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位子宫致节育器误入膀胱1例

崔英坤;李孝芹

关键词:后位子宫, 节育器, 误入, 膀胱
摘要:1 资料介绍患者周×,31岁,于5年前平产后3+月在当地计生站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术后有轻微腹痛,未见血尿.于3年前突感尿急、尿痛症状,半年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于4个月前出现腰部疼痛不适症状,呈阵发性绞痛,2004年3月1日以膀胱异物收入院.B超示:膀胱异物(节育器可能性大).X线片示:膀胱金属异物.小便常规示脓细胞(++++)、PRO(+).膀胱镜检示:膀胱异物,试取异物无法取出,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切开探查术,术中见膀胱左侧壁处有一圆形金属节育器,约1/5埋于膀胱肌层中,其余暴露于膀胱腔内,上附着尿盐沉积物.膀胱外壁有大网膜粘连附着.子宫左上角大网膜粘连,术中行子宫左上角大网膜粘连松解术.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妊娠的超声诊断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而输卵管妊娠临床较多见,笔者收集了26例经临床证实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超声资料,探讨其超声表现.

    作者:杨建秀;王洪智;王从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策略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寒冷、感染、窒息、早产,其护理策略对于新生儿硬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科2002~2004年收治的43例新生儿硬肿症病例的护理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提出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健康指导.

    作者:饶炳秀;修光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识别及治疗

    过去很长时间一直认为心肌病患者发生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均是继发的,直到1971年Co1eman等首先报道心动过速可能导致进行性心肌病变和心力衰竭,之后更多的类似病例陆续被发现.其共同临床特点是长期发作的心动过速导致左室功能不全,而在心率控制后这种功能不全能够部分甚至完全恢复正常.近研究显示,不论心动过速发生前是否已存在心脏疾患,慢性心动过速均可导致心脏的组织和病理生理发生类似心肌病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有学者将其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P),它的大特点是具有可逆性.因此,识别和治疗这种类型的心肌病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朋合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患侧甲状腺扩大切除术对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分析

    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结节分良性和恶性,以良性变居多,但极易与甲状腺癌相混淆,鉴别诊断十分困难.加上术中快速病理切片,不仅费时而且误诊率达15%~20%,且有时确诊滤泡状癌仍有困难,术后做石蜡切片才能获得后诊断.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部分标本尚有未被发现的隐匿性病灶存在[1].所以如何既能合理保留甲状腺功能,又能兼顾手术的彻底性,是摆在外科医师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对此类病人采用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即进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术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分析

    目的:提高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临床确诊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资料.结果:(1)直接征像:共有血肿31个,位于额、颞、顶部大脑皮质外,全部血肿密度基本均匀,与皮质密度基本相似.血肿大宽径1cm~4cm.形态:呈内板下新月形、梭形、半月形.血肿内侧缘一般来说都欠光整.(2)间接征像:主要是占位效应所致,全部病例未见明显低密度水肿带.(3)增强表现:脑皮质密度普遍增高、皮质静脉显示、灰白质交界明显,血肿呈相对低密度,有7例血肿包膜呈点、线状强化.结论:等密度血肿形成的机理:(1)由急性高密度血肿演变而成.(2)桥静脉破裂形成.(3)自发形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依赖CT检查.大部分等密度硬膜下血肿都可通过平扫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来诊断,只有少部分需要作增强检查确诊.

    作者:江绍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常用的方法,多种因素引起的并发症也引起了高度重视.该院自1995年~2003年共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182例,出现不同并发症17例,结合文献就其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殷广文;高恩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蛇床子洗剂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制蛇床子洗剂,探讨其治疗阴道炎及预防产科会阴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均用25%的蛇床子洗剂经阴道冲洗器2次/d自行冲洗阴道治疗阴道炎,7d为1疗程,会阴侧切组用上液坐浴或局部湿敷.结果:201例阴道炎患者经治疗后,总治愈率达78.1%,总有效率达97.5%;会阴侧切组治愈率达92%,有效率达100%.结论:蛇床子洗剂治疗阴道炎及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杨艳红;向德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1],具有兴奋呼吸和催醒作用.该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用纳洛酮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锋;廖茜;黄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4例糖尿病母亲婴儿的临床分析

    随着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母儿的出生率增加,因其妊娠期间糖代谢异常,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对母婴造成危害,如何提高糖尿病母儿的存活率,减少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新生儿科的临床问题.本文总结24例糖尿病母婴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修光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带状疱疹23例临床分析

    自2000年8月~2003年10月该科共收治住院老年带状疱疹2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国丽;苏慧勇;李琼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清TPSA、FPSA和F/TPSA检测在BPH与PCa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F/TPSA比值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中的作用及其疗效和愈后观察.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6例BPH和29例PCa患者及86例其它疾病患者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非PCa病人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F/TPS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随着年龄增加,PCa的发病率也增加(P<0.025);3组中PCa组的TPSA与FPS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01),F/TPSA则低于其它两组(P<0.002).结论: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可明显提高BPH与PCa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肿瘤疾病筛选,对PCa疗效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林梅双;陆予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面对新世纪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医院越来越感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管理已无法应付现在和未来的挑战,都希望抓住管理变革的契机,通过全新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竞争能力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郭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将03级4个大专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选择病案教学法,后者选择传统教学法,分别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考试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儿科学中使用病案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王晓红;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年间该科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根据入院时受伤部位、损伤程度、精神障碍类型、CT检查等情况加以分析.结果:80例中除2例因严重精神障碍转入精神病医院外,其余均治愈出院.61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颅脑损伤,尤其是额、颞叶损伤是产生精神障碍的直接病因,且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应加强综合性治疗,大多数病人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是旌;王寿海;周继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癌根治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在女性癌症中位居第二.当前,乳腺癌的佳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50%~80%,若能早发现,早期手术,90%以上的病人可以治愈.而乳腺癌根治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是促进手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护理内容,经多年临床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财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幼女小阴唇粘连45例诊治体会

    目的:评价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效果.方法:对45例门诊诊断为小阴唇粘连的幼女行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结果: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成功地一次性分离了小阴唇粘连,追踪观察6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是快速、简便而安全的治疗小阴唇粘连的治疗方法,且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赵桃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雌激素替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临床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弥漫性脑萎缩、脑皮层神经细胞减少、脑神经细胞外出现β-猜淀粉样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P)、脑神经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FT)和胆碱能神经功能缺失为病理学特征.迄今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已认识到AD与遗传、雌激素减少、自由基损伤、脑内自身免疫性反应、退黑素缺乏、病毒感染等生物学因素及低教育水平、运动不足、饮酒等社会、环境因素有关.在治疗方面,探索了改善胆碱能神经功能、雌激素替代、抗自由基、抗炎、抗淀粉样蛋白、钙通道拮抗、神经营养因子等治疗.本文就近年有关雌激素与AD发病及其替代治疗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乔丽蓬;刘笑梦;陈淑鄂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腹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由于宫腔内的早期变化不明显,病变组织表现复杂,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彩超室近两年来检查诊断的子宫内膜癌1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

    作者:黄娟颖;刘莉萍;黄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防治与护理

    该院自1995~2004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本文就其方法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男性性激素含量异常对冠心病影响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和38例老年男性健康者的性激素即血清睾酮(T)、雌二醇(E2)作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睾硐(T)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雌二醇(E2)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含量降低,而雌激素含量升高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黄富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