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6例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术体会

张成立;张蝶;刘建;徐洪耀;贾奎

关键词:心脏, 瓣膜置换术左房血栓, 心肌保护, 血液保护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87年至今共106例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和技术特征.结果:全组共用机械瓣138枚(st.jude双叶瓣64枚,国产兰州瓣74枚);单瓣74例,其中二尖瓣置换51例,主动脉瓣置换21例,三尖瓣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32例;同时行左房附壁血栓清除23例;用Devega环行三尖瓣成形术11例;1例主动脉瓣环根部扩大植入机械瓣.结论:规范的技术操作、术中血液保护、心肌保护和术后处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B超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选择的重要性探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胆道外科.我院自1999年3月~2004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124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做B超检查,现将B超对LC病人术前选择的重要性做以探讨.

    作者:张利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8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处理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切口并发症的防治,以期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本组88例乳腺癌患者,行标准根治术22例,改良根治术64例,前者行Ⅰ期植皮2例.结果:术后创面Ⅰ期愈合78例,延迟愈合10例(感染2例,皮瓣局部坏死8例).结论:避免皮瓣张力过大,保持创面引流通畅,恰当的包扎是提高创面愈合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景恒心;蔡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腋皱壁小切口治疗腋臭副乳

    受脂肪抽吸术的肿胀技术启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采用腋窝注射膨胀液,使腋窝部肿胀后,行腋窝皱壁小切口治疗腋臭46例及腋窝部副乳26例,术后切口瘢痕小而隐蔽,无肩部活动障碍,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作者:李钢;简玉洛;刘道功;张俊峰;王保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呼吸机操作相关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我院ICU病区自2002年4月~2004年4月,对由各种病因所致呼吸衰竭或骤停病人实施机械通气67例,为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抢救成功率,笔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黄松琴;李红艳;丁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麻醉前应用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对老年病人心率、血压的影响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作为新型抗胆碱药,具有全面的中枢和外周抗毒蕈碱型(M)和烟碱型(N)胆碱受体选择作用,高度选择作用于M1、M3胆碱受体,可以较好的拮抗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分泌物增多.本研究以东莨菪碱为参照,观察长托宁作为麻醉前用药对老年病人心率、血压的影响.

    作者:杨现会;董铁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25例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5例病人除80例放弃治疗及死亡外,其余全部临床治愈.结论:护理人员详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前提,精湛的护理技术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保证.

    作者:张子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或单纯膀胱肿瘤切除术,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均给予正规膀胱灌注化疗1~2年,定期复查膀胱镜,平均随访4年,均无复发或发生膀胱恶性肿瘤.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罕见的泌尿系良性肿瘤.确诊依靠仔细的术后病理检查.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手术可治愈,复发率低,预后佳,如能明确诊断,术后频繁、长期的随访并非必要.

    作者:张凯;蔡宪安;范锐;潘曙光;段传启;岳俊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健康问题及职业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健康问题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多方面.生物性感染问题主要与接触病人的血液、伤口分泌物、羊水等有关,其接触途径主要为被污染的针具及其它利器刺伤、割伤,或通过眼、鼻、口腔粘膜皮肤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化学性因素与接触消毒剂及麻醉剂有关;物理性因素与长期处于相对固定位置或在传递器械时只转动颈部等不良的身体转动有关,心理问题与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有关.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全员重视职业健康,制定职业健康标准,个人防护指导和改进方向.

    作者:狄亚丹;陈新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在高龄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虽创伤小,但术后多发生膀胱痉挛,不但引起创面出血,还致难以忍受的疼痛.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局麻药持续膀胱冲洗解痉镇痛.本文应用盐酸吗啡-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观察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作者:景卫山;房自勤;凤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腹症手术10例漏诊分析

    目的:探讨急腹症手术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急腹症手术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漏诊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年轻医生对疾病认识深度不够,从事临床实际工作时间短,因而对疾病判断、合理处理及手术操作技巧、熟练程度等缺乏经验.高年资医生发生术中漏诊在于对手术盲目自信,术中未系统探查.结论:提高对急腹症手术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及术中的认识,熟悉腹部解剖并严格系统探查腹腔是关键.

    作者:张高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婴幼儿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对婴幼儿烧伤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2岁以内婴幼儿烧伤以扒翻热液容器致烫伤为主:2岁以上~3岁幼儿烧伤以热液烫伤、玩火至火焰烧伤及触摸电源至电击伤为致伤原因,其中男女比例为2.13:1提示:婴幼儿烧伤的预防应做到:①大力宣传婴幼儿烧伤给社会、家庭及婴幼儿本身造成的危害.②对婴幼儿监护人加强烧伤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其看护意识.③加强对具有理解能力幼儿的防火安全教育,从而减少烧伤发生率.

    作者:孙玉红;陈玉琴;张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碘仿小纱条在智齿冠周炎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急性期智齿冠周炎的疼痛常常让患者难以忍受,止疼药物效果和碘氧治疗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经过5年134例探索和总结发现,碘仿小纱条填塞冠周盲袋,能起到立即减缓疼痛或彻底止疼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申义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减少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的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83例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强调术中要解剖层次清晰,真正高位结扎疝囊,要修复内环,可靠地修复薄弱的腹股沟疝区.结果: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合理地选择术式、慎重地对待每1例手术,疗效定会令人满意.

    作者:王道岭;冯淞;罗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症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价值,以提高基层医院对本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85~2000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实施急症胃大部切除术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实施急症胃大部切除术的260例,其中B-Ⅰ式60例,B-Ⅱ式200例,术中快速冰冻检查25例(9.6%),共发现癌性溃疡2例(0.8%);术后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残端瘘、吻合口漏、输入输出袢梗阻及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0.8%),切口感染6例(2.3%).随访时间5~12年,获访患者214例,发生吻合口溃疡7例,复发率3.3%,余恢复正常.结论: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在解决穿孔的同时,又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远近期疗效均确切,是基层医院治疗APPU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思森;张延军;徐彦立;程相民;陈雷;冷希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收治的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8例患者中发生尿道狭窄9例,其中前尿道狭窄5例,后尿道狭窄4例;残留腺体5例,逼尿肌功能障碍4例.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主要是尿道狭窄、腺体残留和逼尿肌功能障碍.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高技术熟炼程度是预防发生上述原因的关键.

    作者:白志功;宋中建;侯国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5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

    自2000年以来,我科共行甲状腺次全切术150例,均获痊愈,先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重视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患者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常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术前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和顾虑,手术中医务人员不谈对病人有不良刺激的语言,手术后给病人创造安静的环境,消除各种刺激因素.护理要细致周到,观察要严密,为病人详细说明术的注意事项.

    作者:李冬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CT表现,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畸胎瘤的患儿,均经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分析CT表现特点.结果:其中14例患儿肿瘤位于臀部生长,以囊性为主,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可见分隔,并可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2例肿瘤全部位于盆腔内生长,以实性为主,囊壁不完整,有局部增厚,增强可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9例可见肿瘤瘤体一部分位于盆腔内,一部分位于臀部生长,瘤内囊实性密度均可见,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和良恶性的鉴别,并可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动切割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6例

    目的:探讨电动切割器在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动切割器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施行腺样体精确切除术36例,观察手术过程,治疗后随访3~6个月,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鼻咽部粘膜光滑,无腺样体残留,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量少、精确度高,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关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病人对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措施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在接近手术期时,患者的忧虑达到高峰,这种情绪不仅可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食欲减退,还可以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受损害[1],从而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了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患者的精神紧张程度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诊疗因素及情绪稳定性有关[2].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病人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希望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怎样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每个责任护士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本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年来356例成年择期手术病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振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无名动脉大出血的抢救体会

    气管切开术以往多用于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而目前对颅脑及胸部损伤、中毒、昏迷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疗效显著,已成为抢救重危病人的常用手术[1].无名动脉大出血为气管切开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也是危急的并发症,病死率高,抢救成功率低.我院于2003年4月抢救1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无名动脉大出血病人,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荣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