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红
2011年以来,西医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增加了中医护理内容,《中医护理》成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探讨了中医护理实践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能在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中医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作者:朱文慧;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互联网普及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医传承的千古面难题面临新的机遇。本文立足互联网普及、中医传承特点,阐述中医传承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应从国家层面上推动与开发综合性中医传承网络平台,以促进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破解中医传承的诸多难题,并终在全球推动中医的大发展。
作者:贾丽娜;康学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小儿双清颗粒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儿速效感冒颗粒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儿双清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经分析,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驥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小儿双清颗粒应用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3.15±2.66)分]较对照组[(5.27±3.75)分]更低(P 驥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活血化瘀、补肾理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成;景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外用药物的选择无所适从。教材中外用药物疗法的编排是以剂型为纲,而笔者尝试以消托补三原则为纲,对疮疡病程中不同阶段可采用的外用药物加以归纳总结,以明晰思路。
作者:肖红丽;刘靖;宋文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老年性痴呆病是一种老年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正常的退化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开始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焦虑、多疑,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继而出现记忆障碍,智力衰退,记不住人名、地名、日期等,但经过提醒可回忆起来,痴呆患者虽然记忆力很差,但仍坚信自己记忆力好,否认有病。目前随着医学诊断学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4]。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的四诊和辨证方法之外,人们开始陆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借助新的诊断仪器和辨证方法,深入到某一具体领域,与某个学科发生关系,对疾病进行专门的综合研究,为丰富中医诊断技术手段、创新中医诊断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中医诊断学学科内涵与外延进行探析,力求在更宽广的领域中探索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发展。
作者:程凯;车志英;樊蔚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的患者4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2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通过护理之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平均生存期为1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袁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儿科见习是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桥梁,但目前逐渐被忽视甚至取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讨论见习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可行的方式,以期能使见习课程充分地为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儿科学人才服务。
作者:李蕙;杨一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护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转变,护理管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解决现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顺应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护理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谢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通过对在校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大案例教学比例、增加统计学软件学等多重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学生熟练、正确运用的目的。
作者:白娟;朱志军;禄保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中西文化底蕴,实现通识教育“全人”的培养目标。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单一,难以发挥其通识教育的功能。本文试图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功能。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补脾益肠丸治疗。结果治疗组临总有效率、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驥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婉婉;蒋进广;张承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入选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并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同等剂量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但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连用2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驥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7.9%,对照组为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简便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海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尤卓尔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推广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给药新途径。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2ml/kɡ,qd)联合尤卓尔(外用,日二次);对照组单独采用尤卓尔(外用,日二次)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药灌肠联合尤卓尔)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P <0.05)、复发率低(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尤卓尔治疗婴儿湿疹安全、高效、不易复发,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晶;郑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推进患者康复进程,提升康复效果,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宝发;丰小勇;谈斐;胡映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胡庆余堂”创业时禀承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药方,精选道地药材,精制丸散膏丹,因药效显著,名震天下,曾被誉为“江南药王”,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如今的“胡庆余堂”仍盛誉不衰,是中国大的制药企业,也是个占地7亩多的古建筑群,座落于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上。河坊街是条仿古街,模仿的就是古老的宋城,因为杭州(古名临安)曾是南宋繁华的都城。只见街上卖茶汤的、卖书画的、卖手工艺品的小店林立,入夜时油灯荧荧,古意盎然,把“胡庆余堂”烘托得有韵味。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估时采用Macnab标准作为疗效的评估标准。结果利用Macnab标准作为疗效的评估标准,实验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优秀率分别为88.3%和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和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采用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戴俊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施行中医护理;对照组30例,予一般常规护理,护理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予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施行中医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廖笑菊;方平;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参考组(常规西医护理)各为43例,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参考组(P 驥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 驥0.05)。结论给予脑外伤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况善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