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防治与护理

刘淑霞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脑脊液漏, 防治, 护理
摘要:该院自1995~2004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本文就其方法及护理分析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征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此病可因感染、劳累、不合理停药引起病情加重或复发,病程迁延,治疗困难.该院于2000年以来对15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了健康及心理指导,使其配合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盐酸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2例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53岁,以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2d来院,诊断为胆囊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当时体温38.2℃,(BP130/80mmHg),双肺呼吸者正常,心率88次/min,右上腹有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4.9×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给以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克林霉素0.9g静点,30滴/min,当静脉注射液体100mL时,自诉,胸闷,即刻面色苍白,大汗,人事不知,立即停用静点盐酸克林霉素,静推地塞米松10mg,不见好转,立即静推肾上腺素0.5mg,3次,吸氧,10min后病人苏醒,症状好转,问其经过全然不知.

    作者:郭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幼女小阴唇粘连45例诊治体会

    目的:评价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效果.方法:对45例门诊诊断为小阴唇粘连的幼女行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结果: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成功地一次性分离了小阴唇粘连,追踪观察6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是快速、简便而安全的治疗小阴唇粘连的治疗方法,且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赵桃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嗜血杆菌的分离及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中嗜血杆菌的检出状况与耐药情况及临床观察.方法:取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生殖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261份婴幼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125株,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39株,流感嗜血杆菌14株.体外药物敏结果显示:副流感嗜血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均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性高,分别为23.1%、28.6%;四环素次之,为8.3%、14.3%;氨苄西林为7.7%、7.1%;而对复方阿莫西林、利福平、氧氟沙星、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均高度敏感.结论:嗜血杆菌是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重要病原菌,建议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作细菌培养时除普通血琼脂平板和淋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外应同时接种嗜血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抗生素治疗辅以局部外洗疗效较好.

    作者:董华丽;郭远瑜;张群威;吕晓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1],具有兴奋呼吸和催醒作用.该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用纳洛酮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锋;廖茜;黄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心肌保护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只局限于治疗贫血,研究表明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表达,并参与心肌保护,可能与其抗凋亡机制及磷酸肌酸-3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介导相关,这将在以后为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周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常用的方法,多种因素引起的并发症也引起了高度重视.该院自1995年~2003年共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182例,出现不同并发症17例,结合文献就其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殷广文;高恩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经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0例行VATS辅以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术患者,规范加强术前、术后有效呼吸道管理及相关患者手术配合技能进行训练以及加强监测等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能有效咳嗽排痰,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平均为8d,比普通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10~15d出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地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杨琴凤;施雪琼;黄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对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PCA)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初产妇267例,其中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者(实验组)131例,剖宫产术后不使用镇痛泵者(对照组)136例,比较两组在产后镇痛、泌乳,肛门排气、子宫收缩、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产妇对疼痛感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术后身体恢复情况两组无差异.结论: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虽优于对照组,但不能促使产妇早期活动,对产后恢复没有促进作用,且较易出现尿潴留、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因此建议PCA选择性用于痛阈值较低的产妇.

    作者:燕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

    该院自1995年开展正颌外科手术至今,先后对67位患者进行了正颌手术,术后病人满意率达98%.为了让更多的护理人员了解,让更多的患者接受,本文从以下2个方面对该手术进行介绍.

    作者:吴娟;方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医护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并对患者采取集中或个体健康教育的干预.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从而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蛇床子洗剂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制蛇床子洗剂,探讨其治疗阴道炎及预防产科会阴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均用25%的蛇床子洗剂经阴道冲洗器2次/d自行冲洗阴道治疗阴道炎,7d为1疗程,会阴侧切组用上液坐浴或局部湿敷.结果:201例阴道炎患者经治疗后,总治愈率达78.1%,总有效率达97.5%;会阴侧切组治愈率达92%,有效率达100%.结论:蛇床子洗剂治疗阴道炎及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杨艳红;向德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抚触对其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正常新生儿200例,采用隔天抚触,观察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哭闹、睡眠质量及喂养情况的影响.结果:抚触当天新生儿哭闹情况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胃口好、吃奶量增多.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睡眠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发展,有利于增进食欲.

    作者:吕榕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策略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寒冷、感染、窒息、早产,其护理策略对于新生儿硬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科2002~2004年收治的43例新生儿硬肿症病例的护理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提出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健康指导.

    作者:饶炳秀;修光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ELISA与TR-FIA在测定乙肝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标记分析方法在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治依据.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对139份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的血清标本作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ELISA 法和TR-FIA比较,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检出率非常接近,符合率分别为95.9%、90.0%、85.0%、85.7%和83.9%,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9种常见血清模式的符合程度也较高(符合率在71.4%~100%之间),平均符合率85.7%,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少见模式的检出率及符合程度均相差较大,在11种共32例ELISA法检查为少见模式的标本中,有12例标本TR-FIA检测为常见模式.结论:TR-FIA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程度,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标记分析方法,在灵敏度、线性范围、定量等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林江;温先勇;向成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从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6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法作细菌培养及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按NCCLS2002标准判断.结果:860株革兰阴性杆中肠杆菌科占69.9%,以大肠埃希菌(26.9%),肺炎克雷伯菌(18.7%),肠杆菌属(11.2%)为主;非发酵菌占30.1%,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3.4%)、铜绿假单孢菌(21.1%)、肠杆菌属(13.3%)、大肠埃希菌(10.6%);泌尿生殖道标本主要菌为大肠埃希菌(68.9%).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已明显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作用强的是头孢他定;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的是环丙沙星,其次是亚胺培南;亚胺培南是所测试的11种抗菌药物中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非常普遍,及时掌握其耐药性的变迁,控制滥用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

    作者:郭阶明;李勰麟;付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自2001年以来该院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周晓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早孕合并脑瘤5例误诊分析

    妊娠合并脑瘤无论是原发还是转移瘤均罕见,由于生育年龄不是脑瘤的高发阶段,故容易误诊,危急孕妇生命健康.该院2000~2006年收治早孕合并脑瘤患者5例,分析如下.

    作者:官晓斐;牛路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胆囊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将34例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4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中胆固醇息肉18例,大径均<1cm,其中14例(14/18)为多发,基底窄;腺肌瘤样增生7例,壁厚;腺瘤5例,大径均>1cm;早期胆囊癌3例,大径在1.1~1.7cm之间,均为腺瘤恶变.另1例肉芽肿性胆囊炎误为胆囊癌.结论: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性质与大小有关.可较大单发息肉及局限性腺肌瘤样增生,仅依椐声像图与胆囊真性肿瘤(腺瘤、早期癌)鉴别较困难,应积极超声随访或手术.节段型腺肌瘤样增生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状结构,粘膜面平整,为区别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重要依据.

    作者:常君华;李德明;林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限制饮食摄入对小鼠血糖、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饮食量对小鼠体重、血糖、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超量饮食A组、适量饮食B组、适当限量饮食C组和过度限量饮食D组,均自由饮水,饲养35d后,测量体重,测定血糖、血脂、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及蛋白含量.结果:A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B组、C组和D 组(P<0.01),D组与B 、C两组的体重也有明显差异(P<0.01,P<0.05) ;B、C两组小鼠血浆中SOD活性明显高于D组(P<0.05),而MDA含量明显低于D组(P<0.05);D组小鼠血浆中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4组间血糖、血脂和GSH-Px活性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喂养时间不长有关.结论:限制饮食量能明显降低体重,适量饮食和适当限量饮食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而过度限制饮食则相反.

    作者:薛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