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静;毛家亮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的优势.方法:对6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使用了中药汤剂灌肠,其中38例(61.3%)同时使用中药散剂脐部外敷治疗.结果:全组病人均治愈,平均住院18.3d.并发症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法简单,能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手术治疗乳腺癌72例病人观察,分析其术后的皮瓣坏死原因,并探索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方法.结果:72例患者中,4例皮瓣坏死(5.6%),皮瓣坏死与切口选择、皮瓣厚薄、皮瓣张力、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完整性具有明显的相关联关系,与疾病本身、手术方式以及游离皮瓣的方式、方法无明显的关联.结论:切口选择、皮瓣厚薄、皮瓣张力、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完整性均为术后皮瓣坏死的重要因素,但所有这些因素均是直接影响了游离皮瓣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游离皮瓣的坏死.因此,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保护游离皮瓣的有效血液循环,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正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食管癌为我国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食管无浆膜层,血液供应不丰富,故食管癌手术后的愈合较差.从2007年1月-2008年5月,笔者对63食道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的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0-2004年60岁以上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行血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肌酶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心肌酶学升高幅度越大,预后越差.
作者:赵义娟;杨庚明;沙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6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早期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3例,自动出院1例,转院1例,死亡1例.结论:把握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方法,有效的引流,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志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克罗米芬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方法:用克罗米芬口服作为治疗组,服用中药六味地黄丸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期内未见副作用.结论:小剂量克罗米芬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显著,尚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邹会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S型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锁骨中段骨折采用切开复位S型锁骨钢板内固定,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病人住院5~12d,平均7.6d,平均治疗费用2 892.7元.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骨折复位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优19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96.7%.结论:S型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可靠,治疗费用低,肩关节功能好,适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宗永;庞宏谋;梁戈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44例经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结果:244例患者中241例取石成功,放置鼻胆管105例,术后3例并发急性胰腺炎.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高了对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许崇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在第二产程连续行胎心监测,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09例阴道分娩第二产程胎心监护的异常波形.结果:发现胎心监护异常波形以可变减速多,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胎心监护异常图形有关.轻度窒息以轻中度可变减速为主,重度窒息以可变减速伴延长减速为主,异常图形出现至娩出胎儿时间与窒息有关.结论: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能预测围生儿结局,指导及时准确处理,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
作者:吴晓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是急腹症中常见的一种,常常是发病急,腹痛难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我科自2005-2007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8例,保守治疗36例,转外科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测定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清肌酐(Cr)、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按颈总动脉平均IMT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UA水平.分析颈总动脉IMT和血UA、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关系.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血UA含量依次增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粥样硬化组中血UA和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血尿酸增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对血尿酸的调控.
作者:周冬梅;温洁;卢永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两种削宫产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伤口感染率低.结论:改良式剖宫产住院时间短,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作者:宁振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含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检测.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提示:血清脂联素测定,可作为Ⅱ型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作者:蔡旭;苑冀蓉;邓正华;杨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药竹节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根状茎及肉质块根,为名贵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民间又称竹节三七、土参等.竹节参是土苗医药的当家药物,被认为具有滋补强壮,止血通经,活血祛淤等功能[1].
作者:薛慧;王卫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中胸腔积液CEA和CYFRA21-1及NSE联检对肺癌患者术后胸膜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术中采集35例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技术,进行CEA和CYFRA21-1及NSE联检.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分别为:(272.56±144.81)μg/L和(3.72±1.94)μg/L(t=-2.335,P=0.023);(252.20±171.91)μg/L和(45.46±34.74)μg/L(t=-5.296,P=0.000);(107.30±88.53)μg/L和(43.66±29.88)μg/L(t=-3.105, 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大于8μg/L、102μg/L、92μg/L为阳性值,以其中2项或3项阳性为诊断依据,对胸膜微转移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74.3%)和特异度(100%);术后随访2~3年,有12例患者术后出现癌性胸腔积液,其中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各3例.术后出现癌性胸腔积液中位时间为11.4个月.结论:此方法对肺癌术后胸膜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臧琦;蒋仲敏;王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断指再植足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体获得再生的手术.其术后护理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5-氟尿嘧啶(5-Fu)、奈达铂(NDP)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35例,紫杉醇135~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80~100mg/m2,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2h,第2天;5-Fu 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5天;21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5例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60.0%(21/35),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9例,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3.5~22个月),中位缓解时间为4.6个月(3~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轻,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高,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的标准化应用,对尿液分析仪器的干扰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联机后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红细胞和管型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8.84%和32.94%;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较低,分别为7.23%和11.49%.结论:通过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结果,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翁厚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师和护师联合摆药、送药到病房,保证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方法:中心摆药室从按处方领药到发放至病人床头,全程由药师和护师联合完成,克服了由护师单一摆药、送药的一些不足之处.结果:实践证明,中心摆药由药师和护师全程为病人服务可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
作者:许青云;秦扬;李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