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任素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精心护理, 急性大出血, 危及生命, 十二指肠, 及时诊断, 急腹症, 方法及, 病死率, 治疗, 食管, 韧带, 临床, 病人, 病变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以降低病死率.现就护理来谈谈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276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是采取肾脏活组织作病理检查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成功穿刺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庄玉君;吴培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氨苄青霉素致血栓性静脉炎1例报告

    氨苄青霉素为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以往报道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和消化不良反应,但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很少见.我院曾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瑞芹;谢文菊;张学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转流及相关技术处理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心肺转流的技术处理.方法:采用胶体为主的预充液,浅低温,中流量心肺转流.结果:心脏移植后,复跳顺利,循环稳定.结论:心脏移植手术,采用胶体预充液,浅低温,中流量心肺转流,注重供心保护,有利于心脏移植后循环的稳定.

    作者:刘静;吕凯荣;张新花;丁伟;颜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增高,临床上对仍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如何选择佳治疗方案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院对6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2种治疗方法,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红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龄合并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39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糖尿病的腹部手术病人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治疗的39例高龄合并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中,择期手术24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0~10.0mmol/L;急诊手术15例,术前、术中空腹血糖控制在8.3~13.9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死亡1例.结论:对高龄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腹部手术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张士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施行的手术,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因良性病变切除子宫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越来越多.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之目的,又能兼有一些次全子宫切除之优点,我院自2001年1月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病30例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可见于小儿时期任何年龄,新生儿时期亦可发病,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病率高,以学龄前儿童多见.

    作者:牟桂芬;褚艳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溶液吸入给药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哮喘儿童58例,随机分成两组,吸入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溶液吸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静脉滴注激素及其他平喘治疗.结果:吸入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溶液雾化吸入可以作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急救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毛丽芬;朱炜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ZT胶在颅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8年4月~2004年1月,采用国产医用ZT胶(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 )粘合整复颅骨骨折碎片I 期颅骨成形76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福源;王金杰;丁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如何尽快提高实习生妇产科临床综合技能

    实习期是本科生医学教育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进入医学职业生涯的开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提高实习生妇产科临床综合技能是妇产科临床教学的重要课题.通过参与对实习生妇产科的临床带教,提出应坚持基本要求,强调综合性和实用性,采取多种方式教学和辅导,达到提高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作者:周德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晕厥(Suncope)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继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s,否则有抽搐发作可能.部分晕厥发作之前表现有头晕、眩晕,面色有时短暂变红转为苍白,周身出汗,恶心,呕吐.

    作者:李夫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用药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病人围手术期的用药护理特点.方法:对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护理进行回顾总结与归纳.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多,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雾化吸入并不是此类病人的护理常规.结论:一定要准时足量的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只有采取细致周到的用药护理,才能保证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

    作者:房金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儿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末梢氧监测的护理干预

    应用呼吸机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呼吸机能否发挥其抢救治疗作用,使用过程的监测尤为重要,笔者对35例患儿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对末梢氧的全程监测,成功救治危重患儿,现总结如下.

    作者:单延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苯妥英钠治愈不宁腿综合征1例

    1972年Hogg报道苯妥英钠成功地治疗7例不宁腿综合征,但至今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文献报道罕见.现将笔者遇到1例应用苯妥英钠治愈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梁可花;于吉红;姜浩;仲海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早期宫颈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24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与5910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2243例中,巴氏Ⅲ、Ⅳ、Ⅴ级62例,经阴道镜下定点活检42例,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18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24例,阳性率57%.阴道镜检查5910例,发现异常图象499例,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352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147例,阳性率29%.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行之有效的检查筛选方法.

    作者:毕苏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哮喘患者血清TNF-а和G-CSF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合并肺炎组高;治疗后血清TNF-α和G-CSF明显下降(P<0.01);血清TNF-α与G-CSF 呈正相关(r=0.842,P<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升高,二者参与哮喘病理炎症发展;检测TNF-α和G-CSF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邓正华;邓剑;向成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球形肺炎的CT表现

    目的:分析球形肺炎的CT表现特点,以便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8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病人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1)病灶多发生于下部背侧肺野,靠近胸膜.(2)病灶呈类圆形、楔形、方形.(3)边缘较模糊且不规则.(4)邻近胸膜广泛均匀增厚.结论:CT检查对球形肺炎的诊断很有价值.

    作者:李占吉;韩石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病人由于经口、鼻插管或气管切开,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症状、想法和需求,由此导致的沟通障碍,通常使病人感到非常痛苦.病人在病情危重时情感交流需要增强,而处于机械通气时的病人不能和医务人员及至亲好友进行沟通交流,会影响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合作.

    作者:陈志萍;戴晴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简称COPD,常并发II型呼吸衰竭,严重危害生命健康.近几年来,无创呼吸机以其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避免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并发症少、痛苦小、易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003年5月~2004年6月,我院呼吸科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珠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手术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手术,占据基层医院妇科手术的绝大部分,一直以来的术式是经腹进行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是市级以上医院掌握的技术,因其手术视野小,操作困难,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而未能在基层医院开展.我院自1999年学习并掌握这一技术后,率先引进并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结果表明,阴式子宫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轻、恢复较快等优点,迅速为广大医患人员所接受,并收集资料显示,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张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