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刘洪涛;易霞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0月住院分娩无其他并发症胎膜早破孕妇142例中发生难产的情况、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危害,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且健康孕妇142例作对照.结果:胎膜早破组发生难产56例,发生率39.44%,发生产褥感染10例,占7.04%,早产31例,占21.83%,新生儿窒息15例,占10.56%,新生儿肺炎8例,占5.63%,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胎膜早破的原因以流产、引产史及臀位居多.结论:重视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一旦有难产发生及时处理,有效预防,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艳君;那飞;曹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提高胸腔镜肺大泡切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质量,使患者了解或掌握住院治疗的程序,护士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护理依据.方法:制定预期目标,并采用回顾性阅读医疗护理记录,将疗程进度、病案疗效及设定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预定目标进行对比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然后根据患者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及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制定出相关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既为患者消除了紧张、恐惧感,又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在95%以上;住院日期5~7d.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途径,应广泛应用.
作者:董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病例摘要男,49岁.咽痛及吞咽痛4d伴张口困难及右侧颈部肿痛1d就诊.查体:BP 100/80mmHg(1 mmHg=0.133kPa),P 96次/min,R 24次/min,T 37.2℃.
作者: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针对细菌治疗是治疗有效与否的基础之一[1].本调查总结我院收治的50例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例,着重分析细菌学特点,以便在疾病的早期规范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孟祥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占腹部手术病人的1%[1],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切口感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腹部切口裂开15例,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圣会;王冬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30%[1].
作者:董玉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口腔治疗中,由于各种医疗器械与患者的唾液、血液直接接触并刺破口腔组织,一些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通过沾有病人血液、唾液的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污染的手传播而造成医院感染.口腔科使用的器械锐利,局部麻醉的情况也很多,这些因素使得口腔科护士被针刺伤的机率大为增加.
作者:沈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真空采血法是20世纪40年代,由B-D公司率先推出VACUTAINER真空采血系统,80年代采血技术进一步完善,如今,带安全头盖的真空采血系统因其具有干净、安全、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经济有效的优点普及世界各地.艾滋病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染病,经血液传播尤为常见,因此,临床采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科自2002年运用真空采血法为艾滋病病人临床静脉采血,有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慧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笔者运用逍遥流气饮治疗乳疽36例,疗效极佳,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证36例中,均为门诊病人,其中未婚者8例,已婚育者28例;年龄15~24岁12例,25岁以上24例;病程短40d,长9个月.临床表现:乳房肿硬疼痛、胀麻而皮色稍红、或兼有表证.36例均伴有月经不调或闭经,多数病例可见舌质紫暗,或有瘀血斑点,脉象弦涩.其中31例均接受过西医治疗,3例行乳房切开引流术.
作者:陈健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高血压病及其分类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受检者150例分为高血压病1级组、2级组、3级组和非高血压病组,对各组的CRP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CRP水平与高血压分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CRP水平较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病3级组CRP水平高于高血压病1、2级组(P<0.05).结论:CRP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增高,CRP水平与高血压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徐少勇;龙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目前认为MS的发病涉及遗传、病毒、免疫、环境地理等方面,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免疫学因素在MS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虽然研究收获颇丰,但对其免疫学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和完整的认识.现就几项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免疫学检查对MS诊断的临床价值简述如下.
作者:赵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在中枢性协调障碍(ZK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4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头颅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例中有56例头颅CT阳性,CT异常59.57%,重度ZKS异常率高80.95%.结论:CT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帮助寻找病因及定位,还可为判断本病的预后提供依据,在ZK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江;刘洪涛;易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IDS护理过程中的职业防护,防止误伤和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46例AIDS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出具体的防护方法.包括护理操作前的心理、技术准备,护理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误伤后的及时、有效的处理等.结果:该院自2001年11月收治第1例AIDS患者至今,医护人员无误伤和感染的发生.结论:增强职业防护意识,采取科学的防护,医护人员在AIDS护理过程中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作者:徐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作用.方法: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24例,随机分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哮喘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值均<0.01),治疗组与对照在心率、呼吸频率、呼气流速峰值(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利卡多因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有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郭敏;王江萍;庄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手术新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结合电切术治疗BPH200例.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随访3~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6.1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1.5分,大尿流率(Qmax)平均19.7ml/s,并发症少.结论:本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出血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新方法.
作者:张长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肺心病心衰的治疗价值.方法: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6例,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沐舒坦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组.B组15例,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组.C组15例,为常规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心功能指标.结果:A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血气分析改善程度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在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各项参数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改善程度A组和B组明显好于C组,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A、B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晕眩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肺心病、心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沐舒坦、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可提高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通过对症治疗后均缓解.
作者:汤华芳;田学军;俞春娟;陶建峰;施国华;舒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理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通路为动静脉内瘘,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周围血管条件限制,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且有些内瘘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发生血流量减少和闭塞.我科自2004年2月开始采取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静脉导管建立永久透析通路,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范畴,发病率很高.现代西医无有效疗法,中医中药也缺乏成熟的经验.笔者采用《济生》肾气方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兆香;陈树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爱维治和弥可保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爱维治8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1次/d,两周后改为200mg肌肉注射,1次/d,连用两周;同时应用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生理盐水20m1中静脉推注,1次/d.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爱维治和弥可保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缓解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春凤;贾梦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对上颌埋伏尖牙进行外科导萌治疗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例正在进行正畸治疗的小患者采用外科翻瓣导萌术的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结果:15例患者的上颌埋伏尖牙均已萌出.结论:对于上颌埋伏尖牙只有选择正确的外科手术方法和正畸牵引导萌方法并做好术中的配合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有效的矫治上颌埋伏尖牙.
作者:王璐;石小新;刘巧红;邹昌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