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彩红
目的:总结84例肝外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4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中合并伤占32例(38.1%).3处以上损伤11例,5处以上损伤3例.70例作腹穿有45例抽出不凝血(64.3%).非手术治疗33例,手术治疗51例.肝外伤的分级(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类).非手术组:Ⅰ级10例,Ⅱ级20例,Ⅲ级3例;手术组: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21例,Ⅴ级3例.手术组中单纯缝合16例,单纯缝合+ZT胶+明胶海绵填塞17例,单纯缝合+肝动脉结扎8例,清创缝合+大网膜填塞3例,清创缝合+肝动脉结扎6例,清创缝合+大网膜填塞+肝动脉结扎1例.33例非手术病人治愈30例,死亡3例,51例手术病人治愈45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非手术组3例均因脑外伤致死,手术组中4例术中死于大出血,2例术后死于MOF.结论:注重询问外伤史及体格检查,常规应用腹腔穿刺及B超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缩短手术前时间,手术方法依据伤情而定,合理应用单纯缝合术、清创缝合术、ZT胶+明胶海绵或大网膜填塞术、肝动脉结扎术,可提高止血效果,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肝外伤的死亡率与合并伤有明显关系.
作者:孙仁海;章应峰;王茂松;姚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硬膜外麻醉不能完全阻滞内脏神经,剖宫产手术病人术中常有牵拉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力月西辅助硬膜外麻醉,减轻术中牵拉反应与不适,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刘国锋;杨国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卡托普利是合成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力衰竭,我院1例门诊患者在应用卡托普利片时导致支气管哮喘,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眩晕,头疼,失眠来我院就诊.体检:T 37℃,P 81次/min BP 28.7/19.2kPa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肝脾正常,血液化验无异常.
作者:薄晓晓;杨伟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3年4月21日我科收治2名发热的肺炎患者,2d后确诊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转至定点医院救治(患者为母子,其母于转院后次日死亡),所接触人群就地隔离,同一环境下,在采取相应通风、消毒等措施下,将人群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抗病毒、免疫调节预防治疗,另一组观察对照,结果观察组临床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5例,发病率22.7%,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刚;王春霞;李风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妊娠期用药有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如果必须使用抗感染药物,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掌握用药时期、剂量及给药途径.孕妇用药不当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和发生畸形,特别是妊娠头3个月孕妇用以下药品会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姜晓燕;宋丽娟;宓丽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低场强磁共振机上提高MRCP图像质量和胰胆管梗阻性疾患定性诊断能力的方法.方法: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非屏气扫描技术及三维图像后处理,做MRCP检查共35例.正常组8例,病变组27例.结果:梗阻性黄疸病人均能显示胆管阻塞部位和不同程度扩张的胆管.非梗阻性黄疸病人能显示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起始部及胆囊的形态.MRCP综合诊断恶性胆道梗阻、胆石症和其他良性胰胆管病变的符合率分别为84.6%(11/13)、100%(6/6)、80%(4/5); MRCP对胰胆管病变定位诊断准确性为100%(24/24).结论:良好的胃肠道准备和呼吸伪影抑制,恰当的参数匹配是提高低场强MRCP图像质量的重要方法.MRCP结合MRI断层图像和不同方位的FSE源图像的综合诊断方法对病变的定性诊断能力优于仅用MRCP.
作者:张锦华;皋爱萍;宋玉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临床上护理人员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病人的诊治措施及生活料理绝大多数由护理人员提供.由于护理人员具有专科知识,护理技术规范、合理,使护理人员实质性地区别于普通的病人陪护或具有简单护理技术的护工,而病人住院,除了因疾病带给的不适和痛苦外,还有因环境陌生、担心疾病的演变、住院费用负担、希望有技术娴熟,态度热情的医务人员为之服务等因素引起的焦虑,病人因此常常对身边的人和事过度敏感,易猜疑,易怒,极易引发纠纷.
作者:孟凡龙;余丽川;余建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人工关节置换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关节,以恢复人体关节的正常功能.目前人工关节的研制和应用日趋完善,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就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减少或解除髋关节疼痛、畸形,改善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本院近来成功开展了13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取得满意近期疗效.
作者:江秋生;张国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经临床观察发现,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较其他季节更易出现高热,高热作为阿托品中毒的观察指标之一,对指导阿托品的正确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高热的护理对抢救能否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旭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启东市1972~2000年脑及中枢神经肿瘤发病状况及趋势.方法:计算发病率、标化率、截缩率、累积率.结果:脑肿瘤发病率为2.70/10万,中调率为2.23/10万,世调率为2.78/10万,0~14岁截缩率为7.82/10万,35~64岁截缩率为111.61/10万,0~74岁累积率为293.24%,男女性比为1.37:1;1972年来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结论:脑肿瘤对启东市儿童危害较严重,对居民危害有增大趋势.
作者:姚红玉;陈建国;朱健;张永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晕厥(Suncope)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继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s,否则有抽搐发作可能.部分晕厥发作之前表现有头晕、眩晕,面色有时短暂变红转为苍白,周身出汗,恶心,呕吐.
作者:李夫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氨苄青霉素为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以往报道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和消化不良反应,但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很少见.我院曾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瑞芹;谢文菊;张学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临床上化脓性肺炎并不少见,但常规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效果往往欠佳.笔者运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下称BAL),配合常规抗生素等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于后.
作者:李勇朴;夏维;陶友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转移瘤是脊柱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肺,肝居第3位.常因椎体和附件的广泛破坏导致脊柱不稳,引起临床上难以处理的疼痛;若侵犯椎管压迫脊髓,将严重损害患者神经功能,患者只能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议.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观念和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以成为脊柱转移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笔者自1996年6月~2002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12例.
作者:李春田;董玉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心静脉置管,既可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我院年初引进的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活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锁骨下静脉穿刺系我科常规穿刺技术,要求技术熟练,定位准确,穿刺操作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需要局麻及缝针.我科从2004年1~4月,分别选取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使用的阻塞率、导管滑脱率,以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方法置管提供依据.
作者:朱守林;张永萍;刘学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机械通气病人由于经口、鼻插管或气管切开,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症状、想法和需求,由此导致的沟通障碍,通常使病人感到非常痛苦.病人在病情危重时情感交流需要增强,而处于机械通气时的病人不能和医务人员及至亲好友进行沟通交流,会影响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合作.
作者:陈志萍;戴晴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ICU作为医院的主要医疗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近年来,我院综合ICU规模不断扩大,拥有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现年收治病人1000余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70.6%,作为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ICU日益发挥其重要的救治作用,为保证护理质量,笔者注重加强ICU组织管理,强化质量控制,使整体监护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于鲁欣;朱永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手术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手术,占据基层医院妇科手术的绝大部分,一直以来的术式是经腹进行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是市级以上医院掌握的技术,因其手术视野小,操作困难,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而未能在基层医院开展.我院自1999年学习并掌握这一技术后,率先引进并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结果表明,阴式子宫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轻、恢复较快等优点,迅速为广大医患人员所接受,并收集资料显示,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张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合并肺炎组高;治疗后血清TNF-α和G-CSF明显下降(P<0.01);血清TNF-α与G-CSF 呈正相关(r=0.842,P<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G-CSF升高,二者参与哮喘病理炎症发展;检测TNF-α和G-CSF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邓正华;邓剑;向成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成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8~58岁;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5例;横形、斜形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14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10例,其中进行2次手术者有2例.
作者:李小娥;黄翠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