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7例心脏手术后护理体会

范向丹;陈春英

关键词:心脏手术后, 心脏病人,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死亡率, 监测与护理, 住院时间, 早日康复, 延长生命, 生存质量, 资料表, 并发症, 专业, 缩短, 经验, 监护
摘要:资料表明,心脏外科手术可以使84%心脏病人实现解除病痛,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预期效果.心脏手术后得到专业的监测与护理,能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ICU自2000年以来对97例心脏病人进行监护,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000呋喃西林外用冲洗液引起中毒性精神病1例

    患者男,48岁.住院号:284842.因饮酒造成食管自发破裂,全麻下行食管穿孔修补术,术后18天出现食管瘘及后纵隔脓肿,严重感染入院.引出约200ml黄色粘稠脓液,于6月3日全麻下行纵隔引流术,6月12日行空肠造瘘术.患者于6月3日术后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每日4000ml,共冲洗16天后,患者于6月18日夜间出现谵妄状态,意识朦胧,对答不切题,含糊不清,且逐渐加重,二目定视,瞳孔中等大小,对光反应存在,表现神志恍惚,幻视幻听,烦燥不安,整夜不寐、躁狂,手脚乱动,痛觉迟钝、腱反射低等.患者一直平卧位.经美兰液口服从胸腔引流出美兰液,证实食管瘘与胸腔相通,较长时间用呋喃西林大量冲洗,药液从食管瘘口进入胃肠吸收,尿液呈棕色,出现蓄积性中毒,造成了中毒性精神病.因果关系明确,立即停止呋喃西林液,改用生理盐水冲洗,5日后患者精神症状未得到缓解,给予氯丙嗪注射液,一次50mg,一日2次肌注,共注射7针,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作者:靳凤柱;张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84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扩张脑血管、脑代谢促进和镇静药物;对照组仅给予脑代谢促进和镇静药物.两组对比,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华;贺玉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静脉和椎管内应用氟哌利多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和椎管内应用氟哌利多时锥体外系症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胸部、腹部、四肢等各类手术600例,分为AB两组,A组300例术中静脉应用氟哌利多5mg,B组300例术后硬外镇痛泵中加入氟哌利多5mg.术后48h内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有无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结果:A组无1例出现锥体外系症状.B组有15例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为5%,且多为青少年.结论:椎管内应用氟哌利多较静脉用药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高.

    作者:胡继英;张长春;常文州;雷明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创伤小、手术恢复快为特点广为胆石症、胆囊息肉患者所接受.随着LC技术的广泛开展,大批病人同时接受LC,护士工作繁忙,护理工作量显著增加,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状况.由于患者文化层次不等,对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了解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影响麻醉,不利于术后恢复.为此,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使病人在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下、在严格控制发病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对促进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牛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手术作为外科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病人可因手术成功而恢复健康,但也有可能因意外而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对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反应.更有甚者,不良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手术效果,影响术后的恢复,所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不容忽视.工作中,我们利用所学的护患交流的原则和技巧,并结合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艳琴;郜娜杰;刘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98例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及患侧肢体功能变化及主要影响.方法:对9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一系列有计划的患侧肢体功能锻炼,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1月,63例患侧上肢上举为优,33例为良,62例外展为优,34例为良,60例旋转为优,36例为良,2例上举,外展、旋转均为差,上肢水肿明显,功能障碍明显.结论:乳腺癌术后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

    作者:孙艳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2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1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禁食、输液及从肠道营养管中滴入营养素;治疗组14例除对照组治疗外,每日再经营养管中滴入中药煎剂.结果:治疗组14例,治愈13例,治愈率为92%,平均愈合时间为17天;对照组13例,治愈8例,治愈率为61%,平均愈合时间为44天.结论:食管胃吻合口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其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早期二次缝合治疗切口不愈合26例体会

    目的:探讨切口不愈合的早期处理方法,减少病人的痛苦,避免形成大的疤痕,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方法:充分引流,换药1~3天,切除切口两侧坏死及肉芽组织,全层缝合.结果:26例病人行二次缝合后,7~12天拆线,全部甲级愈合.结论:早期二次缝合是处理切口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伯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0例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例亚结石胆囊炎,术前充分准备后行LC治疗,观察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LC的影响和术后恢复过程.结果:20例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LC治疗,术后恢复顺利,72h出院,无并发症.结论:对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治疗是可行的,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者技术成熟,仔细认真,LC是安全的,应列为相对适应证.

    作者:田世平;宋德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科、妇科腹腔镜联合脏器切除术38例

    目的:探讨外科、妇科腹腔镜下联合脏器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科腹腔镜联合脏器切除38例.结果: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2min~190min;平均96min,术后住院2~8天,平均5天.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近期效果良好.结论:外科、妇科腹腔镜联合脏器切除术具有一定优越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季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肠镜麻醉2500例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水平更加关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人们对医疗及检查手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科无痛技术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相关科室医生及病人的欢迎.

    作者:胡允梅;吴华;黄增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若治疗不当,对关节的愈合、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如何治疗踝关节骨折,我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31例此类患者,经手术治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骨性颈静脉孔区的应用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骨性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3)下,对15例(30侧)成人颅骨标本的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观测.结果:颈静脉孔位于颞骨和枕骨之间,分为前内侧部和后外侧部.10例标本颈静脉孔右侧大于左侧.鼓乳切迹、茎突可以作为面神经、颈静脉孔的定位标志.结论:熟悉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该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重要神经、血管的保护.

    作者:韩云志;娄卫华;袁林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夹层动脉瘤的护理

    我院于2004年1~6月对5例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了腔内隔绝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武金花;孙玉红;陈培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直肠肛管损伤2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损伤分类及特点,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2例直肠肛管损伤的临床资料,把直肠肛管损伤分为三类四型,采用早期止血清创,缝合修补直肠肛管裂口、粪便转流、盆腔及骶前引流及抗感染等方法治疗直肠肛管损伤.结果:21例治愈.1例因严重复合伤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损伤情况选择手术方法,有效粪便转流,腹腔及骶前引流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明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人泌尿手术安全性的评价

    泌尿外科所服务的对象,一大部分为老年患者.老年人循环、呼吸功能减退且往往有并存疾病,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又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因而手术的安全性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为此,对本科施行的老年泌尿手术患者的疾病种类、并存症、手术种类、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率等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老年泌尿手术的特点,正确评价其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就提高老年泌尿手术的安全性和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武跃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器械配合

    冠状动脉搭桥(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完全停跳下进行,但体外循环可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紊乱.近十几年来,微创伤、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1年~2002年11月在北京教授的指导下,施行OPCAB 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的器械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符继荣;唐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63例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1997年~2004年2月份我院利用电视腹腔镜为163例病人实施了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手术全部成功.现就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凤玲;郭明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总结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50例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采用氯胺酮+γ-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辅以安氟醚吸入.结果:麻醉满意率90%,10%的患儿出现屏气、紫绀,均于术后0.5~2h内完全清醒.结论:上述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可以满足手术需要.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晚期胃癌64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综合治疗晚期胃癌64例,疗效满意.为配合治疗,我们做了许多护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伟;董静;苗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