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马建军;何文慧;黄晓峰
颅内屎肠球菌感染较少见,治疗困难,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我科采用脑室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颅内屎肠球菌感染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寿鸿;高根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方法、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高低频探头扫查患儿腹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0例患儿中10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符合率为83%.结论:彩色高低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晓惠;李应强;刘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硝苯啶为钙通道阻滞剂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进展较快.笔者试用硝苯啶治疗顽固呃逆3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
作者:王彦妮;许作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电子胃镜检查主要的并发症是器械损伤(擦伤、出血、穿孔)、麻醉意外、心血管意外和术后感染,而颞下颌关节脱位更为少见.我科于2006年9月10日出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作者:刘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肝脏外伤是腹部外伤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同时也是基层医院处理棘手的问题之一.我院1995年~2006年共收治的128例肝外伤病例,手术治疗108例(80.4%),非手术治疗20例(15.6%),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韦彪;周启军;韩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24h同步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的监测,观察清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T段压低的变化.探讨清晨高血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关系,以及口服长效降血压药物雷米普利治疗后对其影响.方法:对6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于口服雷米普利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用三导动态心电图血压二合一分析仪,行24h同步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监测,观察清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T段压低的变化.结果:清晨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无症状缺血性ST段压低呈正相关(P<0.01). 经雷米普利治疗4周后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与治疗前比较,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ST段压低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01),心率虽有减少,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晨高血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雷米普利能有效降低清晨高血压,并能减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许慧;裘健;袁茹茹;孙忠田;安景;孟昭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阴道闭锁属于生殖道梗阻性疾病,多于青春期发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管下端与泌尿生殖窦相连处未贯穿所致,临床上较少见,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患儿既无月经史,又无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史,年龄偏小,医师忽略了阴道检查,造成误诊.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临床护理.结果:1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是近逐渐多发的小儿病症之一,婴幼儿多见,系免疫系统异常所致.因此病的病因复杂和不确定性,所以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多困难.但在针对疾病症状冶疗下,对小儿生活和心理方面给予正确的护理,对该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彩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60例PIVH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45例好转出院,占75%,15例死亡,占25%.死亡病例中,12例首发症状为意识障碍,12例有全脑室出血.24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10例死亡,14例好转出院.结论:PIVH大多恢复良好,意识障碍及全脑室出血者预后差,死亡率较高.
作者:朱凤军;王红燕;李春花;陈琳华;陈学振;朱盛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情况.方法:从前S1基因到S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成A、B组,分别扩增A、B、C、D、E、F 型HBV,根据PCR产物片断判定HBV基因型.结果:对HBV-DNA阳性的215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显示以C型为主,共159例占74.0%,B型51例占23.7%,及B+C型5例占2.3%,未检出A、D、E、F型;同时发现HBV基因型C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型B组(P<0.05),提示HBV基因型C比基因型B的危害要大.结论:北京地区感染HBV基因型为B型和C型,以C型为主,并且C型对肝脏损害较B型严重.
作者:郭拥军;文江平;周学红;张劲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之间的关系及清除Hp对CITP的疗效.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60例CITP患者,并选择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将60例受检者中的43例Hp(+)CITP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21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结果:(1)Hp感染率比较,CITP组为43例,占71.67%,健康组为11例,占55.00%,两组比较P>0.05;(2)疗效:①Hp清除率:20例Hp(+)CITP患者经抗Hp治疗后,Hp清除者19例(95.55%),在接受Hp清除疗法者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血小板降低;②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55%(21/22),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14/21)两组比较P<0.05;6月内复发率治疗组9.52%(2/21),对照组42.86%(6/14)P<0.05.结论:CITP患者Hp感染率与健康组无统计学差异,对合并Hp感染的CITP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抗Hp治疗,将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赵柱莲;韩丽英;周靖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芬太尼商品名为1-苯乙基-4-(N-丙酰苯胺)哌啶,为阿片类镇痛药,它的镇痛效力十分强,按同等剂量计算,其效力约为吗啡的100~180倍,哌替啶的550~1 000倍[1],并具有毒性低,对循环影响轻,时效短(15~30min),容易控制,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等优点,故近年来被临床麻醉广泛应用.芬太尼的衍生物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由于其优点更为突出,在临床麻醉应用及研究中也更广泛.下面就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探讨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77例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分娩方式、胎盘因素、巨大儿、产道裂伤等.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提倡住院分娩,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詹建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近2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病例与同期36例进腹手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少(P<0.001),术后排气时间短(P<0.001) ,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低.结论:选择适合的病例及手术方法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本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其基本病变.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因此,加强对妊高征孕妇的保健监测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现就该重度妊高征病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王奕;孙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院自2002年开始,应用中药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0~42岁.初产妇17例,经产妇9例,顺产8例,难产18例.产后尿潴留时间:7~20h 11例,24~48h 8例,3~5d 7例.
作者:李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心电图教学中基本原理的讲解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心脏电生理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心电异常的机制也得到了阐明,如何把这些基本原理融合到教学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法讲解心电图基本原理,对提高心电图教学质量无疑会有巨大的帮助.
作者:胡建强;徐晓璐;赵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按照哮喘诊治标准,选择研究对象100名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00名病人分为实验组50名,对照组50名,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中药组方祛喘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各应用一疗程并观察疗效.用药前后分别抽取100名研究对象的静脉血5ml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NF-a和IPN-γ,并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PEF.设计调查问卷询问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疗效采用临床观察,用Excel软件将收集的资料和实验室结果建立数据文件, 两组疗法治疗前后对TNF-a、IFN-γ、PEF影响的比较用重复测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亓庆胜;李高云;姜文;苏明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中约75%~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我地区高发,约70%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时机.故我科2002年~2006年间分别用盖诺与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约36例,现将其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蓉;任雪梅;胡蓉;柯勇;陈艳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鼠(Sprague Dawley,SD)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钙含量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损伤模型,恢复血流再灌注.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和缺血1h再灌注1h组、缺血1h再灌注2h组、缺血2h再灌注1h组、缺血2h再灌注2h组4个实验组,每组各取10例测定心肌细胞钙浓度与TPA活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细胞钙含量与TPA活性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 0.9231,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心肌细胞钙含量升高,从而导致心肌组织TPA活性的增高,引起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作者:李玉宇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