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胃肠减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郅淑棉

关键词:胃肠减压, 患者, 观察与护理, 负压引流器, 肌肉张力, 血液供应, 护理技术, 功能恢复, 消化道, 胃肠道, 普外科, 内容物, 管连接, 愈合, 吸出, 切口, 气体, 腹胀, 缝合, 肠壁
摘要:胃肠减压是普外科常用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胃肠减压是将留置胃管连接负压引流器,利用负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邋和内容物,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切口的愈合,从而改善胃肠壁的肌肉张力和血液供应,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现将我科76例胃肠减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部门,手术室护士是既有高素质又有高风险的职业.特别是基层医院的手术室护士,在其执行医疗护理活动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

    作者:周朋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膀胱嗜铬细胞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分析6例经腹腔镜切除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有关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结果6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确诊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6例,随访1~2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是排尿时或排尿后血压升高、头痛、头晕、心悸出汗等.B超、CT、MRI对诊断均有较高价值.腹腔镜下切除是当今先进、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术后监测尿儿茶酚胺含量,可以了解是否治愈.

    作者:钟小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关节镜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清理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以缓解或消除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正常生物力线的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5年5月应用关节镜关节内清理胫骨高位截骨共28例(31膝),术前严格按照适应证筛选病人,计算截骨角度.结果本组病人平均随访2.4年,按HSS疗效评定,优21例,良8例,差2例.结论此手术可恢复内侧间室关节间隙及下肢正常生物力线,有利于退变软骨的恢复,疗效满意.

    作者:李付彬;张云飞;甄相周;王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段骨折42例

    目的探寻股骨近段骨折治疗的佳内固定方法.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复位固定治疗42例股骨近段骨折.结果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32例可完全负重,6例需扶拐行走,3例借助轮椅出行,1例因患髋僵直、疼痛,仅能卧床.结论PFN是一种目前侵袭性小,效果佳,适应证广,设计合理的股骨近段骨折内置物.

    作者:易祖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17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较传统开腹修补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对17例行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6例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均顺利康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①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②病程短,穿孔较小(直径<1cm),非胃癌穿孔者适宜选择腹腔镜胃溃疡修补术.

    作者:赵红岩;袁咏梅;陈友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47例手术体会

    我科于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胆囊炎47例,均予以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术后效果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洪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6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依据术前、术中是否有转移,分别实施改良式颈清扫术、患侧全切-对侧次全切除术,术后常规服用甲状腺素.结果1例术前已伴有肺部转移的滤泡状癌患者术后3年死亡,其余病例5~10年生存率100%,局部复发3例.结论术前、术中准确判断对选择更加合适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妥善的手术将有效提高病人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

    作者:张德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困难,护理复杂.精心而合理的护理,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得到新生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多年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冬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78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9例,中转手术1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宛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脊柱骨折X线平片和CT扫描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病人X线平片和CT表现,探讨它们在脊柱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脊柱骨折病人摄取正侧位片并根据X线平片和临床定位进行CT扫描.结果CT扫描在确定轻度压缩性骨折、骨折类型、爆裂性骨折椎管累及的情况、椎弓骨折方面较X线平片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充分认识到X线平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局限性和CT扫描的优势,合理应用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学海;成齐;苗雁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总结出护理的要点.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并发症的防护、合理饮食、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脾脏大部分切除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脾脏在门脉高压治疗中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改原脾切+断流为脾脏大部分切除+门脉断流术.结果10例病人术后均无发热或血小板增高等症状.结论脾脏大部分切除+门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周献堂;吴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儿腹股沟疝微小切口免缝合门诊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免缝合门诊手术患儿的健康教育.方法口头宣教和发放健康教育单,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正确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8例患儿无出血、感染、复发.结论健康教育为患者解决有关健康问题,同时,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

    作者:邓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术后护理

    目的:加强自发性食管破裂术后的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多根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早期营养支持;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自发性食管破裂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秀玲;詹鑫;朱俊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注入四环素后持续引流治疗单纯性肾囊肿(46例分析)

    目的探讨单纯性肾囊肿穿刺注入四环素后持续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四环素,留置导管,持续引流1周.结果拔管后,囊肿闭合消失率为100%,41例患者获得随防,随访1~4年,未复发者38例(92.6%).结论采取穿刺注入四环素后持续引流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是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曹振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总结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5年4月住院病例共68例,其中股骨上段骨折26例,中段骨折34例,下段骨折8例,其中粉碎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6例.结果随访平均18.6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4个月,优良率95.6%.浅表软组织感染2例,髓内钉弯曲1例,远端锁钉松动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2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患者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杨如江;赵家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4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49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及处理经验.结果本组492例患儿以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及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其中400例均行手术治愈,仅2例保守治愈.结论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及白细胞升高仍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一经诊断应尽早处理.

    作者:郜向阳;杨艳芳;王献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2例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症之一,发病急剧,病情凶险,如果出血量较大,仅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经CT检查确诊后,采用简易立体定向法开展的新术式,其创伤性小,死亡率低,术后恢复快.我科自2001年开展该项技术以来,共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珍;刘梅枝;王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室精密仪器的管理

    随着当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各种精密仪器也在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手术需要精密仪器来辅助完成.怎样正确使用这些精密仪器,如何保证其正常运转,使每例手术顺利完成,已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张德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彩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39例阑尾炎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使用探头频率为3.5MHz及7.2MHz,在右下腹阑尾区探查,必要时局部适当加压,观察阑尾形态、大小、壁厚、血流、回声、渗出液、活动度及所形成的炎性包块.结果127例病变阑尾显影,91.3%.结论彩超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