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苏宁
氨苄青霉素为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以往报道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和消化不良反应,但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很少见.我院曾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瑞芹;谢文菊;张学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巧克力囊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且费用高.笔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及硬化治疗巧克力囊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瑞宁;李春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启东市1972~2000年脑及中枢神经肿瘤发病状况及趋势.方法:计算发病率、标化率、截缩率、累积率.结果:脑肿瘤发病率为2.70/10万,中调率为2.23/10万,世调率为2.78/10万,0~14岁截缩率为7.82/10万,35~64岁截缩率为111.61/10万,0~74岁累积率为293.24%,男女性比为1.37:1;1972年来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结论:脑肿瘤对启东市儿童危害较严重,对居民危害有增大趋势.
作者:姚红玉;陈建国;朱健;张永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自1998年4月~2004年1月,采用国产医用ZT胶(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 )粘合整复颅骨骨折碎片I 期颅骨成形76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福源;王金杰;丁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24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与5910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2243例中,巴氏Ⅲ、Ⅳ、Ⅴ级62例,经阴道镜下定点活检42例,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18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24例,阳性率57%.阴道镜检查5910例,发现异常图象499例,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352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147例,阳性率29%.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行之有效的检查筛选方法.
作者:毕苏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3年6月1日~2004年6月1日在我院足月分娩的产妇中,有38名产妇产时采取了会阴直切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产妇年龄22~25岁21例,均为初产妇;26~30岁12例,其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2例;31岁以上5例,其中初产妇3例,经产妇2例.产妇分娩时妊娠周数:37+周3例,38+周5例,39+周10例,40+周14例,41周以上6例.
作者:李俊岩;卢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以降低病死率.现就护理来谈谈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作者:任素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在急诊手术病人中应用钢丝导引法行动脉穿刺置管,并与传统动脉穿刺置管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外科急诊手术病人55例随即分到常规组(R组)和导引组(P组)中.R组按常规动脉穿刺方法行动脉穿刺置管,P组在动脉穿刺针内插入导引钢丝,穿刺到动脉后在钢丝的导引下置入动脉留置针的套管.结果:R组23例,总穿刺次数33次,穿刺一次即成功15例,2次4例,3次2例,换对侧桡动脉2例;P组32例,总穿刺数34次,穿刺一次即成功30例,2次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动脉穿刺置管方法比较,钢丝导引动脉置管法能提高急诊手术病人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贾梦醒;张腾云;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心静脉置管,既可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我院年初引进的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活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锁骨下静脉穿刺系我科常规穿刺技术,要求技术熟练,定位准确,穿刺操作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需要局麻及缝针.我科从2004年1~4月,分别选取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使用的阻塞率、导管滑脱率,以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方法置管提供依据.
作者:朱守林;张永萍;刘学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硬膜外麻醉不能完全阻滞内脏神经,剖宫产手术病人术中常有牵拉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力月西辅助硬膜外麻醉,减轻术中牵拉反应与不适,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刘国锋;杨国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转移瘤是脊柱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肺,肝居第3位.常因椎体和附件的广泛破坏导致脊柱不稳,引起临床上难以处理的疼痛;若侵犯椎管压迫脊髓,将严重损害患者神经功能,患者只能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议.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观念和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以成为脊柱转移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笔者自1996年6月~2002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12例.
作者:李春田;董玉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经临床观察发现,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较其他季节更易出现高热,高热作为阿托品中毒的观察指标之一,对指导阿托品的正确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高热的护理对抢救能否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旭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垂体-甲状腺功能及其与疾病预后关系.方法:检测31例危重症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18例健康儿童做对照观察.结果:危重症患儿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T4(甲状腺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以低T3者发生率高,6例出现低T3伴低T4者中有5例死亡.结论:检测危重症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对正确判断甲状腺的功能及估计疾病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祝晓倩;张鸿昌;王朝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0年6月~2003年10月我院共收治腹茧症2例,其中1例予小肠部分切除、置管排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7岁,5d前自觉脐周隐痛,呈持续性隐痛,1d前自觉腹痛加重,为钝痛,伴腹胀、恶心,未吐,未排大便,小便正常,无畏寒发热.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晕厥(Suncope)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继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s,否则有抽搐发作可能.部分晕厥发作之前表现有头晕、眩晕,面色有时短暂变红转为苍白,周身出汗,恶心,呕吐.
作者:李夫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病人围手术期的用药护理特点.方法:对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护理进行回顾总结与归纳.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多,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雾化吸入并不是此类病人的护理常规.结论:一定要准时足量的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只有采取细致周到的用药护理,才能保证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
作者:房金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动脉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瘤,造成血液成分改变,粘稠度增加,或者流速减慢,均可引起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6h即可有组织细胞坏死,12h便会有不同程度坏疽.我科收治了1例左下肢大部分动脉闭塞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溶栓、抗凝祛聚、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1周后,避免截肢,痊愈出院.
作者:伍宏燕;袁力蓉;王爱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氟罗沙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抗感染药,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急慢性细菌感染.速尿(呋塞米)是一高效利尿药,主要用于治疗水肿、高血压等.笔者在为1名肺部感染合并心源性水肿抢救过程中发现:静滴氟罗沙星过程中静推速尿时管内即刻出现白色浑浊及絮状物,即停止推注,拔出针头,换另一副输液器重新穿刺,说明静滴氟罗沙星注射液过程中静推速尿是完全禁止的.
作者:于慧玲;王凌娟;刘晓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分支,它是在影像学设备指导下,通过穿刺方法将器械引入体内进行检查诊断,并同时进行治疗的一门新学科.肝动脉造影是其中之一.我科与本院放射科合作,于2004年1~6月做肝动脉造影16例,由于临床工作密切配合,均未出现并发症.
作者:何桂凤;陈丽娟;潘兴南;李奕鑫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机体对某些致病源的免疫与感染反应,病理改变系肾小球炎症性损害,多见于中医的水肿、虚劳、腰痛等病.西医以激素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长期应用出现诸多副作用,为此笔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义先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