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教学中临床见习的必要性和方式探讨

李蕙;杨一民

关键词:见习, 中西医结合儿科, 教学
摘要:儿科见习是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桥梁,但目前逐渐被忽视甚至取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讨论见习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可行的方式,以期能使见习课程充分地为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儿科学人才服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实习生综合医院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调查及培养方案探讨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作者: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临床实践指南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临床实践指南的知识的引入。采用合理、恰当的方式,适度和准确地将临床实践指南融会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效果,促进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发扬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点。

    作者:田莎;黄立中;田雪飞;宋炜熙;罗银和;曾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命名拾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诗人们能做出如此动人的中药名诗来,首先得归功于中药的命名者,因为不少中药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风湿免疫病的理法方药探究

    1从营卫角度讨论发病机理人体的阴阳,合而为一,分而为三。从整体状态考察,生理情况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就三部而言,表部由营卫主导,营主营养,以奉生身,卫主防卫,以抗虚邪贼风。里部由水谷津液主导,也就是运化水谷,升清别浊;半表半里由气血主导,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也就是通过气机升降出入,血液的环周不休来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经验总结

    吾师赵振昌教授为吉林省著名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吾师酷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医术,谙熟中医经典,博览古今医籍。从医50余年,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的创始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师承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擅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韩冰;刘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足浴对高血压病非药物因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在不同时间段非药物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为设计更为有效、安全的中药足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心病科60例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给予平肝潜阳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监测开始前、开始后15min、30min、45min、60min的血压和心率数值变化。结果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在足浴后15分钟开始下降,45分钟下降明显,且收缩压(SBP)下降更为显著;心率在30分钟后增快比较明显,但在45分钟呈下降趋势。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安全持续有效,治疗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为宜。

    作者:胡立芹;张春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浅谈疫病文献研究的现状与思路方法

    对丰富的古今疫病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中医防治疫病的规律,对防治现代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概念不清、病因研究弱化、研究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对于疫病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思路和具体方法。

    作者:张萌;张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

    目的:对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P 驥0.05)。结论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刚;谭金龙;余美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慢性乙肝治未病循证医学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CHB)治未病循证医学数据库,用以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该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据库对符合CHB诊治指南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该数据库实现了CHB患者包括体质资料在内的临床病历资料的录入、存储、修改、检索、统计、图形化显示及维护等功能。结论初步建立CHB中医“治未病”循证医学研究数据库,实现了个体资料、临床资料与医学研究数据的信息融合,为开展CHB的中医“治未病”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

    作者:李建宇;杜宁;刘士敬;李丰衣;王云磊;赵敬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隐源性肝病主要原因,导师赵文霞在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辨证分型等多个方面均经验丰富。

    作者:崔健娇;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护理专业药理学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初探

    药理学是医学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的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了Seminar教学法,以期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杜先华;熊天琴;周玖瑶;林宝琴;周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妊娠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妊娠期哮喘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哮喘的寒热之性选方用药,冷哮患者选用《金匮》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减治疗;热哮患者选用越婢加半夏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为56.3%,对照组为35.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驥0.05)。治疗组患者喘息、咳嗽、哮鸣音、胸膈满闷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驥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莫轶晖;陈明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8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有胆囊炎患者40例。这两组患者都进行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如果胆囊炎病情比较严重,那么对他们进行禁食和胃肠的减压,对紊乱的水、电解质进行纠正。观察组采用西药,而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西药结合。在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这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7.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2.5%,P驥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来进行胆囊炎的治疗,可以对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临床的症状进行极大的改善,具有治疗疗程较短,疗效高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胆囊炎的治愈率,大限度地对患者病情的恶化趋势加以预防,治疗效果比较确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进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推拿手法学》中软组织劳损点的教学方法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临床学科,在其教学中要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并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掌握手法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田辉;曹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施行中医护理;对照组30例,予一般常规护理,护理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予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廖笑菊;方平;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胡庆余堂”创业时禀承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药方,精选道地药材,精制丸散膏丹,因药效显著,名震天下,曾被誉为“江南药王”,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如今的“胡庆余堂”仍盛誉不衰,是中国大的制药企业,也是个占地7亩多的古建筑群,座落于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上。河坊街是条仿古街,模仿的就是古老的宋城,因为杭州(古名临安)曾是南宋繁华的都城。只见街上卖茶汤的、卖书画的、卖手工艺品的小店林立,入夜时油灯荧荧,古意盎然,把“胡庆余堂”烘托得有韵味。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推拿按摩为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按摩治疗,两周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驥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温振宇;张军辉;谢华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心电监护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心电监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6%,远高于对照组的68.6%,治疗有效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0,P驥0.05);且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驥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贺晓仔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73例

    目的:探讨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1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手术组各73例,分别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样本的预后效果并开展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中医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4%,手术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式能够提高预后恢复效果,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与手术治疗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熊峻;黄彬;高费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新世纪经方治疗妇产科疾病回顾(四)--月经病

    新世纪以来,经方在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病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疗效,对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2000年至今关于妇科病中月经病方面的经方治疗报道,进行回顾,希望对实际临床中月经病的治疗有所提高,同时对经方的总结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杨建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