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会;孟兆平;张彦梅;李志刚;靳利华
目的:探讨和研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其中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补肾调肝法结合辨证施护进行治疗,其余50例则设为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治疗结合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驦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较好,但需要结合中医思想指导下的辨证施护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红群;倪亚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尤卓尔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推广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给药新途径。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2ml/kɡ,qd)联合尤卓尔(外用,日二次);对照组单独采用尤卓尔(外用,日二次)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药灌肠联合尤卓尔)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P <0.05)、复发率低(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尤卓尔治疗婴儿湿疹安全、高效、不易复发,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晶;郑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甲氨蝶呤用药期间的有关事项等。结果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达到96.7%,显著高于仅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曾苏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小儿双清颗粒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儿速效感冒颗粒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儿双清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经分析,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驥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小儿双清颗粒应用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作者: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负责人:我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服务于中医药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共同联办。本刊以“服务中医药远程教育,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宗旨,全面服务中医药学术进步。为了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及学术活动。本刊决定,免费刊发全国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术活动)的宣传信息,优惠刊发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甲巯咪唑(MM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63例甲亢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症状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心悸、易怒、失眠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分型治疗,配合抗甲状腺的药物治疗,其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作者:许梦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吾师赵振昌教授为吉林省著名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吾师酷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医术,谙熟中医经典,博览古今医籍。从医50余年,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的创始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师承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擅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韩冰;刘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03月到2014年0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癌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三阶梯疗法,观察组加以应用消止痛外用方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 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起效快,持续止痛时间较长,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振明;付华珍;潘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外用药物的选择无所适从。教材中外用药物疗法的编排是以剂型为纲,而笔者尝试以消托补三原则为纲,对疮疡病程中不同阶段可采用的外用药物加以归纳总结,以明晰思路。
作者:肖红丽;刘靖;宋文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开设《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方法通过对自己和同事多年累积和探索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初步探索出了不同专业、中药学和非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等。结论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既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播,又要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中药商品的经济动态,针对学生不同教学背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作者:李娟;陈科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新世纪以来,经方在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病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疗效,对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2000年至今关于妇科病中月经病方面的经方治疗报道,进行回顾,希望对实际临床中月经病的治疗有所提高,同时对经方的总结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杨建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在环境、饮食、心理、呼吸、以及对症处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80例肺炎患儿,78例顺利痊愈,1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并发呼吸衰竭,经过全力抢救及对症处理均得到康复,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加充分的发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负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中西文化底蕴,实现通识教育“全人”的培养目标。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单一,难以发挥其通识教育的功能。本文试图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功能。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4]。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的四诊和辨证方法之外,人们开始陆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借助新的诊断仪器和辨证方法,深入到某一具体领域,与某个学科发生关系,对疾病进行专门的综合研究,为丰富中医诊断技术手段、创新中医诊断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中医诊断学学科内涵与外延进行探析,力求在更宽广的领域中探索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发展。
作者:程凯;车志英;樊蔚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药临床药学提出至今已二十余载,很多工作却仍然还在起步阶段,仍然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药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处处遇困境,中医临床理论知识不足,中医临床实践又得不到提升,在中药临床药师们困惑之际,全国首届中药临床药师师承班在成都应运而生,他们赶上了一次很好的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机会,本文将论述该师承班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作者:苟志林;曹大春;祝之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莫矜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1962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六年制本科毕业,到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74年调入云南中医学院任教。担任《中医内科学》教学和管理工作。曾任云南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研究生班导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中医专家。从事医疗、教学工作五十余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内科领域和男性疾病诊治方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作者:刘红英;姜丽娟;莫矜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青年教师在该课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医知识学习的热情。
作者:袁卫玲;孟静岩;张国霞;史丽萍;仲强惟;马佐英;李晓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野外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从2009年到2014年,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调查,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参加过野外实习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36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351份。其中有100%的同学认为野外实习是必要的,有98%的同学认为野外实习能团结同学、锻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实习后,95%的同学觉得实习老师很亲切,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对提高我校药用植物学的精品课后续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亮;王冰;尹海波;张建逵;康廷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难点在于九篇大论词义晦涩难懂,概念理解困难,而词义的背后,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天文、时空背景。准确地理解词义,是打开九篇大论之门的钥匙,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