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器械配合

符继荣;唐静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术, 冠心病心肌缺血, 主要方法, 效果满意, 手术护理, 动脉搭桥, 微创伤, 治疗, 应用, 心脏, 生理, 人体, 器械, 临床, 病理, 北京, 报告
摘要:冠状动脉搭桥(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完全停跳下进行,但体外循环可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紊乱.近十几年来,微创伤、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1年~2002年11月在北京教授的指导下,施行OPCAB 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的器械配合报告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119例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女性尿道综合征(Female Urethral Syndrome,FUS)是指有下尿路刺激症状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机理尚不清楚,紧张、焦虑、内向心理是FUS的易患因素并影响治疗效果.国外近年趋向于用生物反馈行为治疗,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等方法重建下尿路功能[1~2].我们认为正确治疗是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有机的结合,在这之中,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1998年以来共收治住院FUS患者119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尚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析术后护理的体会.结果:治疗32例,治愈26例,好转6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穿刺术操作简单,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严密监测,积极防治并发症,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控制血压,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作者:黄海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改良的食管胃吻合术治疗贲门癌96例临床应用体会

    贲门癌切除术后多以胃代替食管重建消化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是贲门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预防上述并发症,我们采用食管粘膜对胃粘膜套入式吻合术治疗96例贲门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兴茂;翟玉宏;尹祥洲;刘荣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频电刀灼伤的原因分析和防止

    高频电刀以它使用简便、术中出血少、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临床上,由于对患者护理不当,常规被电极板灼伤的情况,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在手术前要求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可能造成灼伤的原因,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使用高频电刀,以避免手术中出现灼伤情况.在使用电刀时,存在对患者不同程度的灼伤危险,一般分为内因灼伤和外因灼伤.

    作者:许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的近期并发症

    目的:总结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方法:对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规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牵引复位,并行DHS内固定术.结果:共有7例出现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9%,包括术后1d出现内固定失败、再骨折1例;术后1周出现肺部感染、肺性脑病死亡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周后伤口感染1例;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例;深静脉血栓2例;尿路感染1例.结论:DHS内固定手术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患者多为老年,常合并其他疾患,仍需选择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提高手术技术,注意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处理相关情况,积极功能锻炼,才能有效减少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2例重症闭合性腹外伤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闭合性腹外伤的佳救治措施.方法:对52例重症闭合性腹外伤的致伤原因、损伤情况、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46例,死亡6例,死亡率11.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不可逆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结论:快速有效的现场抢救,积极补液抗休克,腹内脏器损伤早期诊断,正确有序的手术探查,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防治可提高治成功率.

    作者:陈颢;梁文辉;李碧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管憩室伴发食管及贲门癌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憩室与癌肿的关系,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6例食管憩室伴发食管及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24例食管憩室均位于癌肿之上,仅见2例憩室癌变;本组X线钡餐检查癌肿漏诊率为26.9%,术前内镜检查癌肿确诊率100%;25例均行癌肿与憩室一并切除术,1例贲门癌伴发食管中段憩室,癌肿切除后单纯行憩室切除及壁修补术,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憩室合并疾患较多,对于食管憩室患者尤其病程长者应行食管镜检,避免癌肿等疾患漏诊;治疗应食管憩室与癌肿一并切除.

    作者:郝安林;师晓天;侯建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器械配合

    冠状动脉搭桥(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完全停跳下进行,但体外循环可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紊乱.近十几年来,微创伤、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1年~2002年11月在北京教授的指导下,施行OPCAB 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的器械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符继荣;唐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0例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的麻醉体会

    先天性膈疝的发生率是1/4000~1/5000,男女之比为2:1.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使胸腔容积变小,肺萎缩及纵隔摆动,影响气体交换,可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和缺氧,麻醉及手术死亡率高达23%.适时手术是处理先天性膈疝主要措施,而先天性膈疝病理生理改变给麻醉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就我院自1995年以来10例先天性膈疝修补术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鑫;徐金霞;李宪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矢状窦旁脑膜瘤22例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要点.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矢状窦旁脑膜瘤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2岁.肿瘤位于矢状窦旁左侧9例,右侧11例,同时累及双侧者2例,位于矢状窦前1/3者4例,中1/3者15例,后1/3者3例.肿瘤大小3~6.8cm.结果: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按Simpson切除分极标准: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及新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6月~5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损伤小能很好地保留神经功能,肿瘤切除可达SimpsonⅠ~Ⅱ级.

    作者:王旭光;李新文;张强;穆春雷;倪鸣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副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副神经行程及与周围毗邻结构关系.方法:选取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10例20侧.介绍副神经的寻找及保留方法,记录副神经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副神经从二腹肌后腹深面的后下缘穿出.55%(11/20)越过静内静脉浅面,45%(9/20)经其深面;副神经出二腹肌后腹后60%(12/20)穿入胸锁乳突肌,40%(8/20)在胸锁乳突肌深面;副神经在距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处上方约2cm以内浅出;80%(16/20)幅神经和颈神经根间存在交通支;副神经在锁骨上方3~4cm进入到斜方肌前缘,100%副神经支配斜方肌.结论:定位副神经的标志较恒定的有两个,一是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方约2cm以内,另外一个是在锁骨上方3~4cm斜方肌前缘处.

    作者:袁林林;娄卫华;韩云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8例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治体会

    目的:报告一组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18例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分析其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及其预防.结果:18例肺栓塞病人多数发病于术后第3~4天,13例治愈,5例死亡,治愈率72.2%,死亡率27.8%.结论: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症状轻重不一,易漏诊、误诊,死亡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高新芳;赵国强;邹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分析

    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多,剖宫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亦有增加趋势,我科在近15年内收治2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若治疗不当,对关节的愈合、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如何治疗踝关节骨折,我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31例此类患者,经手术治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附35例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别用松质骨螺钉、空心加压螺纹钉、L型支撑钢板内固定35例.结果:随访6~12个月,33例X线示骨折愈合无移位,膝关节位置及间隙正常.Merchant评分标准:优21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可靠的内固定、植骨解决和防止术后平台塌陷,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朱延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丁丙诺啡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临床常用硬膜外注入阿片类药物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作者应用丁丙诺啡(商品名沙菲)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并就其镇痛效果及其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进行观察.

    作者:袁记;吴金兰;张素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恢复24例,良好15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0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手术、低温技术、适当脱水、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焕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科护理操作中HIV的职业防护

    艾滋病作为一种可防不可治愈的传染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又一大杀手.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超过一千万.而HIV/AIDS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将是我国广大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对HIV医源性感染防护知识匮乏,加之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环节薄弱,为HIV的医源性扩散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因此关于HIV医源性感染控制与预防已引起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外科护士,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外科护理工作性质决定护士随时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如清创、换药、灌肠、导尿,插胃管、接各种引流管等,使护士被HIV感染的机会相对较多,因此,在外科护理工作中作好HIV职业防护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结合外科护理工作实际,探索出有效的防护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健康生活的高境界.病人对于其治疗、护理效果同样渴求这一境界,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5年Kolcaba提出了舒适护理的概念[1](thoery of comfort care),认为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科研更加注重舒适感觉和病人的满意度,使病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终目的是让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接受治疗,减少不适和并发症.为此我们手术室2001年1月~2003年10月对210例患者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同时融入了舒适护理的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伟;王风兰;王庆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总结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50例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采用氯胺酮+γ-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辅以安氟醚吸入.结果:麻醉满意率90%,10%的患儿出现屏气、紫绀,均于术后0.5~2h内完全清醒.结论:上述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可以满足手术需要.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