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中牵抖折挤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周重刚

关键词:老年病, 骨质疏松, 桡骨, 骨折, 牵抖折挤法
摘要: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中牵抖折挤法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牵抖折挤法治疗后,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腕关节正侧位CR片桡骨短缩值(10.24±1.12) mm;平均尺角(14.11±0.37)°;平均掌倾角(-14.51±1.11)°。其中,11例患者关节面塌陷或是分离超过2mm;6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张力性水泡现象,通过外科处理后实施夹板治疗。全部患者在4~6周后拆除夹板,54例患者Lidstrom分级达到1、2级,影像学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0%。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疾病临床上牵抖折挤法效果显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腹泻

    糖尿病腹泻是由于内脏植物神经损伤所致,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营养神经、应用止泻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虽然大部分患者病情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相关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常使糖尿病腹泻的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腹泻中医病机特点呈现为脾肾阳虚及阴证,故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的选择可有效治疗本病,而临床实践也印证了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包扬;黄净;何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10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实验组48例(56耳)与对照组50例(52耳),实验组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均给予电针治疗和局部穴位注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联合治疗,2个疗程(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4.64%、94.44%,对照组分别为71.15%、73.08%、65.78%,两组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驥0.05)。结论采取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听力,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军强;厚纪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目的:探究熏洗方坐浴结合中医护理在混合痔患者手术治疗之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00名混合痔患者,并且把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名,实验组在治疗时主要以熏洗方坐浴配合中医护理,对照组50名,以1∶45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熏洗方坐浴而且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治疗两个星期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都要治疗两个疗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其肛门疼痛消失的时间、肛门边缘水肿消失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对比,并且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中实验组治疗有明显效果的有28人,治疗有效果的有17人,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有5人,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20人,治疗有效果的人数为16人,治疗无明显效果的人数为14人,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驥0.05)。实验组的肛门疼痛消失的时间为2.5~3天,肛门边缘水肿消失的时间为6~7天,创面愈合的时间为18~25天;对照组肛门疼痛消失的时间为3~4天,肛门边缘水肿消失的时间为9~11天,创面愈合的时间为23~29天,两组结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配合中医护理对于混合痔患者术后的肛门疼痛、创缘水肿、创面迟缓愈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45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戈阳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马云枝教授运用越鞠丸验案举隅

    越鞠丸为元代医家朱丹溪创立的名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组成,主治气、血、火、痰、湿、食六郁。《丹溪心法·六郁》中谓:“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故拟越鞠丸行气解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诸郁自解。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马云枝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善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因郁而致失眠、头痛、眩晕、梅核气等内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举病案如下。

    作者:李社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温针灸联合正骨及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5例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估时采用Macnab标准作为疗效的评估标准。结果利用Macnab标准作为疗效的评估标准,实验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优秀率分别为88.3%和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和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戴俊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的患者4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2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通过护理之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平均生存期为1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袁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应用研究

    目前脂肪肝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大疾病。通过对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治法方药的概括,从而阐述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优缺点。

    作者:许顺畅;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中晚期胃癌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给予西药进行化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3例,恶化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7例,恶化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驥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岳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灌肠结合物理疗法在复发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结合物理疗法在复发性盆腔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药灌肠联合物理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机体炎症反应情况,并统计两组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驥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驥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物理治疗,能有效的减轻慢性盆腔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媛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九)--二十八宿释义

    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难点在于九篇大论词义晦涩难懂,概念理解困难,而词义的背后,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天文、时空背景。准确地理解词义,是打开九篇大论之门的钥匙,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用互联网构建中医一脉相承的新模式--浅议互联网普及背景下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普及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医传承的千古面难题面临新的机遇。本文立足互联网普及、中医传承特点,阐述中医传承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应从国家层面上推动与开发综合性中医传承网络平台,以促进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破解中医传承的诸多难题,并终在全球推动中医的大发展。

    作者:贾丽娜;康学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隐源性肝病主要原因,导师赵文霞在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辨证分型等多个方面均经验丰富。

    作者:崔健娇;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杨绛老人的减压法

    杨绛老人今年103岁。3月初,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在院长康乐的带领下,组织医学专家对杨绛老人的身体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报告显示,杨绛老人除视力有所下降,血压略高外,其他一切机体功能和生理指标均属正常。康院长在祝贺杨绛老人的同时,请杨绛老人结合她的健康长寿之道,给大家支支招。杨绛老人说:“健康长寿的要素很多,但我认为减轻生活压力,保持快乐心境很重要。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方法减轻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就一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侧肢运动能力评分(FMA)和ADL能力评分(MBI)分别为(85.3±4.1)分、(60.3±1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驥0.05)。结论在康复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文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

    目的:对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P 驥0.05)。结论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刚;谭金龙;余美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尹常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尹常健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方法将跟师侍诊所得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突出毒虚致瘀、毒虚瘀夹杂的中医病机特点,强调病证结合,补虚祛毒化瘀的治疗原则,临床上灵活联合抗病毒药物,宏观辨治和微观用药相结合,全面干预治疗。

    作者:孙玉莉;高占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新世纪经方治疗妇产科疾病回顾(四)--月经病

    新世纪以来,经方在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病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疗效,对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2000年至今关于妇科病中月经病方面的经方治疗报道,进行回顾,希望对实际临床中月经病的治疗有所提高,同时对经方的总结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杨建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73例

    目的:探讨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1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手术组各73例,分别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样本的预后效果并开展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中医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4%,手术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式能够提高预后恢复效果,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与手术治疗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熊峻;黄彬;高费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3.15±2.66)分]较对照组[(5.27±3.75)分]更低(P 驥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活血化瘀、补肾理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成;景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心电监护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心电监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6%,远高于对照组的68.6%,治疗有效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0,P驥0.05);且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驥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贺晓仔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