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临床探讨

夏刚;何建平;杨福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行开腹手术的原因、意义及其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 对87例LC患者因不同原因中转行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的87例病例均一次性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LC中转开腹常见原因:急性胆囊炎炎症充血水肿、手术区的严重粘连、肝外胆道损伤及出血以及漏误诊等.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及手术医生操作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DHS/DC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我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郭健;张福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综合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达到减少切口感染的目的 .方法 对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仅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2%,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只要能够早期诊断及处理;术前及术后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注意无菌操作,保护切口,减少污染;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正确应用引流;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阑尾切除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桂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3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等.结果 43例术后病理阴道切缘及宫旁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6例,占术前化疗人数的20.1%;直接手术组淋巴结阳性4例,占直接手术人数的28.8%,术前化疗组术中出血> 400 ml者3例,占术前化疗组10.3%;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 400 ml者6例,占直接手术组42.9%.术前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比较,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CT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春源;温勇;邢青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外科干预对脊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目的 通过对20例脊髓型颈椎病不同的临床时期,而采取手术干预,探讨不同病程时期行手术治疗,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根据JOA17分法).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总结在北医三院进修期间抽取年龄在45~55岁,均为单阶段病变,不伴有椎管狭窄患者均采取前路Peek材料Cage,填充刮除自体椎体后缘骨赘和松质骨,行椎间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利用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前病程短的改善率明显提高,且脊髓功能恢复较好,病程长者术后改善率低,并且仍残留脊髓症状.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

    作者:张保权;张卫;魏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目的 介绍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8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是切除主体位于后颅窝、同时累及中颅窝的岩斜区脑膜瘤的安全有效的改良入路,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练掌握入路的显微解剖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和疗效.

    作者:李爱民;刘希光;李宁;夏咏本;罗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胃黏膜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病因、表现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12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23.8%,其病因依次是药物因素、严重疾病、酒类及其他.确诊方法为诱发因素及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方法: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保护胃黏膜.结论 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是应用了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和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大量饮酒所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治疗有效.

    作者:刘菊;冯国红;王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外科手术取代了部分传统手术,成为微创外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清洗彻底,切口感染少,术后恢复快,术后肠粘连轻、肠管干扰少、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病人费用少等诸多优点.

    作者:朱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的螺旋CT分析诊断

    目的 探讨胃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例经病理证实胃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 20例肿瘤累及浆膜层,8例肿瘤突破浆膜层,10例肿瘤向外侵犯并转移.结论 螺旋CT可显示胃癌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淋巴结的转移.对胃癌的术前分期评估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于湛;阮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尿路手术病人留置双猪尾管支架引流的护理

    上尿路结石狭窄、损伤、肿瘤等疾病手术后,在输尿管内放置双猪尾管,既解决了肾脏外引流易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引流管脱落、吻合口狭窄等,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肾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张钦玲;孙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体重10公斤以内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10 kg以内婴儿室间隔缺损手术矫治的效果.方法 本院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67例室间隔缺损婴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矫治术.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为肺部并发症、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结论 反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的婴儿应尽早手术根治.术后应注意呼吸道管理、控制出入量和预防低心排.

    作者:于波;秦良光;陈洪晔;谭启明;刘锦屏;孙炜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症状胆囊结石处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无症状胆囊结石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将无临床症状胆囊结石88例,前瞻性非随机分为预防性胆囊切除组(n=41)和治疗性胆囊切除组(n=47),比较两组术后病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难易程度有无差别.结果 两组间术后病理、并发症及手术难易程度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部分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有选择地施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作者:刘彦德;方向平;甘世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横断伤18例处理体会

    胆道损伤多为医源性损伤.本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致肝外胆道损伤18例的处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岁.

    作者:刘敬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高而且经常有合并症发生,致使多次复位、神经损伤、手术探查及预后不佳等的发生率比任何其他部位的肢体骨折都高.

    作者:吕尚军;白金广;李文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护理工作中很多时候要接触患者和家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作者:孔静;焦冠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法洛氏四联症(TOF)是复杂性心脏畸形,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手段,目前TOF患儿行根治术已成为一种很成熟的手术,并能有效预防缺氧引起的继发病理改变,死亡率已降低到令人满意的程度[1].

    作者:韩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行胃癌根治手术的7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 756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8例,占1.058%(8/756).发生时间为术后3~7 d,引流量为200~1000 ml/d,引流时间8~40 d,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提高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出现淋巴漏,保守疗法均可治愈.

    作者:赵万刚;张文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156例经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并观察病情,做好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结果 156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经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术碎石治疗后,107例治愈,并对治疗护理满意;32例残石存留,经后续治疗治愈;17例治疗失败.结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确切,易为患者接受.正确评估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术后加强观察,正确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是保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有效的关键.

    作者:冯永华;张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室出血置管引流36例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脑室外引流加血肿冲洗剂、液化液或腰穿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36例.结果 36例手术患者,死亡4例,3例效果不良,24例效果良好.结论 脑室外引流加血肿冲洗剂,液化剂或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吴阳;许从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下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6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给予纠正休克、输液、补血、应用止血药物的基础上,5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57例出血停止,1例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术后因肠坏死死亡.2例病因不明者保守治疗出血停止.治愈率98.3%,病死率1.7%.结论 对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应立即输液、补血,纠正休克,应用止血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对有手术指导的下消化道出血,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或肠系膜血管结扎术等,可有效的控制出血.

    作者:鞠现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淋巴结为阴性的胃癌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阴性(pN0)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997年7月至2004年7月共进行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86例pN0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54.6% .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与患者的生存率比较,P<0.05.结论 pN0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

    作者:立全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