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病人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附11例报告)

臧洲;梁继湘

关键词:冠心病病人, 普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处理, 术后并发症, 普外科病人, 心脏病人, 危险性, 发生率, 理想, 报告
摘要:普外科病人同时合并有冠心病,手术危险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心脏病人[1].但是经过认真准备,妥善处理,该类病人也可顺利渡过手术及围手术期关,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我院1996年至2000年共施行的11例手术报告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稀碘伏尿道灌注预防TUVP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体积分数为0.05%稀碘伏术中尿道灌注预防前列腺气化电切(TUVP)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00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才交流中心A组)在手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碘伏50ml,对照组(B组)灌注生理盐水5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行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A组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A组5例,B组14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UVP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稀碘伏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尿路感染.

    作者:李玫;王艳丽;晋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肠系膜内自体脾片移植8例

    1994年1月~2000年6月,我院应用自体脾片行小肠系膜内移植法治疗严重外伤性脾破裂8例,术后随访6月至30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红才;张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病因误诊分析

    我院自1985年~2000年收治的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肠梗阻病例中,经保守治疗无效,按粘连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238例,术中发现由其它合并性疾病引起的肠梗阻42例,病因误诊率为18.4%.本文对42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田新民;白治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T引导肾囊性病变穿刺硬化方法改进的评价

    肾囊性病变是先天性遗传性获得性肾皮质或髓质囊性疾病的总称,其中以单纯肾囊肿为常见[1].近年,肾囊性病变的穿刺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但还有许多不足.1991-1999年间,结合B超及CT诊断技术,采用新型穿刺器械,改革穿刺方法,增加硬化剂用量,对79例病人,共139个肾囊性病变进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苗书全;张淑平;李仲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期下腰痛218例临床分析

    下腰痛指腰2-骶、双侧骶骼关节及其邻近组织的疼痛,症状除见于腰部外,尚涉及臀部和下肢[1].妊娠期间的下腰痛是孕妇常见的症状,我们在1997年8月-2000年8月对在本院住院的560名孕妇产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任春青;张红霞;郑召民;刘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低位前切除并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低位前切除(LAR)并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1992年9月-2000年12月,156例直肠癌病人行低位前切除(LAR)并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肿瘤距肛缘3~12 cm.临床资料实施前瞻性方法研究,分析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3.6 cm(1~5 cm).吻合口瘘率10.3%.女性(p=0.01)、近段肠造口(p=0.01)与吻合口瘘率显著低有关.而未行近段肠造口在男性病人与显著增加的吻合口瘘有关,女性则否.结论低位前切除并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为预防低位吻合口瘘在男性病人应常规行近段肠造口,而女性造口多不需要,只有在吻合技术不理想时可选择造口术.

    作者:王立义;张少羽;李青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症颅脑损伤的呼吸道管理

    我科1995~1999年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84例,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宋连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开胸手术的麻醉探讨

    高危老年病人由于在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心肺及血管调节功能和机体应激能力均明显下降,对药物代谢功能也减退[1].尤其开胸后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扰乱,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我院自1996年6月起,对65岁以上老年开胸病人采用浅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厂;刘曙光;孔祥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

    外固定支架是一种独特的固定系统,是通过经皮穿入骨内的钢针和骨连接,构成一个新的空间稳定体系,并借助外固定支架的机械作用行骨断端的加压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1993年起我院骨科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30例下肢骨折病人,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王玉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创伤性肝破裂1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1991~1999年收治手术的17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级肝损伤共56例,死亡1例,余痊愈出院.Ⅲ、Ⅳ、Ⅴ级(严重肝损伤)共117例,发生并发症29例,死亡16例,余痊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伴发伤、正确选择手术方式、迅速纠正休克,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志永;李俊峰;郑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头皮撕脱伤的治疗体会

    我科于1998年至2000年间共收治全头皮撕脱伤病人7例,采用网状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登峰;牛光明;薛德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膜瘤切除术的观察

    控制性降压在颅脑手术中应用较广.我院对脑膜瘤切除手术,应用硝普钠一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艾艳秋;牛春生;张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支气管肺炎的防治措施

    肺部并发症是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5%,其中90%以上是支气管肺炎和肺不张[1,2].死亡率为27.9~46%[2,3],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为23%[4].我院自1975年12月~1999年12月底施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7549例.术后发生支气管肺炎61例,发生率为0.8%,死亡4例,死亡率为6.6%.现将其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平;智玲玲;苏文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护理

    腹部损伤是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近年来随着工矿和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如能早期明确诊断,做到正确及时的处理和护理,致残率和死亡率可明显降低.本文收集本院3年来腹部损伤80例分析如下.

    作者:芦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腮腺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腮腺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由于面神经从腮腺内穿过,手术分离时极易损伤面神经或因肿瘤侵及面神经而必须切除,术后均导致面肌瘫痪,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并影响美观.部分晚期病人手术切除肿瘤及面神经,同时还须切除受侵皮肤,而采用肌皮瓣修复缺损.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极为重要.我科从1996年~2000年共收治58例腮腺肿瘤病人,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范爱莲;郭凤云;郭瑞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强烈的紧张刺激,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感到恐惧和紧张,对于文化背景、年龄差异的不同,分别实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具体论述如下.

    作者:张桂菊;郑磊;侯慧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用有远近端瞄准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

    我院自1998年2月-1999年6月使用有远端瞄准器的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20例股骨干骨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云飞;吴广良;曹鹏克;候秀伟;牛腾峰;王亮;张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与皮瓣存活及其应用方法

    前列腺素E1(PGE1)是前列腺素12(PGI2)的稳定降解产物之一,其分子式是C20H34O5.自60年代末期被发现以来,逐渐地被人们广泛深入地认识.近十余年人们根据PGE1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而应用于皮瓣存活的研究,并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在这些研究中,PGE1被制成各种剂型,以不同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皮瓣,结果都显示了PGE1增加皮瓣存活面积的效果.但在临床上有不同的意义,本文就此试作初步总结.

    作者:牛东星;路卿;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部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我院自1957~2000年因肺部各种病变,行不同类型肺部切除手术350例,术后近期并发症35例,并发率为10%(35/350),无手术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向东;李秋野;寿化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60例剖宫产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临床观察,旨在观察腰麻麻醉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做一初步评价.

    作者:张云龙;孙黎;孙燕;晏达;闫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