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世纪经方治疗妇产科疾病回顾(四)--月经病

徐昉;康利高阁;杨建宇

关键词:经方, 月经不调, 崩漏, 闭经, 痛经
摘要:新世纪以来,经方在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病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疗效,对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2000年至今关于妇科病中月经病方面的经方治疗报道,进行回顾,希望对实际临床中月经病的治疗有所提高,同时对经方的总结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世纪经方治疗妇产科疾病回顾(四)--月经病

    新世纪以来,经方在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病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疗效,对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2000年至今关于妇科病中月经病方面的经方治疗报道,进行回顾,希望对实际临床中月经病的治疗有所提高,同时对经方的总结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杨建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被贬到偏僻贫困的永州(现在湖南省零陵一带),到任不久,恶劣的生活条件便使柳宗元疾病缠身,尤其是他的双腿变得痿弱无力,走起路来很是艰难。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免费刊发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宣传信息及优惠刊发论文启事

    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负责人:我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服务于中医药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共同联办。本刊以“服务中医药远程教育,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宗旨,全面服务中医药学术进步。为了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及学术活动。本刊决定,免费刊发全国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术活动)的宣传信息,优惠刊发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中晚期胃癌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给予西药进行化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3例,恶化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7例,恶化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驥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岳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实习生综合医院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调查及培养方案探讨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作者: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青年教师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青年教师在该课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医知识学习的热情。

    作者:袁卫玲;孟静岩;张国霞;史丽萍;仲强惟;马佐英;李晓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黄连紫草凝胶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黄连紫草凝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黄连紫草凝胶中的黄连、地黄、当归、紫草、黄柏;采用HPLC对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在7.64~38.2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100.38%, RSD3.79%。结论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黄连紫草凝胶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刘丽花;翟来超;陈天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施行中医护理;对照组30例,予一般常规护理,护理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予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廖笑菊;方平;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腹泻

    糖尿病腹泻是由于内脏植物神经损伤所致,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营养神经、应用止泻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虽然大部分患者病情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相关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常使糖尿病腹泻的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腹泻中医病机特点呈现为脾肾阳虚及阴证,故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的选择可有效治疗本病,而临床实践也印证了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包扬;黄净;何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足浴对高血压病非药物因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在不同时间段非药物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为设计更为有效、安全的中药足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心病科60例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给予平肝潜阳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监测开始前、开始后15min、30min、45min、60min的血压和心率数值变化。结果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在足浴后15分钟开始下降,45分钟下降明显,且收缩压(SBP)下降更为显著;心率在30分钟后增快比较明显,但在45分钟呈下降趋势。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安全持续有效,治疗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为宜。

    作者:胡立芹;张春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在环境、饮食、心理、呼吸、以及对症处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80例肺炎患儿,78例顺利痊愈,1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并发呼吸衰竭,经过全力抢救及对症处理均得到康复,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加充分的发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负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目的:分析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03月到2014年0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癌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三阶梯疗法,观察组加以应用消止痛外用方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 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起效快,持续止痛时间较长,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振明;付华珍;潘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灌肠结合物理疗法在复发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结合物理疗法在复发性盆腔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药灌肠联合物理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机体炎症反应情况,并统计两组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驥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驥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物理治疗,能有效的减轻慢性盆腔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媛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浅谈疫病文献研究的现状与思路方法

    对丰富的古今疫病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中医防治疫病的规律,对防治现代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概念不清、病因研究弱化、研究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对于疫病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思路和具体方法。

    作者:张萌;张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中西医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规范化中西医综合护理方法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于我院针灸科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给予中西医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结果接受规范化中西医综合护理的30例患者,在语言、肢体活动方面均得到了整体康复。结论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护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炮制学理论课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也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具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之一,是我国药学领域中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医药思维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中医药全面人才。

    作者:窦志英;王晖;王艳;刘亚男;李佳玮;何永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金匮要略》中风病浅识

    《金匮要略》首出中风之病名,详细阐释了中风的病因是风邪为患,病机为正虚邪中,并在灵活辨证的前提下,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进行辨治。引导了后世医家进一步对中风病进行探究和发挥。其所载方剂组方严谨,针对病机用药,于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阐发,也是建立在《金匮要略》论述的基础上的。

    作者:赵惠琴;王中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4例

    目的:研究对颈源性眩晕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人,给予培他司汀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组44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中医辨证施治。两组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情况可见,使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仅为67.86%,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45%,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驥0.05。结论在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方法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

    相火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至金元朱氏《格致余论》问世,相火理论趋于成熟,对说明疾病病理和指导临床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在临床中始悟先贤“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现将临床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述于次。

    作者:邵冬珊;蒋满红;姚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本刊郑重声明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