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6例踝关节骨折的AO分型和治疗

茅治湘;王鸥;钱晓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AO分型,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按AO组织原则治疗踝关节骨折.结果随访4月~6年,优良率达97%.结论踝关节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韧带损伤应同时处理.AO组织的分型对确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案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64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治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64例病人的诊治经验,旨在提高TRH的诊断与治愈率.方法根据临床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34例,保守30例,总结TRH的急诊处理方法.结果治愈55例,死亡9例,死亡率14.06%.结论根据创伤部位及病情,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中央区要积极探查,肾区选择性探查,骨盆区多保守治疗.

    作者:马力;李震;张春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下消化道大出血12例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0-2000年11月及我们在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共收治下消化道大出血12例.资料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清平;周英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腓肠浅动脉瓣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足踝部及胫骨中下段外伤或术后骨外露的皮肤覆盖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较难处理的问题.以往多选用对侧足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腹股沟皮瓣及带蒂胫前动脉皮瓣等来处理.这些皮瓣多牺牲主干血管或需行血管吻合,对供区影响大、操作较复杂.1992年Masquelet等[1]经过解剖研究提出了神经皮岛的概念,证实了依靠腓肠神经的血管轴以远端为蒂掀起岛状皮瓣的可靠性.国内贾淑兰[2]、王和驹[2]、肖能坎[4]等自1996年以来,也先后报道了该皮瓣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经验.我院自1997年9月开始应用该皮瓣18例,皮瓣全部存活.现介绍如下.

    作者:姬亚飞;王华;罗运绍;翟理江;李东升;张毅;刘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0%石碳酸甘油治疗内痔的体会

    痔是一种常见的病,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注射枯灵、割扎、激光切割……,我们运用20%石碳酸甘油注射治疗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刘婕;陈留池;王惠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22年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2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腹胆囊切除术损伤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10例,胆总管探查术损伤4例.损害部位:肝总管6例,胆总管1例,本组病例终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具体时间决定,但以规范的胆肠Roux-en-y吻合术疗效满意.结论术者的责任心与技术因素是引起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荣先;崔宏;高琴琴;王瑞金;吴敏强;李永研;王福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T引导肾囊性病变穿刺硬化方法改进的评价

    肾囊性病变是先天性遗传性获得性肾皮质或髓质囊性疾病的总称,其中以单纯肾囊肿为常见[1].近年,肾囊性病变的穿刺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但还有许多不足.1991-1999年间,结合B超及CT诊断技术,采用新型穿刺器械,改革穿刺方法,增加硬化剂用量,对79例病人,共139个肾囊性病变进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苗书全;张淑平;李仲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创切口阑尾切除术200例分析

    我院自从1998年4月至2001年4月采用麦氏点2.0~3.0cm微创口阑尾切除200例,效果满意.现就手术切口、手术方法、适应证作一探讨.

    作者:杨新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腰椎管探查术合并脑脊液漏的防治

    腰椎椎管探查术是骨科常用手术方法,术中稍有不慎,极易撕裂硬膜,形成脑脊液漏.对于硬膜破裂者,为预防和治疗脑脊液漏,我们采用硬膜修补加肌片缝合修补及术后综合治疗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袁国栋;王煊;韩怀忠;许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外科手术配合体会

    小儿外科是一门独立学科,由于其病源的特殊性,因此对手术配合提出了一个新的高度.总结我院自1996年9月~2000年9月间共开展的各类小儿手术670例,共计小年龄为24 d,大14岁,平均4~5岁.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东红;张红霞;冠凯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改良低压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

    目的建立一种更接近生理的回结肠代膀胱术.方法1991年10月至1996年10月实施8例全膀胱切除回结肠膀胱与尿道吻合,由外括约肌控制,经尿道排尿的新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9年8个月,平均5年3个月.至随访日全部无吻合口狭窄,排尿通畅,无肾盂积水,肾功能正常.结论该术式具有贮尿囊内压低(12~20 cmH2O)、容量适中(300~460 ml,一年后400~700 m1)、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优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无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式.

    作者:王海学;肖建安;李保中;魏林生;胡建民;靳迎军;贾海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改良斜角肌间沟神经阻滞的效果

    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0年10月采用改良斜角肌间沟神经阻滞法行肩部及上肢手术40例,麻醉效果确切,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恒然;刘晓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手术412例

    我院于1995年8月至2000年8月在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小儿手术412例,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艳梅;阎友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6例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创伤,由于病人年龄大,保守治疗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卧床时间长又容易发生一些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如:褥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在治疗上,优先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此项手术的对象为高龄人,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冀保风;潘峥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16-nm23-H1蛋白在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16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在人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胃癌转移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原发性胃癌及69枚转移淋巴结中p16和nm23-H1蛋白表达.结果p16和nm23-H1蛋白在受检原发性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8/46/)和28.3%(13/46),在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5.9%(11/69)和14.5%(10/69).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p16的阳性表达率(6.9%)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35.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表达率(10.3%)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58.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nm23-H1在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p16和nm23-H1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Bormann分型、年龄及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p16和nm23-H1在原发性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16和nm23-H1基因蛋白对胃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检测胃癌p16和nm23-H1基因蛋白对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广斌;武步强;李永国;杨竹林;肖鹏;白骏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头皮撕脱伤的治疗体会

    我科于1998年至2000年间共收治全头皮撕脱伤病人7例,采用网状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登峰;牛光明;薛德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严重胸腹多发伤的诊治经验与教训

    随着交通,工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严重多发伤显著增多,其中胸腹同时受伤者占相当比例,是基层医院救治工作的重点.我院1990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住严重胸腹多发伤75例,占同期收治的217例严重多发伤的34.5%,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护理

    腹部损伤是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近年来随着工矿和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如能早期明确诊断,做到正确及时的处理和护理,致残率和死亡率可明显降低.本文收集本院3年来腹部损伤80例分析如下.

    作者:芦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有效手段,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由于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胆囊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在施行LC时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据报道,老年人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9.5%[1].因此做好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提高病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我院1997年1月~2000年元月完成LC889例,其中老年患者502例.

    作者:杨银英;黄邹琴;徐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冠心病病人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附11例报告)

    普外科病人同时合并有冠心病,手术危险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心脏病人[1].但是经过认真准备,妥善处理,该类病人也可顺利渡过手术及围手术期关,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我院1996年至2000年共施行的11例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臧洲;梁继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直肠周围封闭治疗婴幼儿肠脱垂12例

    婴幼儿直肠脱垂比较多见.除由于生理解剖因素外,多见于腹泻、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营养不良及一般身体状况较差的小儿.临床上可分不完全型和完全型两种类型.它是婴幼儿肛肠疾病中较难治疗疾病之一.我院自1995~1999年间采用无水酒精和鱼肝油酸钠行直肠周围封闭及臀部粘膏固定,共收治病人12例,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榜;吴柏梓;邹慧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