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殷广文;高恩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并发症
摘要: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常用的方法,多种因素引起的并发症也引起了高度重视.该院自1995年~2003年共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182例,出现不同并发症17例,结合文献就其原因进行探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经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经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0例行VATS辅以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术患者,规范加强术前、术后有效呼吸道管理及相关患者手术配合技能进行训练以及加强监测等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能有效咳嗽排痰,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平均为8d,比普通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10~15d出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地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杨琴凤;施雪琼;黄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胆汁酸的变化

    对40例标准肝功能指标正常的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TBA)检测,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TBA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表明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中存在胆汁淤积,因此在治疗黄疸的同时适当用些加快胆汁排泄,减少胆汁瘀积,保护肝功能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锦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胆囊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将34例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4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中胆固醇息肉18例,大径均<1cm,其中14例(14/18)为多发,基底窄;腺肌瘤样增生7例,壁厚;腺瘤5例,大径均>1cm;早期胆囊癌3例,大径在1.1~1.7cm之间,均为腺瘤恶变.另1例肉芽肿性胆囊炎误为胆囊癌.结论: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性质与大小有关.可较大单发息肉及局限性腺肌瘤样增生,仅依椐声像图与胆囊真性肿瘤(腺瘤、早期癌)鉴别较困难,应积极超声随访或手术.节段型腺肌瘤样增生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状结构,粘膜面平整,为区别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重要依据.

    作者:常君华;李德明;林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髓核摘除术是近年来该院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从2004年5月~2005年1月应用该技术共治疗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护理上笔者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素珍;李小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阴道B超、尿LH试纸、宫颈评分监测排卵80例分析

    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技术因直观、准确已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诊治中.因排卵前的卵泡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做B超无法预测排卵时间.笔者采用阴道B超、尿LH试纸结合宫颈评分,通过对卵泡生长、尿LH及宫颈评分的监测,寻找到一种简便可行且准确可靠的预测排卵的方法,以指导不孕夫妇孕期性生活、安排人工授精等辅助生育技术.

    作者:陆秀敏;彭晓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硫酸特布他林在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解硫酸特布他林在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方面的疗效,探索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107例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除均给予对症处理外,治疗组还给予硫酸特布他林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3.7%,对照组有效率为52.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疗效确定,副作用有限,值得推广.

    作者:王琼力;徐建国;柳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注射剂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组予阿奇霉素8~10mg·kg-1·d-1,疗程5d.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每次4~5mg/kg,1次/8h,疗程5d.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谢蔓芳;钟丽花;雷智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腹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由于宫腔内的早期变化不明显,病变组织表现复杂,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彩超室近两年来检查诊断的子宫内膜癌1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

    作者:黄娟颖;刘莉萍;黄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衰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衰的疗效,同时就其改善心肌缺血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32例经综合治疗后临床疗效不满意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加用注射用阿魏酸钠3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每日1次,疗程10~14d.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其中4例合并心绞痛患者显效3例,有效1例,全部治疗有效.21例有心肌缺血表现者治疗后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衰疗效满意,该药对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疗效较好.

    作者:蔺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从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6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法作细菌培养及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按NCCLS2002标准判断.结果:860株革兰阴性杆中肠杆菌科占69.9%,以大肠埃希菌(26.9%),肺炎克雷伯菌(18.7%),肠杆菌属(11.2%)为主;非发酵菌占30.1%,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3.4%)、铜绿假单孢菌(21.1%)、肠杆菌属(13.3%)、大肠埃希菌(10.6%);泌尿生殖道标本主要菌为大肠埃希菌(68.9%).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已明显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作用强的是头孢他定;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的是环丙沙星,其次是亚胺培南;亚胺培南是所测试的11种抗菌药物中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非常普遍,及时掌握其耐药性的变迁,控制滥用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

    作者:郭阶明;李勰麟;付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抚触对其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正常新生儿200例,采用隔天抚触,观察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哭闹、睡眠质量及喂养情况的影响.结果:抚触当天新生儿哭闹情况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胃口好、吃奶量增多.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睡眠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发展,有利于增进食欲.

    作者:吕榕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1],具有兴奋呼吸和催醒作用.该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用纳洛酮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锋;廖茜;黄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淄博市周村区城区初中小学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是发病的前提条件.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学校出现结核病暴发流行,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学校结核病的控制管理工作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解在校学生结核感染情况,周村区卫生防疫站组织结核病防治科和学校卫生科有关人员于2005年4月8日~5月13日对全区城区17所初中小学11 211名学生进行了结核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徐继秀;毛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护人员手消毒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院内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临床医护人员一般与病人及家属接触频繁,双手被细菌污染的机会也多,各种手术、产科接生、各项操作时若不注重操作前后洗手,手将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有资料证明,仅洗手一项措施就可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降50%[2].手卫生包含了洗手、消毒洗手、消毒擦手和手术科消毒.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还不能忽视与手卫生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手的再污染,有效阻断医护人员因手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确保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现将国内有关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方面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袁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早孕合并脑瘤5例误诊分析

    妊娠合并脑瘤无论是原发还是转移瘤均罕见,由于生育年龄不是脑瘤的高发阶段,故容易误诊,危急孕妇生命健康.该院2000~2006年收治早孕合并脑瘤患者5例,分析如下.

    作者:官晓斐;牛路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男性性激素含量异常对冠心病影响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和38例老年男性健康者的性激素即血清睾酮(T)、雌二醇(E2)作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睾硐(T)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雌二醇(E2)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含量降低,而雌激素含量升高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黄富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SARS前后上感发热病人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比较

    SARS虽然已被成功遏制,但其对医疗卫生系统的冲击和影响却旷日持久,一些持续后效应仍然影响着日常医疗的护理行为.笔者对2001年7月~2002年12月以及2003年7月~2004年12月SARS前后该院上感发热病人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蛇床子洗剂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制蛇床子洗剂,探讨其治疗阴道炎及预防产科会阴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均用25%的蛇床子洗剂经阴道冲洗器2次/d自行冲洗阴道治疗阴道炎,7d为1疗程,会阴侧切组用上液坐浴或局部湿敷.结果:201例阴道炎患者经治疗后,总治愈率达78.1%,总有效率达97.5%;会阴侧切组治愈率达92%,有效率达100%.结论:蛇床子洗剂治疗阴道炎及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杨艳红;向德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T2DM具有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双重机制,初诊的T2DM患者平均B-细胞功能已丧失50%左右[1], 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所以大部分T2DM患者需使用外援性胰岛素治疗.自从1922年首位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以来,胰岛素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2],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许多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了治疗效果,延长了住院日,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笔者对64例有胰岛素治疗适应证的T2DM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病人的心态施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艳君;白静;邓文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湖南省耒阳市乡村两级卫生改革的思考

    乡村卫生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3年来耒阳市乡村两级卫生的现状调查,深刻认识到,搞好乡村两级卫生改革已迫在眉睫.

    作者:曹晓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