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颖;刘莉萍;黄维
随着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母儿的出生率增加,因其妊娠期间糖代谢异常,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对母婴造成危害,如何提高糖尿病母儿的存活率,减少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新生儿科的临床问题.本文总结24例糖尿病母婴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修光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β-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以及高分辨的阴道B超仪的发展,使得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得以及早确定,减少威胁生命的出血性休克,可以避免过多的输卵管损伤,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对确诊异位妊娠,无内出血征象,包块直径<5cm者采用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及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联合中药口服两种方法进行保守杀胚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姚明英;钱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自2001年以来该院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周晓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氟哌利多用于曲马多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时对其效果及副作用的影响,并探讨静脉应用氟哌利多的佳剂量.方法:120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 ASAI~Ⅱ级,于硬膜外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药物配方为:曲马多(1000mg/100mL).所有病例随机分为4组(n=30):A组不用氟哌利多;B组:氟哌利多(2.5mg/100mL);C组:氟哌利多(5mg/100mL);D组:氟哌利多(10mg/100mL).观察术后24h及48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镇静评分.结果:4组病人恶心评分A组与其他3组于24h有显著差异(P<0.05).镇静评分D组与其他3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氟哌利多配伍曲马多用于PCIA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作者:韩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LFX)(商品名利复星)是新一代合成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比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更高、更广谱的抗菌作用.为了解评估含LFX化疗方案的治疗结果,本文分析并总结了264例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霞;富新伟;王彦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征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此病可因感染、劳累、不合理停药引起病情加重或复发,病程迁延,治疗困难.该院于2000年以来对15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了健康及心理指导,使其配合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解硫酸特布他林在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方面的疗效,探索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107例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除均给予对症处理外,治疗组还给予硫酸特布他林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3.7%,对照组有效率为52.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疗效确定,副作用有限,值得推广.
作者:王琼力;徐建国;柳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正常新生儿200例,采用隔天抚触,观察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哭闹、睡眠质量及喂养情况的影响.结果:抚触当天新生儿哭闹情况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胃口好、吃奶量增多.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睡眠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发展,有利于增进食欲.
作者:吕榕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58例EH患者(其中有LVH者 32例),口服缬沙坦80~160mg/d,共8个月.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EH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有LVH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重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逆转LVH,且安全、有效.
作者:巩成翠;尹建华;孙庆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妊娠合并脑瘤无论是原发还是转移瘤均罕见,由于生育年龄不是脑瘤的高发阶段,故容易误诊,危急孕妇生命健康.该院2000~2006年收治早孕合并脑瘤患者5例,分析如下.
作者:官晓斐;牛路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该院自1995~2004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本文就其方法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53岁,以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2d来院,诊断为胆囊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当时体温38.2℃,(BP130/80mmHg),双肺呼吸者正常,心率88次/min,右上腹有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4.9×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给以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克林霉素0.9g静点,30滴/min,当静脉注射液体100mL时,自诉,胸闷,即刻面色苍白,大汗,人事不知,立即停用静点盐酸克林霉素,静推地塞米松10mg,不见好转,立即静推肾上腺素0.5mg,3次,吸氧,10min后病人苏醒,症状好转,问其经过全然不知.
作者:郭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F/TPSA比值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中的作用及其疗效和愈后观察.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6例BPH和29例PCa患者及86例其它疾病患者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非PCa病人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F/TPS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随着年龄增加,PCa的发病率也增加(P<0.025);3组中PCa组的TPSA与FPS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01),F/TPSA则低于其它两组(P<0.002).结论: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可明显提高BPH与PCa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肿瘤疾病筛选,对PCa疗效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林梅双;陆予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由于宫腔内的早期变化不明显,病变组织表现复杂,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彩超室近两年来检查诊断的子宫内膜癌1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
作者:黄娟颖;刘莉萍;黄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面对新世纪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医院越来越感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管理已无法应付现在和未来的挑战,都希望抓住管理变革的契机,通过全新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竞争能力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郭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立止血与思密达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观察.方法:67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溃疡病例均经内镜确诊.A组给予立止血1kU,首次静脉注射与肌注各1kU,继而每日肌注1kU.B组给予思密达3.0g,1次/6h;立止血首次静脉与肌注各1kU,继而每日肌注1kU .结果:A组显效率54.5%,总有效率66.6%;B组显效率82.4%,总有效率9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立止血联合思密达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组优于单用立止血组.
作者:李展君;越飞;何聪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层粘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对肝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用ELISA方法对247例肝病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A、PⅢNP、LN和CⅣ进行检测,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HA、LN和CⅣ含量在酒精性肝病、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和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HA、LN和CⅣ联合测定可较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谢放;刘国辉;刘芳;刘道洁;谢贤春;任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在治疗上易发生关节强直、肘内翻等并发症.该院自2000年2月~2005年3月共收治不同类型并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46例,根据张力带的原理应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配合中药与推拿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发树;陈英桓;廖国勋;李兴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全麻、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胆道手术病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胆道手术7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即硬膜外组(E组n=30),全麻组(T组,n=20),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T组,n=20),监测并记录麻醉过程中的HR、MAP、sPO2的变化.结果:E组:麻醉后20min,HR、MAP明显下降,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T组:麻醉后各时间点上HR、MAP显著性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E+T组:麻醉前后,HR、MAP平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MAP、HR,T组与E、E+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2,E组与T组、E+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更适合于胆道手术麻醉.
作者:孙柳生;杨善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和38例老年男性健康者的性激素即血清睾酮(T)、雌二醇(E2)作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睾硐(T)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雌二醇(E2)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含量降低,而雌激素含量升高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黄富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