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莉;高占华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中牵抖折挤法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牵抖折挤法治疗后,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腕关节正侧位CR片桡骨短缩值(10.24±1.12) mm;平均尺角(14.11±0.37)°;平均掌倾角(-14.51±1.11)°。其中,11例患者关节面塌陷或是分离超过2mm;6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张力性水泡现象,通过外科处理后实施夹板治疗。全部患者在4~6周后拆除夹板,54例患者Lidstrom分级达到1、2级,影像学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0%。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疾病临床上牵抖折挤法效果显著。
作者:周重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青年教师在该课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医知识学习的热情。
作者:袁卫玲;孟静岩;张国霞;史丽萍;仲强惟;马佐英;李晓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甲氨蝶呤用药期间的有关事项等。结果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达到96.7%,显著高于仅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曾苏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中西文化底蕴,实现通识教育“全人”的培养目标。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单一,难以发挥其通识教育的功能。本文试图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功能。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吾师赵振昌教授为吉林省著名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吾师酷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医术,谙熟中医经典,博览古今医籍。从医50余年,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的创始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师承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擅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韩冰;刘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老年性痴呆病是一种老年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正常的退化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开始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焦虑、多疑,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继而出现记忆障碍,智力衰退,记不住人名、地名、日期等,但经过提醒可回忆起来,痴呆患者虽然记忆力很差,但仍坚信自己记忆力好,否认有病。目前随着医学诊断学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在环境、饮食、心理、呼吸、以及对症处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80例肺炎患儿,78例顺利痊愈,1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并发呼吸衰竭,经过全力抢救及对症处理均得到康复,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加充分的发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负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风病逐渐成为老年人的首要危害疾病,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地位逐渐上升。中风偏瘫是常见的后遗症,其治疗方法多种,利用井穴来治疗中风偏瘫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当代医家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手段治疗偏瘫,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作者:苏思颖;万文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半边莲又名急解索、蛇利草,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多在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后,洗净,晒干或阴干即可入药。《本草纲目》载:“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湿塍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称为“半边莲”。半边莲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疔疮、肿毒、癣疾以及跌打扭伤之肿痛,亦可用于蛇伤。《陆川本草》载其“解毒消炎,利尿,生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市场上有以玄参科植物通泉草的干燥全草冒充半边莲,使用时注意鉴别。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纯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出院前1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1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手术组各73例,分别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样本的预后效果并开展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中医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4%,手术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式能够提高预后恢复效果,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与手术治疗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熊峻;黄彬;高费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前列腺炎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21世纪病”,为男性常见病,20~40岁中轻年男性多发病,尤其是办公室一族、长时间驾车族多见。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不仅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造成男性不育,同时也给男性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我科对3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艳;周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针刺腰痛穴加外服吡罗昔康贴片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66例,均采用针刺腰痛穴法治疗。针刺治疗后疼痛局部给予外敷吡罗昔康贴片3天。结果临床治愈52例,显效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腰痛穴加外敷吡罗昔康贴片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张攀;黄俊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经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用药、外用灌肠及针灸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7%,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驥0.05);对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率20%,两组复发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不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降低病情复发、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在慢性腹泻型结肠炎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慢性腹泻型结肠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者接受中医分型论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详细记录及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45,P 驥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1.8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076,P 驥0.05)。结论在慢性腹泻型结肠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分型论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位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临床学科,在其教学中要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并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掌握手法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田辉;曹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金匮要略》首出中风之病名,详细阐释了中风的病因是风邪为患,病机为正虚邪中,并在灵活辨证的前提下,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进行辨治。引导了后世医家进一步对中风病进行探究和发挥。其所载方剂组方严谨,针对病机用药,于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阐发,也是建立在《金匮要略》论述的基础上的。
作者:赵惠琴;王中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通过对在校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大案例教学比例、增加统计学软件学等多重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学生熟练、正确运用的目的。
作者:白娟;朱志军;禄保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诗人们能做出如此动人的中药名诗来,首先得归功于中药的命名者,因为不少中药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隐源性肝病主要原因,导师赵文霞在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辨证分型等多个方面均经验丰富。
作者:崔健娇;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