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如;范楚平;张碧清;史文元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不同血尿来源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100例肾性血尿样本和130例非肾性血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仪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3.4%;阳性预测值94.8%,阴性预测值100%.结论;UF-100沉渣分析仪是一种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鉴别血尿来源的仪器,对血尿来源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HANG Yonglun;蔡旭;LI Ya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岁内婴儿麻疹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4月~2006年6月收治的32例1岁以内婴儿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男孩多于女孩,未接种疫苗者多于接种疫苗者,无接触史者多于有接触史者,发病季节集中于春季,临床表现符合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治疗应予综合治疗并可予静脉丙种球蛋白.结论:小婴儿麻疹有增加趋势,麻疹疫苗初免年龄应适当提前.
作者:贺双文;袁志展;马红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彼洛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晨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12.5mg晨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心肌肥厚状况、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71例坚持服用24周以上,其中观察组35例,有效率91.4%(32/35),22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36例,有效率69.4%(25/36),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20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元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相似,主要为头晕、头痛和面红,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且可以协助逆转心肌肥厚.
作者:渠哲;梁荣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颈椎病是颈椎在生理退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颈神经受压及椎基底动脉受压等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症候群,多表现为头、颈、肩、背及上肢的疼痛及麻木,或头痛、头晕等症状.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五个证型:(1)神经根型:表现为从颈到背到上肢的疼痛麻木,患侧颈肌紧张等.
作者:宋美芹;蔡婕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6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使用电刀、遗留死腔、大块结扎、暴力牵拉、切口污染、肥胖、糖尿病等有关,本组综合治疗后全部愈合.住院短7d,长36d,平均14d.结论:为降低发生率,其对策是以预防为主,术中尽量控制以上相关因素.一旦发生,应尽早引流切口,拆除皮肤及暴露于切口内的缝线,清除切口内坏死组织,同时预防感染,待引流物减少后,应用胰岛素换药,待其自然愈合或Ⅱ期愈合.
作者:李顺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剖腹手术行胆囊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十几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与传统剖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胆囊炎不但能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其在术后的观察护理上明显优于剖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术后腹部不会出现蚯蚓瘢痕,对于病人来说选择腹腔镜手术无疑是他们理想的手术方式.现通过两种术式的护理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吴素丽;王黎晖;林华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从而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抗纤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急性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密切相关,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预后监测及疗效追踪的一项有用的检测指标.
作者:蔡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重型病毒性肝炎(SVH)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出现的以肝功能严重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其病情发展迅速,目前无特效疗法,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70%~80%[1].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于2005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作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DVT)病人的辨体质施护.方法:对我科从2007年1月~10月所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再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出问卷总共30份,通过与医生综合评估,评出瘀血质比例高,占60%.结论:通过对18位瘀血质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施治,辨体质施护,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有效减轻病人痛苦,融洽了医护、医患关系,更加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我科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谭萍;夏文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由于人工流产术时会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给受术者造成很大痛苦,因此无痛人工流产引起了麻醉工作者的重视并受到患者的欢迎.人工流产的麻醉随着麻醉学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医学设备、新药物的临床使用有了新的进展.现就人工流产术麻醉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穆春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2006年1月~2007年2月,我科治疗急慢性肾衰病人30例,因动脉条件极差,难以直刺,达不到相应的血流量,我们试用直刺穿刺静脉做抽血路用,即采用静脉-静脉行血液透析(HD)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明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呃逆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外科,多见于神经外科、普外科及胸外科的患者中.笔者在神经外科及急诊科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并发呃逆的患者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入组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复发转移后用蒽环类药物治疗无效者,或葸环类药物辅助治疗已接近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175mg/m2,第1天;顺铂75mg/m2,静滴,第1天,联合化疗,每21d为1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CR3例(9.4%),PR17例(53.1%),SD6例(18.8%),PD6例(18.8%),总有效率(CR+PR)62.5%,临床获益率为81.3%.中位TTP 5.6个月.1年生存率66.2%.其中肝转移者疗效好,有效率为78.6%.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为主的白细胞减少、脱发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对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易于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天江;支卫国;史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hepatitis)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是常见肝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1].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药品使用品种及剂量的增加,药物性肝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侯鹏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共7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共7d,出院后继续治疗1~3个月.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3.0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及57.6%.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血宁联合辛伐他汀较单用舒血宁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及降低血脂更明显,且安全可靠.
作者:邓翠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于光源的发展和光疗使用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随着高科技发展,光疗方法有双面蓝光箱、单面蓝光箱、光纤毯、蓝光毯、蓝光床、蓝光发光二极管等.临床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要掌握光疗指征,选择光疗方式.学者一致认为采用双面蓝光箱效果比单面蓝光箱效果好,蓝光箱比蓝光毯光疗效果好,而蓝光加绿光照射效果又佳.因此,为了提高光疗效果,避免减少光疗副作用,必须做好光疗前准备,如皮肤清洁、外生殖器及眼睛保护等.
作者:罗秀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甲状腺癌经全身131I扫描显示肺、骨转移灶摄碘能力低下,予口服ATRA 6~8周.比较ATRA治疗前后病灶摄碘的变化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将碘摄取较前增加的病例归为治疗有效组,而碘摄取无变化的病例归为治疗无效组.结果:22例患者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组的中位Tg值较治疗无效组增高明显.结论;ATRA治疗能恢复或增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摄碘功能.
作者:张兰胜;CHEN Dongbo;王旭波;张世强;何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回顾分析输尿管硬镜治疗体外震波碎石(ESWL)失败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碎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例ESWL治疗失败后输尿管硬镜治疗的患者.所有患侧都有肾积水,包括重度积水5例.输尿管硬镜下进行连续脉冲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1周以上.结果:本组1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中,全部原位碎石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碎石时间为(10±3.5)min,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无结石残留.结论:ESWL失败原因是输尿管梗阻没有根本解除.下段输尿管结石可首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
作者:刘思宽;李爱华;陆鸿海;钱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透刺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透刺组采用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透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透刺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0.26%,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透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ZHANG Xingyan;江钢辉;WANG Kongzhi;赵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立止血是一种为促进凝血酶形成激活血小板功能的一种止血药,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在我科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临床罕见过敏反应,药品使用说明书不要求做皮肤过敏试验.我科曾在2007年收了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静脉注射立止血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经及时抢救和护理病情稳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崇武;张先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