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李成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监测网络, 患者, 用药安全有效, 食品药品监督, 药品管理法, 人民共和国, 主管部门, 卫生部, 实施意见, 监测工作, 管理办法, 管理局, 制度, 医院, 监管, 国家, 方法, 报告, 颁布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共同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加强对我院药品的监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省、市、县药监、卫生主管部门的实施意见,我院迅速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报告,制度和ADR监测网络,在ADR监测中,我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些适合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静点式腹腔灌洗的护理

    我科采用静点式腹腔灌洗取代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腹水,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01年3月~2001年8月收治的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腹水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5~62岁,平均年龄50岁.治疗前病人均有上腹部持续剧烈疼痛,伴有腹胀.B超均胰腺周围形态模糊,内部回声欠均匀.其中探及腹腔少量积液3例中等量积液者3例.

    作者:毛彩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手术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手术,占据基层医院妇科手术的绝大部分,一直以来的术式是经腹进行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是市级以上医院掌握的技术,因其手术视野小,操作困难,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而未能在基层医院开展.我院自1999年学习并掌握这一技术后,率先引进并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结果表明,阴式子宫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轻、恢复较快等优点,迅速为广大医患人员所接受,并收集资料显示,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张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多种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在<药理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总结法、社会实践法、案例法以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增强了学生对<药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孙波;余秀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氯胺酮与力月西辅助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不能完全阻滞内脏神经,剖宫产手术病人术中常有牵拉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力月西辅助硬膜外麻醉,减轻术中牵拉反应与不适,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刘国锋;杨国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以咪唑安定作为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愿选择,I组(观察组,50例,静脉注射咪唑安定),II组(5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的镇静程度、遗忘程度、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能产生较满意的清醒镇静效果.I组病人32%有恶心、呕吐或紧张、惊恐,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无明显改变,而血氧饱和度则有一过性改变;对照组病人9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血压、呼吸轻度改变,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安全、副作用小、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作者:邝慕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晕厥(Suncope)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继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s,否则有抽搐发作可能.部分晕厥发作之前表现有头晕、眩晕,面色有时短暂变红转为苍白,周身出汗,恶心,呕吐.

    作者:李夫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肿瘤病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CVC比较

    中心静脉置管,既可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我院年初引进的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活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锁骨下静脉穿刺系我科常规穿刺技术,要求技术熟练,定位准确,穿刺操作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需要局麻及缝针.我科从2004年1~4月,分别选取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使用的阻塞率、导管滑脱率,以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方法置管提供依据.

    作者:朱守林;张永萍;刘学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理论性强,其中许多知识具有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普遍认为生理学知识庞杂,难于理解和记忆.事实上生理学从研究方法和知识获得的角度来说,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也就是说,生理学的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1],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训练学生的科学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然而,以往的生理学实验教学通常安排在理论课授课之后进行,表现为印证已学有余而探索未知不足,使得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授课质量,笔者对生理学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

    作者:姚丹丹;李伟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2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完成手术42例,手术时间20~120min,术后平均3.8d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是治疗阑尾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史京萍;吴文溪;王建华;华一兵;沈历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微创技术在胆源性胰腺炎中胆道病变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GP)中胆道病变微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3年6月期间52例GP病人胆道病变的微创手术时间和处理方式.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27例,ERCP检查并行EST联合LC治疗12例,EST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4例,直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9例.结论:GP病人在胆道和胰腺的炎症得到控制后(约1~3周),尽早采用微创技术处理胆道病变,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费用,防止GP复发.

    作者:杨鹏平;李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84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84例肝外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4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中合并伤占32例(38.1%).3处以上损伤11例,5处以上损伤3例.70例作腹穿有45例抽出不凝血(64.3%).非手术治疗33例,手术治疗51例.肝外伤的分级(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类).非手术组:Ⅰ级10例,Ⅱ级20例,Ⅲ级3例;手术组: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21例,Ⅴ级3例.手术组中单纯缝合16例,单纯缝合+ZT胶+明胶海绵填塞17例,单纯缝合+肝动脉结扎8例,清创缝合+大网膜填塞3例,清创缝合+肝动脉结扎6例,清创缝合+大网膜填塞+肝动脉结扎1例.33例非手术病人治愈30例,死亡3例,51例手术病人治愈45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非手术组3例均因脑外伤致死,手术组中4例术中死于大出血,2例术后死于MOF.结论:注重询问外伤史及体格检查,常规应用腹腔穿刺及B超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缩短手术前时间,手术方法依据伤情而定,合理应用单纯缝合术、清创缝合术、ZT胶+明胶海绵或大网膜填塞术、肝动脉结扎术,可提高止血效果,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肝外伤的死亡率与合并伤有明显关系.

    作者:孙仁海;章应峰;王茂松;姚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且费用高.笔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及硬化治疗巧克力囊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瑞宁;李春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加强ICU组织管理,提高整体监护水平

    ICU作为医院的主要医疗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近年来,我院综合ICU规模不断扩大,拥有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现年收治病人1000余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70.6%,作为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ICU日益发挥其重要的救治作用,为保证护理质量,笔者注重加强ICU组织管理,强化质量控制,使整体监护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于鲁欣;朱永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致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本文回顾2例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及早发现病情,抢救有统一指挥,医护密切配合,采取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及给予细致而周到的护理.结论:抓住时机采取及时得当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淑贤;曹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病人由于经口、鼻插管或气管切开,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症状、想法和需求,由此导致的沟通障碍,通常使病人感到非常痛苦.病人在病情危重时情感交流需要增强,而处于机械通气时的病人不能和医务人员及至亲好友进行沟通交流,会影响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合作.

    作者:陈志萍;戴晴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溶液吸入给药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哮喘儿童58例,随机分成两组,吸入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溶液吸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静脉滴注激素及其他平喘治疗.结果:吸入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溶液雾化吸入可以作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急救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毛丽芬;朱炜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高热的护理体会

    经临床观察发现,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较其他季节更易出现高热,高热作为阿托品中毒的观察指标之一,对指导阿托品的正确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高热的护理对抢救能否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旭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静脉推注安乃近、林可霉素注射液致死亡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66kg.既往体健.患者因感冒发热、畏寒4h(下午3:30)前在本村卫生所就诊,给予25%葡萄糖注射液5mL×5支,维生素C注射液0.5g×6支,地塞米松注射液2mg×2支,安乃近注射液0.25g,林可霉素注射液0.6g×2支(以上药品批号、产地不详),混合后静脉推注.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转流及相关技术处理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心肺转流的技术处理.方法:采用胶体为主的预充液,浅低温,中流量心肺转流.结果:心脏移植后,复跳顺利,循环稳定.结论:心脏移植手术,采用胶体预充液,浅低温,中流量心肺转流,注重供心保护,有利于心脏移植后循环的稳定.

    作者:刘静;吕凯荣;张新花;丁伟;颜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以降低病死率.现就护理来谈谈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作者:任素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