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静;魏秀芬
肝硬化是肝脏的弥漫性硬化性疾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随着医学影像的进步,特别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出现,对肝硬化的诊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56例肝硬化的MSCT表现的分析,来探讨其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翟冬枝;郭君武;冯广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重度脑室出血多继发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表现险恶,愈后差,死亡率高.自1999年8月至今,我院应用双侧脑室引流并尿激酶冲洗的方法共治疗重度脑室出血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鹤;孙正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总结1992年1月~2004年12月间手术治疗3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手术后发现.15例行腺叶全切除加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术.1例加颈淋巴结清扫术,19例行一侧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或局部切除,随访病例中有1例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并以单发结节为主,多数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发现,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良好.
作者:苏自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在接近手术期时,患者的忧虑达到高峰,这种情绪不仅可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食欲减退,还可以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受损害[1],从而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了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患者的精神紧张程度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诊疗因素及情绪稳定性有关[2].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病人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希望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怎样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每个责任护士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本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年来356例成年择期手术病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振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癌症患者术前心理负担较重,心理问题较多.我科1998年1月~12月对96例癌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对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患者能愉快地接受手术,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王金萍;党明芳;王建荣;陈小霞;杨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好,反之预后较差.怎么样才能提高急性期DVT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至今仍是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所治疗的297例DVT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脊柱侧弯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不但影响美观,给患者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导致截瘫,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矫正.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5月共用TARH棒矫正脊柱侧凸19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郭宛玉;方兆风;张文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25例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5例病人除80例放弃治疗及死亡外,其余全部临床治愈.结论:护理人员详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前提,精湛的护理技术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保证.
作者:张子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学继续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需要,是护理人员品德、素质培养的需要.是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并不断向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渗透.随着部队的精简、整编,手术室护理人员中轻年人较多,流动性大,技术要求高,因此,必须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四年来,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逐渐摸索出适应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训练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螺旋CT多期扫描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较完整的19例胆囊癌.结果: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11例,腔内结节淹7例,胆囊壁弥漫增厚型1例.肝脏受侵犯8例,淋巴结转移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6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13例,腹水3例.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曲金荣;袁继武;张小安;赵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作为新型抗胆碱药,具有全面的中枢和外周抗毒蕈碱型(M)和烟碱型(N)胆碱受体选择作用,高度选择作用于M1、M3胆碱受体,可以较好的拮抗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分泌物增多.本研究以东莨菪碱为参照,观察长托宁作为麻醉前用药对老年病人心率、血压的影响.
作者:杨现会;董铁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宫内节育环(IUD)放置过久以及绝经后子宫萎缩,宫颈狭窄,会给IUD取出带来一定困难,为避免在常规取环术中过度牵拉对子宫的损伤和引起出血,我院对24例绝经患者在常规取环失败后,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取出 IUD,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枝;李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皮肾穿刺腔内碎石手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方法.随着腔内多种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更新发展,临床手术经验不断丰富,亦由于MPCNL经皮肾通道细小,对肾脏创伤小,操作易掌握,基本上减小了手术中大出血的危险,逐步成为上尿路结石首选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初开展了经皮肾镜技术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术后随访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促进病人的康复.方法:用本科一般处方纸,由巡回护士填写宣教内容,到病人床旁进行讲解或示范,而后再把处方交给病人及家属妥善保管并嘱其每天阅读,加强记忆.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术后正确体位;介绍引流管的保护方法;指导下床活动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指导饮食和功能锻炼.结果:健康处方的应用优于以往单纯的口头宣教.结论:提高了术后随访的工作质量及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促进了病人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避免了医患纠纷.
作者:曾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诊治措施和死亡原因,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124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方法和结果.结果:腹腔穿刺、B超、CT的阳性率分别为93.3%、85.7%、91.3%.非手术治疗3例,均痊愈.手术治疗121例,死亡18例.死亡原因主要为休克及重度颅脑损伤.并发症主要有刀口感染、肺部感染、ARDS、刀口裂开、肠梗阻、腹腔脓肿等.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配合腹腔穿刺、CT、B超是诊断腹部创伤的主要措施.合并伤越多,死亡率越高,因此,在治疗腹部损伤的同时重视合并伤的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庞春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为临床切痂植皮提供佳治疗时机.方法:制作Wistar大鼠皮肤碱烧伤(Ⅲ°)模型,分别于(1~96h)9个时间区段取材,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植皮存活率,并测定焦痂创面的pH值变化.结果:大鼠皮肤碱烧伤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大致相同,但早期切痂植皮存活率大于中期和晚期.中期由于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释放毒素物质并伴有碱离子滞留造成组织新的损伤,而晚期烧伤创面感染对全身其他脏器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结论:大鼠皮肤碱烧伤病理分期对选择切痂植皮时机有实用意义,早期切痂可避免碱性物质和中性粒细胞对组织的继续损害,植皮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穗;吴兰草;查新建;赵耀华;曹平;夏承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4年3月~2005年2月,应用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肾囊肿患者1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满功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特点、分型、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1995年6月~2004年12月共治疗距骨骨折患者52例.根据Hawkins分型方法,Ⅰ型骨折8例,Ⅱ型骨折32例,Ⅲ型骨折10例.另有2例为距骨体骨折.Ⅰ型骨折行保守治疗;Ⅱ、Ⅲ、型骨折中,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脱位的闭合骨折行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Ⅲ型骨折同时行距下关节一期融合.术后短腿石膏托或保护支具固定8~12周,并术后早期予CPM(持续被动活动).至X线片示骨折愈合后逐渐负重.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月~5年,平均3.2年.按Howkins疗效标准:优14例(30.4%),良26例(56.5%),可4例(8.7%),差2例(4.3%);优良率为86.9%.术后发生距骨体坏死6例,Ⅱ型骨折2例(发生坏死后行关节融合术),Ⅲ型骨折4例.另外,发生距骨下关节炎5例,其中3例合并踝关节炎.发生踝部皮肤坏死2例,伤口感染5例.结论:距骨骨折系高能创伤的结果,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宜早期进行有效解剖复位和固定;术中应首先解决关节脱位,再进行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手术应力求简单,减少对局部软组织和血运的破坏和干扰,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有利用于功能的改善.
作者:茅治湘;杨小奇;钱春晓;王鸥;王全明;张梦;聂鸣明;施骁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虽创伤小,但术后多发生膀胱痉挛,不但引起创面出血,还致难以忍受的疼痛.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局麻药持续膀胱冲洗解痉镇痛.本文应用盐酸吗啡-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观察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作者:景卫山;房自勤;凤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动切割器在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动切割器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施行腺样体精确切除术36例,观察手术过程,治疗后随访3~6个月,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鼻咽部粘膜光滑,无腺样体残留,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量少、精确度高,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关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