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捆扎钢丝的技术改进

李利昕

关键词:骨科固定, 钢丝捆扎
摘要:钢丝作为一种骨科固定器械,在管状骨斜形、螺旋形或有较大粉碎骨片骨折中有广泛的用途.但临床上常因钢丝捆扎不牢固引起滑动而失去固定作用,甚至滑入骨折端,造成骨不连亦屡见不鲜.若捆扎过紧,可造成钢丝断裂而失去固定作用.如何使钢丝捆扎后力度适当且不会滑动、减少并发症,成为骨科医生的一个难题.根据笔者的经验,在技术改进后可以达到上述要求,现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哈伯因治疗脑外伤后记忆及认知障碍的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观察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哈伯因对颅脑外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有明显记忆、认知功能障碍颅脑外伤住院病人,随机分成哈伯因治疗组与低频电组,分别口服哈伯因及低频电穴位刺激大脑皮层参与记忆认知功能整合部位在头部投射区的穴位,治疗长52d,短27d、平均28.5d.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及MQ, MMSE,FAQ总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记忆、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哈伯因组总有效率96%稍高于低频电组94%,MQ和MMSE治疗前后评分自身对比增值显著,FAQ总分下降. 经t检验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可产生低频电和穴位的协同综合作用,与哈伯因一样均可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朱保平;朱玉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住院病人费用日清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日趋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为了能够让病人及时准确的了解住院期间所花费的一切费用,同时避免一些跑费、漏费现象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我院实施住院病人费用日清单制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病人的认可及好评.

    作者:袁芳;谭启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改变及卡托普利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浓度. 69例CHF患者为治疗组(CHF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69例CHF患者中的12例因有禁忌症而未用卡托普利治疗为非卡托普利组,余57例常规口服卡托普利治疗为卡托普利组,测入院和治疗4周时的ET.对随访资料完整的42例卡托普利组患者分别于8周和12周时复查ET.结果:CHF组与对照组比较,ET浓度明显增高(P<0.01).CHF组治疗4周后ET都有降低,但卡托普利组降低明显(P<0.05).在8周与12周时卡托普利组42例患者ET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T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血浆ET浓度和C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应用可降低血浆ET浓度.

    作者:许慧;杜争鸣;刘树英;刘培菊;刁克;刁平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病案管理工作的流程与质控

    病案作为医疗信息的载体,从形成到归档这一流程与质控,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医院管理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过去病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病案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一种科学的、方便快捷的病案管理流程与质控,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病案管理人员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阳红;任福祥;裴柯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出院前病人的护理

    病人入院后,医护人员在病人的疾病危险期,密切配合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治疗,使病人转危为安,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称赞,但有时却勿视了病人恢复期及出院前的各种医疗及护理.

    作者:朱俊玲;段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子宫憩室妊娠反复漏吸1例

    子宫憩室妊娠十分罕见,至今国内外仅见10余例报道.笔者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工作期间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黄××,女,36岁.因停经2月余,下腹痛伴阴道少量出血1d,于2004年3月12日入院.

    作者:艾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人心力衰竭

    目的:对65例60岁以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分析.方法:对65例60岁以上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诊断与治疗分析.结果:确诊病人按心力衰竭治疗1周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心力衰竭病人应提高警惕,避免延误病情.

    作者:杨烨;王慧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某高校教职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分析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难治愈及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等特点.通常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检测是健康体检的必查项目之一,2004年2月笔者对温州市某高校705名教职工进行了HBV-M五项检测,现将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云;潘智勇;刘启真;曾爱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康复和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120例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胃脘痛的诊断,并排除胃溃疡,肝肾功能异常,及有严重心脑疾病者.120例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大58岁,小21岁,平均29岁,病程长8年,短6个月,平均3.26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确诊,内镜和病理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全国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标准和全国胃癌协作组制定的病理诊断规范.

    作者:李洪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氨基酸(18AA)引起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阑尾周围脓肿于2004年8月20日收住院,T 36.2℃,P 78次/min,R19次/min,B P 150/90mmHg,入院后常规检查,并立即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复方氨基酸(18AA),2次/d,等其它药物静滴,当滴完抗生素一组,续加复方氨基酸(18AA)时,5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精神紧张、心率102次/min,考虑复方氨基酸(18AA)过敏,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安定10mg肌注30min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停用该药后,其他药物继续使用,未再出现上述过敏反应.

    作者:刘燕;李考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改革的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重要过渡期,作为一名妇产科学教师如何使一个刚刚接触临床课程的四年级医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好妇产科临床知识及内容,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生至关重要,结合我科近几年来采用的教学改革,我们有如下体会.

    作者:聂妹芳;丁依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用于中期妊娠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中期妊娠(16~27周)健康,各种化验正常无生殖道炎症孕妇,用米非司酮口服150mg(2d)及米索前列醇0.6mg置于阴道后穹隆,直至胎儿娩出进行引产,以20例同样条件的孕妇用利凡诺引产为对照组.结果: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近100%,对照组为98.3%,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何虹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应用

    绝经后妇女宫颈组织变硬使取环难度增加,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后使宫颈变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节育器的取出.

    作者:孙旭妍;翟莹;马菊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对于髋关节全髋置换(THR)术的报道较多,但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报道极少.2000年9月以来,我科应用保留股骨颈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青壮年髋关节骨关节病2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秀贤;王瑜;陈超红;庄思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腭裂术后的语音康复计划

    单纯的腭裂修复目前还难以消除腭裂术后异常的语言发音,这是因为在腭部存在裂隙的情况下,患儿的发音习惯已经养成,即使手术将裂隙封闭后,这种错误的发音习惯仍将继续.再因腭裂患者先天的颌面部发育缺陷及手术创伤的影响,心理障碍等,严重阻碍正常语音发育.因此,腭裂术后同时进行语音训练及心理康复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吴蔚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窦冠状位CT扫描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鼻窦冠状位CT扫描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手术方式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荷兰菲利普公司的螺旋CT,对临床诊断为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并在ESS术后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CT诊断为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窦口-鼻道复合体闭塞,与临床诊断及术中诊断基本相符,并经病理确诊,符合率为93%.结论:鼻窦冠状位CT扫描,对于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结构异常、诊断鼻息肉、确定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分型分期)及指导手术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雷雨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非典型川崎病38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1月~2004年6月该院收治的38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结果:首诊误诊率达65.79% (25/38),主要原因:仅具备部分川崎病的诊断条件,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非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28.95% (11 /38) ,明显高于同期川崎病发生率10.64 % (15/141),P<0.01.结论: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警惕性,及时做心脏彩超,尽早明确诊断以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

    作者:赵明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18份尿液标本尿分析仪测定及尿沉渣镜检结果分析

    近年来,干化学尿液自动分析逐步在国内普及,操作简单、快速、检测少量的尿液可获得多项实验参数,有利于临床诊断,减少了实验室工作强度[1],但有些检验人员放松了对尿沉渣镜检的重视,特别是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尿液标本,就照报不误,很少做尿沉渣镜检,却把可能存在的管型、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漏报了.而且尿分析仪检测的试纸条常会受到尿液中一些药物等化学因素的干扰,出现一些假阴性结果[2].尿沉渣镜检能及时发现某些尿液分析仪的错误报告而及时纠正.笔者对2018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尿十项分析仪测定和尿沉渣镜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宗贤;杨德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80名新兵集训期病种分析

    目的:了解新兵集训期的病种,探讨发病机制,保障新兵集训的顺利通过.方法:笔者对380名新兵集训期发生的病种加以分析讨论.结果:发病时期和疾病分类进行比较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后勤保障,循序渐进训练等.

    作者:王力军;马荣炜;刘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予以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并与4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 85.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55.0%).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宗水;刘金芳;周光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