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英
为了减少或避免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了改进,1990~2003年间共行腹股沟疝修补术689例,经1~8年随访,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伍荣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脊柱侧弯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不但影响美观,给患者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导致截瘫,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矫正.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5月共用TARH棒矫正脊柱侧凸19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郭宛玉;方兆风;张文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虽创伤小,但术后多发生膀胱痉挛,不但引起创面出血,还致难以忍受的疼痛.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局麻药持续膀胱冲洗解痉镇痛.本文应用盐酸吗啡-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观察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作者:景卫山;房自勤;凤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宫内节育环(IUD)放置过久以及绝经后子宫萎缩,宫颈狭窄,会给IUD取出带来一定困难,为避免在常规取环术中过度牵拉对子宫的损伤和引起出血,我院对24例绝经患者在常规取环失败后,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取出 IUD,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枝;李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度肺气肿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的18例重度肺气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既往资料进行对比.结果:18例24次肺减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2.5%),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改进的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
作者:李文献;杨军;杨友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饲营养在贲门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贲门癌手术病人术中常规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24h开始予以管饲营养.结果:术后早期鼻-空肠管饲营养对于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力,防止吻合口瘘有很大价值,特别适用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结论:是一种经济、简便、实用的方法,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金钟;葛永强;李富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镜检查可以明确胃癌的诊断,但对于外科术前准确判断肿瘤浸润程度、是否存在淋巴结及腹腔内转移等情况则有赖于CT检查,本文重点讨论胃癌术前螺旋CT检查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苏雪娟;庞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斜疝)微创手术及其技巧.方法:设新旧两种术式对比,新术式采用经腹横纹长约2cm横切口,不切开皮下组织及腹股沟管,在牵拉睾丸使精索绷紧的状态下,于外环口处的精索内前方,钝性分离解剖疝囊至内环口处,高位结扎,皮下缝合1~2针,皮肤不缝合.结果:新术式518例小儿斜疝患儿,手术时间20min±,住院时间3d±:并发症3例(0.58%)均为阴囊血肿,治愈518例(100%).旧术式166例,手术时间60min±,并发症11例(6.6%),阴囊血肿6例,肠管损伤1例,疝复发3例,治愈163例(98.2%).结论:与旧术式对比由于新术式是微创手术且掌握了手术技巧,具有切口小、隐蔽、美观、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与住院时间均缩短、可在门诊手术、费用低、安全有效切实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郑钧;胡玉萍;郑舒文;罗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特点、分型、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1995年6月~2004年12月共治疗距骨骨折患者52例.根据Hawkins分型方法,Ⅰ型骨折8例,Ⅱ型骨折32例,Ⅲ型骨折10例.另有2例为距骨体骨折.Ⅰ型骨折行保守治疗;Ⅱ、Ⅲ、型骨折中,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脱位的闭合骨折行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Ⅲ型骨折同时行距下关节一期融合.术后短腿石膏托或保护支具固定8~12周,并术后早期予CPM(持续被动活动).至X线片示骨折愈合后逐渐负重.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月~5年,平均3.2年.按Howkins疗效标准:优14例(30.4%),良26例(56.5%),可4例(8.7%),差2例(4.3%);优良率为86.9%.术后发生距骨体坏死6例,Ⅱ型骨折2例(发生坏死后行关节融合术),Ⅲ型骨折4例.另外,发生距骨下关节炎5例,其中3例合并踝关节炎.发生踝部皮肤坏死2例,伤口感染5例.结论:距骨骨折系高能创伤的结果,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宜早期进行有效解剖复位和固定;术中应首先解决关节脱位,再进行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手术应力求简单,减少对局部软组织和血运的破坏和干扰,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有利用于功能的改善.
作者:茅治湘;杨小奇;钱春晓;王鸥;王全明;张梦;聂鸣明;施骁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陈旧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治疗,评价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陈旧性支气管断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行主支气管断端对端吻合术(占56%),5例行肺叶袖状切除术,6例行全肺切除术.术后5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经处理后均治愈.结论:陈旧性支气管断裂伤应尽早手术治疗,尽可能行重建术,避免肺切除,但其效果较早期治疗差.
作者:赵芝乔;黄壮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手术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职业原因,长期接触一些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因素,如: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等.因此,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和保健,免遭伤害.特别是近年随着骨科新手术开展和病人对手术要求的进一步提高,X线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众所周知,X线对人体的危害很多,如:致癌,遗传和血液,造血器官,眼球晶状体,皮肤等的损伤,它既可以造成全身性的损伤,也可以造成局部损害.
作者:黄芳;叶金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临床经验.方法:对5年来128例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03例,死亡3例.早期手术5例,死亡2例.限期手术20例均无死亡.术后合并胆瘘2例.结论:大多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保守治疗均可痊愈,少数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根据胆胰各系疾病的轻重缓急不同,做出个体化处理,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及方法.
作者:陈颢;梁文辉;李碧波;黄秋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健康问题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多方面.生物性感染问题主要与接触病人的血液、伤口分泌物、羊水等有关,其接触途径主要为被污染的针具及其它利器刺伤、割伤,或通过眼、鼻、口腔粘膜皮肤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化学性因素与接触消毒剂及麻醉剂有关;物理性因素与长期处于相对固定位置或在传递器械时只转动颈部等不良的身体转动有关,心理问题与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有关.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全员重视职业健康,制定职业健康标准,个人防护指导和改进方向.
作者:狄亚丹;陈新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87年至今共106例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和技术特征.结果:全组共用机械瓣138枚(st.jude双叶瓣64枚,国产兰州瓣74枚);单瓣74例,其中二尖瓣置换51例,主动脉瓣置换21例,三尖瓣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32例;同时行左房附壁血栓清除23例;用Devega环行三尖瓣成形术11例;1例主动脉瓣环根部扩大植入机械瓣.结论:规范的技术操作、术中血液保护、心肌保护和术后处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成立;张蝶;刘建;徐洪耀;贾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1997年4月~2005年4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168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苌建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对不孕症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高新辅助生育技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及试管婴儿及其所派生的一系列新方法的问世,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应用此技术对23例不孕患者23个周期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影;孙丽君;谭丽;赵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吗啡、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选用0.01%吗啡+0.005%氟哌利多+0.01%地塞米松+0.075%丁卡因;B组选用0.0004%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1%吗啡.均用PCA泵(10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每次0.5ml)进行镇痛.结果:①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或<0.05).结论:吗啡、芬太尼PCE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术后镇痛.
作者:秦洪猛;曹丽楠;曹士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2004年12月LC病人1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LC术中出血3例,术后胆囊管残端漏2例,戳孔感染2例,胆囊窝积液1例,无胆管损伤及胃肠损伤.结论:熟练的技术、耐心细致地操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是减少LC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俊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1984年10月~2004年10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280余例,其中应用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尺、正中、桡神经26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威;徐建高;张敏健;常林顺;李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在接近手术期时,患者的忧虑达到高峰,这种情绪不仅可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食欲减退,还可以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受损害[1],从而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了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患者的精神紧张程度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诊疗因素及情绪稳定性有关[2].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病人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希望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怎样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每个责任护士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本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年来356例成年择期手术病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振稳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