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杨栋;易无庸;郑义侯;吴嘉;邓彦彦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疗法, 骆氏肾衰汤, 洛继杰
摘要:目的:总结名老中医骆继杰教授运用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回顾分析运用该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总结跟师病例,以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骆继杰教授运用骆氏肾衰汤治疗的54例CKD2~4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时期21例口服尿毒清治疗的CKD2~4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与47.62%,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驦0.05);血肌酐观察组平均下降17.02μmol/L,对照组平均上升1.57μmol/L;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与38.1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驥0.01);血肌酐观察组平均下降20.84μmol/L,对照组平均上升17.82μmol/L。结论骆氏肾衰汤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剂,具有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患者体质等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教学中临床见习的必要性和方式探讨

    儿科见习是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桥梁,但目前逐渐被忽视甚至取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讨论见习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可行的方式,以期能使见习课程充分地为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儿科学人才服务。

    作者:李蕙;杨一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在慢性腹泻型结肠炎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慢性腹泻型结肠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者接受中医分型论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详细记录及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45,P 驥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1.8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076,P 驥0.05)。结论在慢性腹泻型结肠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分型论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位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氧烷酸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目的:寻找更好的苯氧烷酸类降血脂药物。方法以白藜芦醇、α-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原料,经SN1型取代反应得到二种苯氧烷酸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MS)进行结构确证。结果设计、合成并得到相应的产物。结论为降血脂药物开发提供线索。

    作者:王强;陈波;Huang Peng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益宫颗粒治疗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93例

    目的:研究分析益宫颗粒对于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86例进行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93例,采用益宫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93例,采用慈航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恢复效果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如阴道出血量和腹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2%,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益宫颗粒在治疗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病症时具有保护肝脾的效用,充分发挥其益气补血的功效,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减少阴道出血量,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罗琼秀;罗秋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温针灸联合正骨及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5例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估时采用Macnab标准作为疗效的评估标准。结果利用Macnab标准作为疗效的评估标准,实验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优秀率分别为88.3%和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和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戴俊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胡庆余堂”创业时禀承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药方,精选道地药材,精制丸散膏丹,因药效显著,名震天下,曾被誉为“江南药王”,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如今的“胡庆余堂”仍盛誉不衰,是中国大的制药企业,也是个占地7亩多的古建筑群,座落于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上。河坊街是条仿古街,模仿的就是古老的宋城,因为杭州(古名临安)曾是南宋繁华的都城。只见街上卖茶汤的、卖书画的、卖手工艺品的小店林立,入夜时油灯荧荧,古意盎然,把“胡庆余堂”烘托得有韵味。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目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用自拟祛痰化瘀汤观察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18例,分治疗组60例(加用中药祛痰化瘀汤治疗)和对照组58例(西药常规治疗)。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封海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康艾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癌症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康艾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的KPS评分、体重、进食量、血红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结果治疗组在KPS评分及体重、提高外周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对进食量和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癌症恶病质能提高KPS评分、稳定体重、增加血红蛋白,能改善癌症恶病质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杨静;徐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泪道再通管植入术结合中医药治疗慢性泪囊炎180例

    目的:探讨泪道再通管结合中医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慢性泪囊炎进行泪道再通管逆行植入术,保留3~6个月后拔管。结果180例(180眼)中,其中治愈127眼,治愈率70.5%;有效40眼,有效率20.2%;无效13眼,无效率7.2%。结论泪道再通管结合中医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且局部无瘢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崔文会;孟兆平;张彦梅;李志刚;靳利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目的:探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入选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并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同等剂量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但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连用2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驥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7.9%,对照组为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简便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海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施行中医护理;对照组30例,予一般常规护理,护理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予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廖笑菊;方平;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10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实验组48例(56耳)与对照组50例(52耳),实验组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均给予电针治疗和局部穴位注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联合治疗,2个疗程(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4.64%、94.44%,对照组分别为71.15%、73.08%、65.78%,两组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驥0.05)。结论采取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听力,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军强;厚纪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论通识教育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中西文化底蕴,实现通识教育“全人”的培养目标。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单一,难以发挥其通识教育的功能。本文试图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功能。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炮制学理论课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也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具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之一,是我国药学领域中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医药思维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中医药全面人才。

    作者:窦志英;王晖;王艳;刘亚男;李佳玮;何永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循证护理方法促进产妇泌乳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中医循证护理方法在促进产妇泌乳中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产妇,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给予针对性中医循证护理,让产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治疗,加快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提升产后泌乳量、改善护理满意度,树立起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

    作者:李林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专业开设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开设《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方法通过对自己和同事多年累积和探索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初步探索出了不同专业、中药学和非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等。结论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既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播,又要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中药商品的经济动态,针对学生不同教学背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作者:李娟;陈科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

    目的:对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P 驥0.05)。结论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刚;谭金龙;余美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补脾益肠丸治疗。结果治疗组临总有效率、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驥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婉婉;蒋进广;张承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甲氨蝶呤用药期间的有关事项等。结果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达到96.7%,显著高于仅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曾苏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辨证施护

    老年性痴呆病是一种老年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正常的退化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开始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焦虑、多疑,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继而出现记忆障碍,智力衰退,记不住人名、地名、日期等,但经过提醒可回忆起来,痴呆患者虽然记忆力很差,但仍坚信自己记忆力好,否认有病。目前随着医学诊断学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