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儿童弱视68例疗效观察

曾容斌

关键词:儿童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弱视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儿童弱视68例(104眼)采用验光配镜,遮盖及精细操作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74.19% 、73.53% 和62.5% .结论:弱视程度越轻,开始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有密切关系.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48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肌电图分析报告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中被卡压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原因是腱鞘炎、滑膜炎、糖尿病.诊断标准为:具备下列第1或2项以及3~7项中任一项者[1,2],(1)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或全手麻木;(2)手部疼痛或感觉减退;(3)夜间或清晨麻醒或手部肿胀;(4)麻木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作者:董克然;魏向东;吕迎春;王美婷;高倩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27例麻醉处理

    近年来我院对高龄患者实施全髋置换术27例,现就麻醉处理特点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SAⅡ~Ⅲ级行全髋置换术患者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70~89岁.并存病:高血压10例,冠心病7例,老慢支4例,肺气肿3例,糖尿病4例.

    作者:赵兵;刘丽霞;刘文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癌年轻化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年轻妇女(≤35岁)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pilloma virus,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端粒和端粒酶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多态性,还有婚产和性行为因素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深入研究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为提高宫颈癌的检测诊断技术以及为HPV疫苗的研制和宫颈癌的基因治疗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会文;张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患者22例,并观察术后和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畸形纠正、结核治愈率、植骨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1月内有16例患者骨性愈合(72.7%),18月内有21例患者骨性愈合(95.5%).1例患者术后仅服抗结核药3月,半年后复发,有窦道形成,经再次病灶清除后愈合,随访18个月无复发.本组病例术后脊柱后凸角度为(10±4)度,平均矫正角度为12.5度.本组病例愈合率与病灶破坏的程度有关,单节段较多节段好.结论:脊椎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能矫正后凸成角畸形、预防畸形复发、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闻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肠溃疡致出血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主因腹痛,排柏油样便2d,于2007年5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d,腹痛,以剑突下、脐周为主,排柏油样稀便3次,量约1 500ml左右,伴心慌,出冷汗.

    作者:杜琼芳;蒋永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针与单纯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中药组)108例和治疗组(腹针组)10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9%,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率为37%,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

    作者:苏小霖;张日霖;彭明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本科教学过程中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610人,分别采用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课业难度、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及增强授课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概念层进循环教学法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以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意义.

    作者:杨丽娟;胡洁;姚智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切开复位螺纹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佳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螺纹针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22例.结果: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6个月后取出螺纹针,全部病例患侧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骨折断端接触紧密,愈合快,固定牢靠,早期活动患侧肩关节螺纹针不会退出,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鲁超;米纪锁;廖华琴;甘伟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脑肿瘤1例

    1 资料患儿,男,50d,于2005年5月25日入院.10d前该患儿下颌部出血不止,7d前开始呕吐,呈喷射状,共呕吐3次,并拒乳来诊.该患系足月剖宫产第2胎,生后无窒息.

    作者:孙秀宏;付玉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进展

    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稳定而有效的支抗设计是正畸和颌面矫形治疗成功的基础.在传统的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支抗控制手段有口外弓、颌间牵引、Nace弓、横腭杆及一组牙作为支抗移动单个牙齿等.

    作者:时一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收治的36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4例,死亡4例.结论: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瑞乔;沈新明;刘良培;张泽平;王益;严燕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放化疗对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静脉血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肿瘤病人治疗前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T、MPV、PCT、P-LCR在放化疗后患者组均明显低于放化疗前(P<0.01或P<0.05),PDW则与放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观察其骨髓抑制状况和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素碧;代庆忠;孙昌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分析探讨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27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9d,1例于再次手术后12d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例可采用保守治疗痊愈.

    作者:郑会海;张宝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间收住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78例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等.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孕妇血小板减少,PAT常见.血小板<50×109/L者应在术前输注浓缩血小板后行剖宫产,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如无产科指征,应阴道分娩为主.

    作者:王俐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门诊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倡导人性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方法: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配备强有力的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制定导医分诊服务流程,为病人提供专家信息,优化服务流程,保护病人隐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安全就医,实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门诊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素质增强,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结论:随着病人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需求的加大,护理工作只有不断创新,以人为本,才能适应病人的需要.

    作者:付影杰;潘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产妇妊娠的181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经产妇再次妊娠的并发症及分娩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临床经验.方法:对181例经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181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在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经产妇的妊娠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聂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治愈后接受进一步健康生育指导的生殖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出院后接受进一步的健康生育指导对其远期生殖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分组后,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100 例已治愈的患者在其出院后及计划妊娠前进行健康生育知识的讲解及指导,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相同时间内宣教组可妊娠人数较对照组多,不良妊娠发生较对照组少,而总的宫内妊娠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治疗后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进一步生育指导,将改善其生殖情况,有助于患者达到较满意的生殖状态.

    作者:张俊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女性盆腔结核160例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女性盆腔结核160例诊断与治疗的体会.方法:分析1996年~2006年160例各种类型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资料.104例用抗结核药物治疗,56例手术治疗.结果:132例得到随访、随诊率82.5%,随访时间长5年,短6个月,病人均恢复良好,但无1例恢复生育.结论:各种类型女性盆腔结核,主要采用抗结核化疗或手术治疗,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这些治疗仍为现在佳治疗方法.

    作者:冯琳;陈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口腔径路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5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径路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在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对3~15岁的腺样体肥大患者经口腔径路行腺样体切除术54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慢性鼻窦炎、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彻底,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1年, 术前与术后比较,鼻塞、脓涕、咳嗽、头痛、嗅觉减退、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基本消失(P<0.01).结论:经口腔径鼻内镜动力系统下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李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患者的护理要点

    近年来,由于高龄患者的增多、复杂、疑难手术的广泛开展、全麻自身的优势及全麻药物安全性的提高,全身麻醉在临床麻醉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时间超过2h,称为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

    作者:刘延萍;王亚南;高玉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