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36例报告)

吴瑞乔;沈新明;刘良培;张泽平;王益;严燕国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间质瘤,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收治的36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4例,死亡4例.结论: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16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当或重症肺炎及体弱患儿常出现一系列合并症,其中以心衰常见.我院儿科2006年9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肺炎合并心衰患儿16例,全部治愈.现将笔者的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素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畸形的妊娠并发症和分娩结局,积累产科处理经验,提高产科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82例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正常子宫分娩12 506例为对照组.结果:子宫畸形组流产、早产、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畸形妊娠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高,剖宫产率也显著升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应提高孕前和妊娠早期畸形子宫的诊断率.

    作者:张友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右侧卵巢异位输卵管伞端缺如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汉族,已婚.G2P1L1,查体发现下腹包块1年,于2006年10月20日8点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5/30d,量中等,无痛经.近半年来,经前几天感下腹坠痛,末次月经2006年10月7日.

    作者:刘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274例脂肪肝结果分析

    本文对近一年来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的274例脂肪肝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74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皆为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235例,女性39例,年龄25~75岁,同时进行实验室血脂含量测定.

    作者:傅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儿童弱视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儿童弱视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儿童弱视68例(104眼)采用验光配镜,遮盖及精细操作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74.19% 、73.53% 和62.5% .结论:弱视程度越轻,开始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曾容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98例初产妇配偶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产褥期初产妇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8名初产妇配偶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初产妇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初产妇分娩同样影响配偶的心理健康,提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配偶的心理需求,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完成照顾母婴的任务.

    作者:金莉;娄凤兰;黄美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影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术后配合化疗控制复发率.由于化疗期间药物的副作用,加上术后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常使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致影响到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魏雪琼;林亚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60例偏头痛EEG与TCD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TCD)对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偏头痛患者行EEG和TCD检查.结果:EEG检查异常65例(40.6%),TCD检查异常137例(85.6%).结论:EEG检查对偏头痛诊断无特殊意义,TCD检查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一;徐丙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脑肿瘤1例

    1 资料患儿,男,50d,于2005年5月25日入院.10d前该患儿下颌部出血不止,7d前开始呕吐,呈喷射状,共呕吐3次,并拒乳来诊.该患系足月剖宫产第2胎,生后无窒息.

    作者:孙秀宏;付玉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间收住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78例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等.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孕妇血小板减少,PAT常见.血小板<50×109/L者应在术前输注浓缩血小板后行剖宫产,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如无产科指征,应阴道分娩为主.

    作者:王俐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诱导及维持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应的血浆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35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设定诱导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复合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术中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4μg/ml,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及气腹完毕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停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时相应的血浆浓度.结果:插管即刻HR、SBP、DBP及MAP与诱导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气腹完毕时SBP 、DBP、MAP也较诱导前有明显升高(P<0.05),平均苏醒时间为 (8.9±3.1)min,相应血浆靶浓度为(1.27±0.32)μg/ml.结论: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时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术后苏醒较为迅速,是安全满意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张明军;韩晗;魏军霞;蒋秋蓉;邱丽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患者的护理要点

    近年来,由于高龄患者的增多、复杂、疑难手术的广泛开展、全麻自身的优势及全麻药物安全性的提高,全身麻醉在临床麻醉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时间超过2h,称为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

    作者:刘延萍;王亚南;高玉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治愈后接受进一步健康生育指导的生殖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出院后接受进一步的健康生育指导对其远期生殖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分组后,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100 例已治愈的患者在其出院后及计划妊娠前进行健康生育知识的讲解及指导,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相同时间内宣教组可妊娠人数较对照组多,不良妊娠发生较对照组少,而总的宫内妊娠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治疗后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进一步生育指导,将改善其生殖情况,有助于患者达到较满意的生殖状态.

    作者:张俊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胆囊炎手术方式选择体会

    我院1994~2006年对12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2例,男55例,女67例,年龄:23~82岁,平均57.8岁.住院天数1~65d,平均21.9d.

    作者:刘腾龙;王月;邹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内组织残留的中医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宫内组织残留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3月期间我院人工流产不全、药物流产不全及不全流产拒绝清宫患者40例,采用中药方剂清宫汤治疗.结果:服清宫汤5剂阴道流血干净者26例,服清宫汤8剂阴道流血干净10例,服清宫汤10剂阴道流血干净者3例,1例治疗中途放弃服药.结论:中药清宫汤简单有效,是非手术治疗宫内组织残留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放化疗对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静脉血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肿瘤病人治疗前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T、MPV、PCT、P-LCR在放化疗后患者组均明显低于放化疗前(P<0.01或P<0.05),PDW则与放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观察其骨髓抑制状况和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素碧;代庆忠;孙昌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体会

    临床检验诊断学具有独立的学科结构及明确发展的方向,而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临床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等5个方面对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措施交流几点体会.

    作者:陈昌杰;吴俊英;杨清玲;章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癌年轻化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年轻妇女(≤35岁)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pilloma virus,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端粒和端粒酶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多态性,还有婚产和性行为因素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深入研究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为提高宫颈癌的检测诊断技术以及为HPV疫苗的研制和宫颈癌的基因治疗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会文;张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般多发生在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宫颈、阴道和腹部手术切口.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由手术所至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亦明显上升,我院于2001~2006年5月收治10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现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

    硒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尤其是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硒摄入不足,将引起多种疾病,严重损害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微量元素与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的研究热点.

    作者:梁立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