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硕;陈喜华;徐乃玉
通过对在校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大案例教学比例、增加统计学软件学等多重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学生熟练、正确运用的目的。
作者:白娟;朱志军;禄保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补脾益肠丸治疗。结果治疗组临总有效率、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驥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婉婉;蒋进广;张承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中牵抖折挤法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牵抖折挤法治疗后,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腕关节正侧位CR片桡骨短缩值(10.24±1.12) mm;平均尺角(14.11±0.37)°;平均掌倾角(-14.51±1.11)°。其中,11例患者关节面塌陷或是分离超过2mm;6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张力性水泡现象,通过外科处理后实施夹板治疗。全部患者在4~6周后拆除夹板,54例患者Lidstrom分级达到1、2级,影像学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0%。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疾病临床上牵抖折挤法效果显著。
作者:周重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CHB)治未病循证医学数据库,用以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该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据库对符合CHB诊治指南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该数据库实现了CHB患者包括体质资料在内的临床病历资料的录入、存储、修改、检索、统计、图形化显示及维护等功能。结论初步建立CHB中医“治未病”循证医学研究数据库,实现了个体资料、临床资料与医学研究数据的信息融合,为开展CHB的中医“治未病”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
作者:李建宇;杜宁;刘士敬;李丰衣;王云磊;赵敬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式教授,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n-based Learning,PBL)的具体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在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应用读书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新概念、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而且还提高了文献检索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读书报告会对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作者:袁淮涛;黄良文;胡鹏;刘建民;刘建仁;戴先才;陈为;朱文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对丰富的古今疫病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中医防治疫病的规律,对防治现代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概念不清、病因研究弱化、研究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对于疫病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思路和具体方法。
作者:张萌;张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开设《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方法通过对自己和同事多年累积和探索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初步探索出了不同专业、中药学和非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等。结论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既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播,又要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中药商品的经济动态,针对学生不同教学背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作者:李娟;陈科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金匮要略》首出中风之病名,详细阐释了中风的病因是风邪为患,病机为正虚邪中,并在灵活辨证的前提下,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进行辨治。引导了后世医家进一步对中风病进行探究和发挥。其所载方剂组方严谨,针对病机用药,于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阐发,也是建立在《金匮要略》论述的基础上的。
作者:赵惠琴;王中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作者: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推进患者康复进程,提升康复效果,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宝发;丰小勇;谈斐;胡映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骆继杰教授运用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回顾分析运用该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总结跟师病例,以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骆继杰教授运用骆氏肾衰汤治疗的54例CKD2~4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时期21例口服尿毒清治疗的CKD2~4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与47.62%,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驦0.05);血肌酐观察组平均下降17.02μmol/L,对照组平均上升1.57μmol/L;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与38.1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驥0.01);血肌酐观察组平均下降20.84μmol/L,对照组平均上升17.82μmol/L。结论骆氏肾衰汤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剂,具有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患者体质等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栋;易无庸;郑义侯;吴嘉;邓彦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前脂肪肝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大疾病。通过对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治法方药的概括,从而阐述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优缺点。
作者:许顺畅;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越鞠丸为元代医家朱丹溪创立的名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组成,主治气、血、火、痰、湿、食六郁。《丹溪心法·六郁》中谓:“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故拟越鞠丸行气解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诸郁自解。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马云枝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善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因郁而致失眠、头痛、眩晕、梅核气等内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举病案如下。
作者:李社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相火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至金元朱氏《格致余论》问世,相火理论趋于成熟,对说明疾病病理和指导临床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在临床中始悟先贤“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现将临床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述于次。
作者:邵冬珊;蒋满红;姚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癌症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康艾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的KPS评分、体重、进食量、血红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结果治疗组在KPS评分及体重、提高外周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对进食量和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癌症恶病质能提高KPS评分、稳定体重、增加血红蛋白,能改善癌症恶病质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杨静;徐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寻找更好的苯氧烷酸类降血脂药物。方法以白藜芦醇、α-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原料,经SN1型取代反应得到二种苯氧烷酸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MS)进行结构确证。结果设计、合成并得到相应的产物。结论为降血脂药物开发提供线索。
作者:王强;陈波;Huang Peng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岭南一些地区风俗,妇女产后要吃姜醋或姜酒。这在明朝就有记录,《广东新语》说:“粤俗,凡妇娠,先以老醋煮姜,或以蔗糖、芝麻煮,以坛贮之。既产,则以姜醋荐饷亲戚,妇之外家,亦或以姜酒来助,名曰姜酒之会。故问人生子,辄曰‘姜酒香未?’”可见生子食姜醋或饮姜酒是惯常习俗。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临床实践指南的知识的引入。采用合理、恰当的方式,适度和准确地将临床实践指南融会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效果,促进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发扬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点。
作者:田莎;黄立中;田雪飞;宋炜熙;罗银和;曾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胡庆余堂”创业时禀承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药方,精选道地药材,精制丸散膏丹,因药效显著,名震天下,曾被誉为“江南药王”,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如今的“胡庆余堂”仍盛誉不衰,是中国大的制药企业,也是个占地7亩多的古建筑群,座落于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上。河坊街是条仿古街,模仿的就是古老的宋城,因为杭州(古名临安)曾是南宋繁华的都城。只见街上卖茶汤的、卖书画的、卖手工艺品的小店林立,入夜时油灯荧荧,古意盎然,把“胡庆余堂”烘托得有韵味。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侧肢运动能力评分(FMA)和ADL能力评分(MBI)分别为(85.3±4.1)分、(60.3±1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驥0.05)。结论在康复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文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