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般多发生在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宫颈、阴道和腹部手术切口.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由手术所至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亦明显上升,我院于2001~2006年5月收治10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现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术后配合化疗控制复发率.由于化疗期间药物的副作用,加上术后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常使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致影响到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魏雪琼;林亚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庆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400名0~3岁儿童家长采用自制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防治意识较差.佝偻病防治知识掌握与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文化程度无相关性,而与缺少儿童保健有关.结论:重庆农村儿童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差,儿童保健工作者及乡村医生应加强佝偻病防治知识宣教,降低其发病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冯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4月我妇幼保健院在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100例,护理人员按个体需要进行护理.术前的心理干预,肠道、皮肤等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及预防护理术后并发症.结果:100例手术成功,术后住院3~6d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经产妇再次妊娠的并发症及分娩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临床经验.方法:对181例经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181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在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经产妇的妊娠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聂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者.对于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已早期规则地进行糖尿病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减低了由糖尿病所致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徐凤霞;宋成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年轻妇女(≤35岁)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pilloma virus,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端粒和端粒酶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多态性,还有婚产和性行为因素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深入研究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为提高宫颈癌的检测诊断技术以及为HPV疫苗的研制和宫颈癌的基因治疗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会文;张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运用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2年3月份开始运用这一技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食管气管瘘3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许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针与单纯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中药组)108例和治疗组(腹针组)10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9%,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率为37%,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
作者:苏小霖;张日霖;彭明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6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87例单用微波治疗.B组:176例,微波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阴道放置保妇康栓1枚,qd连用8d.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炎,不仅确保治愈率提高,还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产褥期初产妇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8名初产妇配偶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初产妇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初产妇分娩同样影响配偶的心理健康,提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配偶的心理需求,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完成照顾母婴的任务.
作者:金莉;娄凤兰;黄美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610人,分别采用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课业难度、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及增强授课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以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意义.
作者:杨丽娟;胡洁;姚智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用HPLC法进行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鉴别,完善维C银翘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HPLC法进行维生素C的定性鉴别.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王惠民;陈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9%,因出血部位、病灶大小而症状表现各异,特别是大面积小脑出血,形成占位效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故临床易导致误诊.现就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间收治经CT确诊的小脑出血患者37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属病原生物学范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孙慧;黄琼瑶;彭飞;刘年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静脉血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肿瘤病人治疗前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T、MPV、PCT、P-LCR在放化疗后患者组均明显低于放化疗前(P<0.01或P<0.05),PDW则与放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观察其骨髓抑制状况和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素碧;代庆忠;孙昌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血性脑(HIE)的临床及病因与CT的关系.方法:分析65例新生儿HIE的临床及病因与CT的特点.结果:65例新生儿HIE临床分度轻度为23例、中度26例、重度16例;CT分度轻度为14例、中度28例、重度23例;两者有明显相关性(P<0.05),宫内窘迫是HIE的主要病因,其次为娩出过程中严重窒息,早产儿发病率高于足月儿.结论:在评估新生儿HIE时,应根据临床分度与CT分度综合分析.做好同产期保健,规范和提高基层医护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加强对高危儿监护,及时治疗围产期缺氧因素是预防新生儿HIE的关键.
作者:卢立华;汤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倡导人性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方法: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配备强有力的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制定导医分诊服务流程,为病人提供专家信息,优化服务流程,保护病人隐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安全就医,实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门诊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素质增强,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结论:随着病人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需求的加大,护理工作只有不断创新,以人为本,才能适应病人的需要.
作者:付影杰;潘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病例分为两组:高胆组和正常对照组,高胆组分别于高胆治疗前后进行心肌酶测定,正常对照组选择入院时进行心肌酶测定.结果:高胆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能引起心肌酶谱的升高,但不一定造成患儿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
作者:张凤芹;金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分析探讨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27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9d,1例于再次手术后12d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例可采用保守治疗痊愈.
作者:郑会海;张宝宗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