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云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伤情表现突发严重,生理紊乱比较重,处理困难,死亡率高.我院1999年至2000年共收治140例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患者,现仅就临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靖卫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报告44例胸腰段骨折合并截瘫的侧前方减压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T113例,T1213例,L1 24例,L24例,完全性瘫痪15例,不完全性瘫痪29例.随访38例,随访时间8~36月,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5例全瘫及1例不全瘫无恢复,余32例均有1~3级的恢复.就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内固定器械的选用、术中预防出血及避免负损伤进行讨论.
作者:张宝岑;时俊业;王林;刘伟;王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从1998年4月至2001年4月采用麦氏点2.0~3.0cm微创口阑尾切除200例,效果满意.现就手术切口、手术方法、适应证作一探讨.
作者:杨新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对1985~2000年之间我们收治的36例多原发恶性肿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多原发性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的全部恶性肿瘤的0.42%.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8~66岁,平均47岁.10例为同时发生,26例为异时发生.肺、大肠、乳腺、食管是多原发恶性肿瘤较产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治疗原则与普通原发癌一样.但必须提高对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认识,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并采取适当,积极的治疗.
作者:丁凯;潘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1995~1999年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84例,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宋连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老年急性阑尾炎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进展快、合并内科病多是其特点,常导致诊治的延误.我院自1995年7月~2000年7月共收治老年人急性阑尾炎8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拥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创伤,由于病人年龄大,保守治疗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卧床时间长又容易发生一些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如:褥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在治疗上,优先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此项手术的对象为高龄人,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冀保风;潘峥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报告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治疗经验.方法1984~1998年,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胸内食管胃手工吻合术1065例,发生吻合口瘘28例,发生率2.6%,3例放弃治疗.主动脉弓上吻合19例,弓下吻合6例.前期17例采用保守治疗,后期8例再次开胸手术.结果前期17例采用保守治疗,死亡12例,死亡率70.6%;后期8例采用再次开胸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降为12.5%.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差别显著.结论胸部X线检查,口服美兰,食管造影是早期诊断吻合口瘘的主要手段,只要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允许,再次开胸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福刚;王改非;李鹏飞;刘玉钦;陈志行;母国欣;王沂娟;邵焕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腮腺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由于面神经从腮腺内穿过,手术分离时极易损伤面神经或因肿瘤侵及面神经而必须切除,术后均导致面肌瘫痪,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并影响美观.部分晚期病人手术切除肿瘤及面神经,同时还须切除受侵皮肤,而采用肌皮瓣修复缺损.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极为重要.我科从1996年~2000年共收治58例腮腺肿瘤病人,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范爱莲;郭凤云;郭瑞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16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在人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胃癌转移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原发性胃癌及69枚转移淋巴结中p16和nm23-H1蛋白表达.结果p16和nm23-H1蛋白在受检原发性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8/46/)和28.3%(13/46),在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5.9%(11/69)和14.5%(10/69).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p16的阳性表达率(6.9%)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35.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表达率(10.3%)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58.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nm23-H1在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p16和nm23-H1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Bormann分型、年龄及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p16和nm23-H1在原发性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16和nm23-H1基因蛋白对胃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检测胃癌p16和nm23-H1基因蛋白对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广斌;武步强;李永国;杨竹林;肖鹏;白骏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分析21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狭窄的多种原因,通过术后2周内作食管钡餐造影,术后4周行纤维胃镜检查方法,诊断吻合口狭窄的程度及性质.着重叙述和总结使用以纤维胃镜扩张术为主治疗吻合口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无1例并发症.由此得出了纤维胃镜扩张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病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少等优点,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周康;罗芸葆;丁嘉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5年8月至2000年8月在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小儿手术412例,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艳梅;阎友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0年以来,用KDE-Ⅱ型碎石机,为20例开放性取石术后遗留肾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ESWL),碎石、排石效果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友志;王梅;崔建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道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自1993年10月~1999年10月间共施行各类胆道道手术670例,其中再次手术者30例,结合各手术时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0例中,25例治愈,3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胆管损伤和T管处理不当是近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病变情况,严格手术适应证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作者:李俊峰;董文忠;张志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从1992年5月至2001年5月,应用胆囊管部引流术治疗复杂胆囊疾患(良性)25例,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作者:陆武京;张振立;史建安;魏建军;张斌;李巧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腰腿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组症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众多.我们以带刃针为主综合治疗腰腿痛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3月~2000年12月施行4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应用情况.结果本组手术切口长约3~6 cm,手术时间38~155 min,平均48 min,16例因胆囊炎症严重,胆囊床渗血较多而放置腹腔引流管.本组全部46例手术无胆道损伤、大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切口均7 d拆线,一期愈合.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高勇;李治国;陈小莉;李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6例,男48例,女8例,年龄16~72岁.致伤原因:车祸42例,坠落伤14例.受伤后入院时间0.5~48 h.
作者:李文仲;丁春华;秦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危老年病人由于在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心肺及血管调节功能和机体应激能力均明显下降,对药物代谢功能也减退[1].尤其开胸后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扰乱,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我院自1996年6月起,对65岁以上老年开胸病人采用浅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厂;刘曙光;孔祥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85年~2000年收治的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肠梗阻病例中,经保守治疗无效,按粘连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238例,术中发现由其它合并性疾病引起的肠梗阻42例,病因误诊率为18.4%.本文对42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田新民;白治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