确使用刮吸法可较清晰的显露胆囊周围各层间的解剖关系,使手术变得便捷和安全.
作者:肖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对择期手术的胃癌患者采取在麻醉后插胃管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92例,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取在麻醉后插胃管.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病房内按常规方法插胃管.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人均插管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结论 对于食管、胃手术的病人,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应选择在麻醉诱导后插胃管,且选用硬度好的硅胶胃管.
作者:戚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 探讨骨科住院病人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结果 减少了护患纠纷,降低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规范实施骨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及内容,是现代护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作者:谢劭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癌性疼痛的评估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5例癌症病人,对其疼痛进行评估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病人疼痛正确的评估,对其生理、心理上进行关心及有效的止痛干预措施,病人都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结论 及时对癌症疼痛的病人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是病人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的关键,是延缓病人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月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近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2].异位妊娠中90%以上为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它兼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大大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日.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阎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特殊性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安全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南阳市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自1998年2月至2008年2月112例特殊性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充分认识到特殊性感染的危害性,做好术中、术后处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白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病人循环、苏醒、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2例择期行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1例.分别测定麻醉前、插管后、探查时、术中2 h、拔管后,SBP、DBP及HR的变化及全麻药用量,术毕观察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 术中监测时段的SBP、DBP、HR、Ⅰ组均较Ⅱ组低且平衡,Ⅰ组插管后心率有减慢趋势,Ⅱ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术中SBP、DBP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拔管后恢复到术前水平,Ⅱ组插管后DBP下降(P<0.05),但术中BP无明显改变,拔管后B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Ⅰ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苏醒时间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病人循环状态稳定,应激反应小,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魏小伍;杜广民;汤瑞昌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