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君;越飞;何聪安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组予阿奇霉素8~10mg·kg-1·d-1,疗程5d.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每次4~5mg/kg,1次/8h,疗程5d.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谢蔓芳;钟丽花;雷智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病案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不仅具有病案资料的作用,还是医疗付款、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病案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其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医、教、研,在公、检、法、保险等社会部门也发挥着广泛积极的作用.法制时代的病案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病案载体的医疗信息,其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集临床医学、术语学、疾病分类学、医疗质量控制学、医院管理学、预防学、统计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病案管理已由原来主要的院内服务不断向社会扩展.作为医院如何做好法制时代的病案管理呢?
作者:阳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妊娠合并脑瘤无论是原发还是转移瘤均罕见,由于生育年龄不是脑瘤的高发阶段,故容易误诊,危急孕妇生命健康.该院2000~2006年收治早孕合并脑瘤患者5例,分析如下.
作者:官晓斐;牛路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该院自1995~2004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本文就其方法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58例EH患者(其中有LVH者 32例),口服缬沙坦80~160mg/d,共8个月.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EH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有LVH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重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逆转LVH,且安全、有效.
作者:巩成翠;尹建华;孙庆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药物流产是一种非手术的人工流产,它虽然能缓解妇女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和痛苦,但它存在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和潜在大出血的危险.笔者对近2年来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患者188人次进行了观察随访.
作者:尹爱淑;宋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资料介绍患者周×,31岁,于5年前平产后3+月在当地计生站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术后有轻微腹痛,未见血尿.于3年前突感尿急、尿痛症状,半年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于4个月前出现腰部疼痛不适症状,呈阵发性绞痛,2004年3月1日以膀胱异物收入院.B超示:膀胱异物(节育器可能性大).X线片示:膀胱金属异物.小便常规示脓细胞(++++)、PRO(+).膀胱镜检示:膀胱异物,试取异物无法取出,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切开探查术,术中见膀胱左侧壁处有一圆形金属节育器,约1/5埋于膀胱肌层中,其余暴露于膀胱腔内,上附着尿盐沉积物.膀胱外壁有大网膜粘连附着.子宫左上角大网膜粘连,术中行子宫左上角大网膜粘连松解术.
作者:崔英坤;李孝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40例标准肝功能指标正常的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TBA)检测,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TBA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表明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中存在胆汁淤积,因此在治疗黄疸的同时适当用些加快胆汁排泄,减少胆汁瘀积,保护肝功能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锦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结节分良性和恶性,以良性变居多,但极易与甲状腺癌相混淆,鉴别诊断十分困难.加上术中快速病理切片,不仅费时而且误诊率达15%~20%,且有时确诊滤泡状癌仍有困难,术后做石蜡切片才能获得后诊断.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部分标本尚有未被发现的隐匿性病灶存在[1].所以如何既能合理保留甲状腺功能,又能兼顾手术的彻底性,是摆在外科医师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对此类病人采用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即进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术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征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此病可因感染、劳累、不合理停药引起病情加重或复发,病程迁延,治疗困难.该院于2000年以来对15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了健康及心理指导,使其配合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53岁,以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2d来院,诊断为胆囊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当时体温38.2℃,(BP130/80mmHg),双肺呼吸者正常,心率88次/min,右上腹有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4.9×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给以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克林霉素0.9g静点,30滴/min,当静脉注射液体100mL时,自诉,胸闷,即刻面色苍白,大汗,人事不知,立即停用静点盐酸克林霉素,静推地塞米松10mg,不见好转,立即静推肾上腺素0.5mg,3次,吸氧,10min后病人苏醒,症状好转,问其经过全然不知.
作者:郭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院内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临床医护人员一般与病人及家属接触频繁,双手被细菌污染的机会也多,各种手术、产科接生、各项操作时若不注重操作前后洗手,手将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有资料证明,仅洗手一项措施就可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降50%[2].手卫生包含了洗手、消毒洗手、消毒擦手和手术科消毒.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还不能忽视与手卫生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手的再污染,有效阻断医护人员因手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确保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现将国内有关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方面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袁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寒冷、感染、窒息、早产,其护理策略对于新生儿硬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科2002~2004年收治的43例新生儿硬肿症病例的护理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提出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健康指导.
作者:饶炳秀;修光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效果.方法:对45例门诊诊断为小阴唇粘连的幼女行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结果: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成功地一次性分离了小阴唇粘连,追踪观察6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是快速、简便而安全的治疗小阴唇粘连的治疗方法,且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赵桃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经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0例行VATS辅以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术患者,规范加强术前、术后有效呼吸道管理及相关患者手术配合技能进行训练以及加强监测等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能有效咳嗽排痰,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平均为8d,比普通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10~15d出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地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杨琴凤;施雪琼;黄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饮食量对小鼠体重、血糖、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超量饮食A组、适量饮食B组、适当限量饮食C组和过度限量饮食D组,均自由饮水,饲养35d后,测量体重,测定血糖、血脂、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及蛋白含量.结果:A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B组、C组和D 组(P<0.01),D组与B 、C两组的体重也有明显差异(P<0.01,P<0.05) ;B、C两组小鼠血浆中SOD活性明显高于D组(P<0.05),而MDA含量明显低于D组(P<0.05);D组小鼠血浆中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4组间血糖、血脂和GSH-Px活性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喂养时间不长有关.结论:限制饮食量能明显降低体重,适量饮食和适当限量饮食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而过度限制饮食则相反.
作者:薛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技术因直观、准确已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诊治中.因排卵前的卵泡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做B超无法预测排卵时间.笔者采用阴道B超、尿LH试纸结合宫颈评分,通过对卵泡生长、尿LH及宫颈评分的监测,寻找到一种简便可行且准确可靠的预测排卵的方法,以指导不孕夫妇孕期性生活、安排人工授精等辅助生育技术.
作者:陆秀敏;彭晓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髓核摘除术是近年来该院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从2004年5月~2005年1月应用该技术共治疗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护理上笔者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素珍;李小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自2001年以来该院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周晓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且大多数患者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疗效.大约有50%~60%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死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自2003年以来,该科通过应用吻合器施行食管、横断的联合门脉断流术治疗2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华平;齐志保;程健端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