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影杰;潘桂英
年轻妇女(≤35岁)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pilloma virus,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端粒和端粒酶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多态性,还有婚产和性行为因素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深入研究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为提高宫颈癌的检测诊断技术以及为HPV疫苗的研制和宫颈癌的基因治疗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会文;张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庆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400名0~3岁儿童家长采用自制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防治意识较差.佝偻病防治知识掌握与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文化程度无相关性,而与缺少儿童保健有关.结论:重庆农村儿童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差,儿童保健工作者及乡村医生应加强佝偻病防治知识宣教,降低其发病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冯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高龄患者的增多、复杂、疑难手术的广泛开展、全麻自身的优势及全麻药物安全性的提高,全身麻醉在临床麻醉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时间超过2h,称为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
作者:刘延萍;王亚南;高玉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儿童弱视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儿童弱视68例(104眼)采用验光配镜,遮盖及精细操作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74.19% 、73.53% 和62.5% .结论:弱视程度越轻,开始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曾容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TCD)对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偏头痛患者行EEG和TCD检查.结果:EEG检查异常65例(40.6%),TCD检查异常137例(85.6%).结论:EEG检查对偏头痛诊断无特殊意义,TCD检查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一;徐丙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检验诊断学具有独立的学科结构及明确发展的方向,而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临床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等5个方面对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措施交流几点体会.
作者:陈昌杰;吴俊英;杨清玲;章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对38例AMI患者、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6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25例健康者进行血清cTnI、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不同时段cTnI、CK-MB值进行动态观测.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5%和56.3%.CK-MB在UAP组和SM组有较高的阳性率,而cTnI在UAP和SM组未检出.cTnI在AMI发生4h内即显著升高,两项指标的高峰值在8~16h内均可出现,72h后CK-MB降至临界值,而cTnI在7d后仍高于对照组.结论:cTnI在AMI早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因其具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口和独特的特异性,所以是AMI早期诊断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王冀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分析探讨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27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9d,1例于再次手术后12d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例可采用保守治疗痊愈.
作者:郑会海;张宝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小体对大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培养大鼠L929细胞,并在培养液中加入0.1mg/ml,0.5mg/ml, 1.0mg/ml, 1.3mg/ml不同浓度的磁小体继续培养,观察作用24、48、72h细胞生长情况,通过MTT检测细胞吸光度,判断活细胞的含量,从而判断磁小体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由MTT法得到细胞生长抑制率,除有一组达到7.97%外,其余皆为负值.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磁小体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出现负值的原因可能与磁小体外层脂质成分与MTT和DMSO发生反应,被DMSO溶解从而产生吸光度有关.
作者:王冠华;张林朴;尹新顷;姚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属病原生物学范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孙慧;黄琼瑶;彭飞;刘年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血液中先天缺乏某种因子,根据缺乏因子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血友病A(缺乏FⅧ,又称血友病甲)、血友病B(缺乏Ⅸ,又称血友病乙)和血友病C(缺乏FⅪ).
作者:李珍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佳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螺纹针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22例.结果: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6个月后取出螺纹针,全部病例患侧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骨折断端接触紧密,愈合快,固定牢靠,早期活动患侧肩关节螺纹针不会退出,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鲁超;米纪锁;廖华琴;甘伟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单侧椎管内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5~78岁ASAⅠ~Ⅲ级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04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26例,A组采用布比卡因6~7.5mg,B、C组采用布比卡因12~13.5mg,并A、B组留置硬膜外导管,D组常规硬膜外麻醉,观察4组用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A组较B、C组MAP及HR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较D组麻醉效果更好,A组较B、C、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单侧椎管内阻滞,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副作用少,麻醉效果满意,更适合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
作者:牛建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流行病学资料业已证实,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猝死,它的病死率较无LVH增高7~8倍[1],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LVH的发生率达20%~60%,因此高血压导致左室肥厚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张久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10年来,居住并出生于香格里拉县城内儿童前往金沙江流域的上江乡、金江镇、虎跳峡镇等地人群中大部分发生皮肤瘙痒、出现红色丘疹等皮肤过敏反应,笔者调查50名出生于香格里拉县城内并到过上述三地2次以上的儿童及当地出生的50例年龄相似的人群,并将进行对比的具体情况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作者:张泽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
作者:马丽美;尚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陈某,男性,19岁,某部队战士.因进食蚂蚱约6h后皮肤瘙痒并皮肤风团伴数次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即头晕并摔倒(摔破嘴唇)后被抬到我院急诊.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外科重症病人采用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胃肠减压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胃肠减压和早期肠内营养的病人用液囊空肠导管常规留置,用生理盐水或造影剂3~5ml注入液囊,使空肠导管在胃内与胃管分离,借助重力和胃蠕动使空肠导管进入空肠,择时进行肠内营养和药物输入.结果:早期肠内营养,减少肠外营养所致并发症的发生,对维持肠内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保护肠黏膜的正常功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康复有重要作用.结论:外科重症病人加强肠内营养的应用和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维持正氮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冰;杨小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寻求HSP的病因治疗.方法:检测HSP特别是腹型HSP患儿及正常无症状儿童血Hp抗体(Hp-IgG)的阳性率;将Hp感染相关的HSP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根除Hp治疗加常规治疗和单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 HSP患儿60例,特别是40例腹型紫癜患儿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01).对于Hp感染相关的HSP患儿加用根除Hp三联治疗2周可减少HSP复发(P<0.05).结论:Hp感染可能是儿童HSP的病因之一,根除Hp治疗可减少HSP的复发.
作者:李晶;刘华林;叶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610人,分别采用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课业难度、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及增强授课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以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意义.
作者:杨丽娟;胡洁;姚智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