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经验总结

韩冰;刘强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赵振昌, 名医经验, 水肿
摘要:吾师赵振昌教授为吉林省著名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吾师酷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医术,谙熟中医经典,博览古今医籍。从医50余年,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的创始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师承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擅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在环境、饮食、心理、呼吸、以及对症处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80例肺炎患儿,78例顺利痊愈,1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并发呼吸衰竭,经过全力抢救及对症处理均得到康复,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加充分的发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负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读书报告会在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式教授,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n-based Learning,PBL)的具体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在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应用读书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新概念、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而且还提高了文献检索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读书报告会对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作者:袁淮涛;黄良文;胡鹏;刘建民;刘建仁;戴先才;陈为;朱文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青年教师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青年教师在该课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医知识学习的热情。

    作者:袁卫玲;孟静岩;张国霞;史丽萍;仲强惟;马佐英;李晓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推拿按摩为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按摩治疗,两周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驥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温振宇;张军辉;谢华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新世纪经方治疗妇产科疾病回顾(四)--月经病

    新世纪以来,经方在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病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疗效,对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2000年至今关于妇科病中月经病方面的经方治疗报道,进行回顾,希望对实际临床中月经病的治疗有所提高,同时对经方的总结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杨建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芪蝼肾炎丸对阿霉素大鼠蛋白尿及肾脏ET-1及TGF-β1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蝼肾炎丸对阿霉素大鼠尿蛋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肾脏组织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制备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生化,肾脏ET-1、 TGF-β1的变化。结果芪蝼肾炎丸可明显降低阿霉素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血浆白蛋白,并使肾组织的ET-1及TGF-β1水平下降。结论芪蝼肾炎丸可降低阿霉素大鼠的血脂和蛋白尿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其机理与下调肾组织ET-1、 TGF-β1的水平有关。

    作者:郑佳新;李莹;张春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新读心解系列《灵枢·本神》之“志”的心理学解读

    “志”出自《灵枢·本神》篇。本篇关于“意志思虑智”的描述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遵《内经》之旨,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去理解原文,手执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与西方心理学,进行对接、对比,以求得更深层的理解和体会。

    作者:赵林灿;赵兴业;刘向阳;郑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腹泻

    糖尿病腹泻是由于内脏植物神经损伤所致,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营养神经、应用止泻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虽然大部分患者病情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相关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常使糖尿病腹泻的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腹泻中医病机特点呈现为脾肾阳虚及阴证,故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的选择可有效治疗本病,而临床实践也印证了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包扬;黄净;何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

    目的:对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P 驥0.05)。结论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刚;谭金龙;余美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马云枝教授运用越鞠丸验案举隅

    越鞠丸为元代医家朱丹溪创立的名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组成,主治气、血、火、痰、湿、食六郁。《丹溪心法·六郁》中谓:“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故拟越鞠丸行气解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诸郁自解。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马云枝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善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因郁而致失眠、头痛、眩晕、梅核气等内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举病案如下。

    作者:李社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加强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护理操作技能

    2011年以来,西医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增加了中医护理内容,《中医护理》成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探讨了中医护理实践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能在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中医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作者:朱文慧;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纯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出院前1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心电监护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心电监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6%,远高于对照组的68.6%,治疗有效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0,P驥0.05);且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驥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贺晓仔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九)--二十八宿释义

    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难点在于九篇大论词义晦涩难懂,概念理解困难,而词义的背后,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天文、时空背景。准确地理解词义,是打开九篇大论之门的钥匙,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实习生综合医院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调查及培养方案探讨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作者: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BL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提高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法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促使学生进行开放式自主学习。结果 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结论 PBL教学法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和实用型药学人才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经硕;陈喜华;徐乃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10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实验组48例(56耳)与对照组50例(52耳),实验组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均给予电针治疗和局部穴位注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联合治疗,2个疗程(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4.64%、94.44%,对照组分别为71.15%、73.08%、65.78%,两组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驥0.05)。结论采取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听力,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军强;厚纪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在校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大案例教学比例、增加统计学软件学等多重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学生熟练、正确运用的目的。

    作者:白娟;朱志军;禄保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与研究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妊娠贫血患者均行“益血生”治疗,30d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若是3个疗程之后无效,则停止服用“益血生”胶囊;对比120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2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经过“益血生”治疗之后,115例妊娠贫血患者面色惨白、嗜睡、乏力、倦怠、头晕等一系列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115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后贫血状况明显优于治疗之前,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后与治疗之前贫血状况无明显变化,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并且在服药的期间没有产生不良的反应,是治疗妊娠贫血的良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俊;谢小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儿科教学中临床见习的必要性和方式探讨

    儿科见习是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桥梁,但目前逐渐被忽视甚至取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讨论见习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可行的方式,以期能使见习课程充分地为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儿科学人才服务。

    作者:李蕙;杨一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