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苄青霉素致血栓性静脉炎1例报告

蒋瑞芹;谢文菊;张学娟

关键词:氨苄青霉素, 血栓性静脉炎, 常见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 抗生素, 临床, 接诊, 过敏
摘要:氨苄青霉素为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以往报道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和消化不良反应,但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很少见.我院曾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慎用与禁用的抗感染药物

    妊娠期用药有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如果必须使用抗感染药物,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掌握用药时期、剂量及给药途径.孕妇用药不当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和发生畸形,特别是妊娠头3个月孕妇用以下药品会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姜晓燕;宋丽娟;宓丽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可行性探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和企业管理中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的概念,大胆尝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cical nursing pathway)服务计划,将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医院的急救护理、手术护理,其结果发现这种方式既可以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护理费用,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罗薇;冯玲;王毅;刘小军;李丽霞;王伶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切口巧摘面部较大皮脂腺囊肿1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李×,男性,20岁,右面颊部肿物1年余.诊断:右面颊部皮脂腺囊肿.查体:右面颊部皮肤隆起,可触及皮下包块,大小约5cm×5.5cm×4cm ,无压痛,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1.2 手术方法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消毒洞巾.局麻后在肿物表面沿皮肤皱折作直切口长约1.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夹住肿物表面,轻轻提起,沿肿块囊壁进行剥离,剥离出局部囊壁后,用血管钳钳夹囊壁两侧并在中央切开囊壁,用挤压及刮匙搔刮的方法清除净肿块内容物.

    作者:侯隽;梁奕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理论性强,其中许多知识具有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普遍认为生理学知识庞杂,难于理解和记忆.事实上生理学从研究方法和知识获得的角度来说,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也就是说,生理学的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1],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训练学生的科学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然而,以往的生理学实验教学通常安排在理论课授课之后进行,表现为印证已学有余而探索未知不足,使得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授课质量,笔者对生理学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

    作者:姚丹丹;李伟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米氮平治疗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的对照研究,治疗8周.疗效及安全性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结果:80例完成观察.有效率米氮平组92.5%,阿米替林组为8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3.81,P<0.05).治疗第2周时,在对抑郁的疗效上,米氮平组显著较高,第8周时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在对焦虑的疗效上,米氮平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有效率皆比阿米替林组为高,且起效快.米氮平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见效快,抗焦虑起效快且持续存在,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抑郁症尤其是伴焦虑症状的患者治疗.

    作者:卞正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成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8~58岁;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5例;横形、斜形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14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10例,其中进行2次手术者有2例.

    作者:李小娥;黄翠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速尿存在配伍禁忌

    氟罗沙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抗感染药,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急慢性细菌感染.速尿(呋塞米)是一高效利尿药,主要用于治疗水肿、高血压等.笔者在为1名肺部感染合并心源性水肿抢救过程中发现:静滴氟罗沙星过程中静推速尿时管内即刻出现白色浑浊及絮状物,即停止推注,拔出针头,换另一副输液器重新穿刺,说明静滴氟罗沙星注射液过程中静推速尿是完全禁止的.

    作者:于慧玲;王凌娟;刘晓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病30例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可见于小儿时期任何年龄,新生儿时期亦可发病,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病率高,以学龄前儿童多见.

    作者:牟桂芬;褚艳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ZT胶在颅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8年4月~2004年1月,采用国产医用ZT胶(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 )粘合整复颅骨骨折碎片I 期颅骨成形76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福源;王金杰;丁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氯胺酮与力月西辅助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不能完全阻滞内脏神经,剖宫产手术病人术中常有牵拉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力月西辅助硬膜外麻醉,减轻术中牵拉反应与不适,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刘国锋;杨国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高热的护理体会

    经临床观察发现,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较其他季节更易出现高热,高热作为阿托品中毒的观察指标之一,对指导阿托品的正确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高热的护理对抢救能否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旭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迎接新世纪挑战,探索培养创新医学人才途径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医学与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医学的社会作用日益显著,医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也使得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培养具有适应科技和社会飞速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已成为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在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唐路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86例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分析

    本文对86例硬肿症病因作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以感染、早产、难产、窒息、低温为主要病因.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改善微循环,同时予以支持治疗,硬肿消退较快,平均为10.5d.但本病死亡率较高.本文伤亡9例均为重度硬肿症.较早预防及时治疗可减低死亡率.现我科1998~2002年收治86例新生儿硬肿症总结如下.

    作者:沈世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且费用高.笔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及硬化治疗巧克力囊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瑞宁;李春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医院常见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临床上护理人员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病人的诊治措施及生活料理绝大多数由护理人员提供.由于护理人员具有专科知识,护理技术规范、合理,使护理人员实质性地区别于普通的病人陪护或具有简单护理技术的护工,而病人住院,除了因疾病带给的不适和痛苦外,还有因环境陌生、担心疾病的演变、住院费用负担、希望有技术娴熟,态度热情的医务人员为之服务等因素引起的焦虑,病人因此常常对身边的人和事过度敏感,易猜疑,易怒,极易引发纠纷.

    作者:孟凡龙;余丽川;余建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早期宫颈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24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与5910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2243例中,巴氏Ⅲ、Ⅳ、Ⅴ级62例,经阴道镜下定点活检42例,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18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24例,阳性率57%.阴道镜检查5910例,发现异常图象499例,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352例,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147例,阳性率29%.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行之有效的检查筛选方法.

    作者:毕苏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右心房巨大粘液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胸闷、气憋1年,加重半日入院.查体:血压120/75mmHg,心率116次/min,律齐,右胸骨旁线第3~4肋间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经心脏彩超检查,右心增大,右房内可见一大小为86.6mm×72.2mm大小的回声团块,呈椭圆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缘较规整,无蒂,基底部较宽,附着于房间隔,瘤体在三尖瓣口来回活动,当心脏舒张时突入右室一部分,三尖瓣口舒张期红色血流频谱返流于右房.

    作者:姚英;黄朝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少数民族易发结石症的成因探究及健康指导

    我县位于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居民占人口比例90%以上,维吾尔族人的饮食以肉、茶为主.笔者通过对2001~2002年252例胆结石病人分析发现,其中维族195例、汉族57例,维族占77.4%,胆结石(胆囊炎)成为该县消化道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维吾尔居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余丽川;周淑芳;余建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施行的手术,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因良性病变切除子宫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越来越多.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之目的,又能兼有一些次全子宫切除之优点,我院自2001年1月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共同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加强对我院药品的监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省、市、县药监、卫生主管部门的实施意见,我院迅速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报告,制度和ADR监测网络,在ADR监测中,我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些适合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成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