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互联网构建中医一脉相承的新模式--浅议互联网普及背景下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

贾丽娜;康学智

关键词:中医传承, 互联网普及, 系统工程
摘要:互联网普及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医传承的千古面难题面临新的机遇。本文立足互联网普及、中医传承特点,阐述中医传承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应从国家层面上推动与开发综合性中医传承网络平台,以促进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破解中医传承的诸多难题,并终在全球推动中医的大发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4]。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的四诊和辨证方法之外,人们开始陆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借助新的诊断仪器和辨证方法,深入到某一具体领域,与某个学科发生关系,对疾病进行专门的综合研究,为丰富中医诊断技术手段、创新中医诊断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中医诊断学学科内涵与外延进行探析,力求在更宽广的领域中探索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发展。

    作者:程凯;车志英;樊蔚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郭晖主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心得

    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郭晖主任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临床实践中,滋补脾气,增益脾阴,合理调节气机的升降,脾胃不和,必先开胃,对药运用,加强疗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施治。

    作者:张丽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纯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出院前1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青年教师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青年教师在该课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医知识学习的热情。

    作者:袁卫玲;孟静岩;张国霞;史丽萍;仲强惟;马佐英;李晓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甲氨蝶呤用药期间的有关事项等。结果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达到96.7%,显著高于仅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曾苏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3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两周内,均未应用过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应用氟西汀,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配合一定心理治疗法。结果观察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驥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海波;涂亚婷;王省堂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经验总结

    吾师赵振昌教授为吉林省著名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吾师酷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医术,谙熟中医经典,博览古今医籍。从医50余年,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的创始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师承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擅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韩冰;刘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研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其中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补肾调肝法结合辨证施护进行治疗,其余50例则设为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治疗结合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驦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较好,但需要结合中医思想指导下的辨证施护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红群;倪亚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与研究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妊娠贫血患者均行“益血生”治疗,30d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若是3个疗程之后无效,则停止服用“益血生”胶囊;对比120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2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经过“益血生”治疗之后,115例妊娠贫血患者面色惨白、嗜睡、乏力、倦怠、头晕等一系列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115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后贫血状况明显优于治疗之前,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后与治疗之前贫血状况无明显变化,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并且在服药的期间没有产生不良的反应,是治疗妊娠贫血的良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俊;谢小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浅谈疫病文献研究的现状与思路方法

    对丰富的古今疫病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中医防治疫病的规律,对防治现代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概念不清、病因研究弱化、研究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对于疫病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思路和具体方法。

    作者:张萌;张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

    相火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至金元朱氏《格致余论》问世,相火理论趋于成熟,对说明疾病病理和指导临床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在临床中始悟先贤“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现将临床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述于次。

    作者:邵冬珊;蒋满红;姚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消托补三原则指导学生对中医外科学中疮疡外用药物的选择

    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外用药物的选择无所适从。教材中外用药物疗法的编排是以剂型为纲,而笔者尝试以消托补三原则为纲,对疮疡病程中不同阶段可采用的外用药物加以归纳总结,以明晰思路。

    作者:肖红丽;刘靖;宋文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井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概况

    中风病逐渐成为老年人的首要危害疾病,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地位逐渐上升。中风偏瘫是常见的后遗症,其治疗方法多种,利用井穴来治疗中风偏瘫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当代医家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手段治疗偏瘫,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作者:苏思颖;万文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用互联网构建中医一脉相承的新模式--浅议互联网普及背景下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普及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医传承的千古面难题面临新的机遇。本文立足互联网普及、中医传承特点,阐述中医传承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应从国家层面上推动与开发综合性中医传承网络平台,以促进中医传承方式的变革,破解中医传承的诸多难题,并终在全球推动中医的大发展。

    作者:贾丽娜;康学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新读心解系列《灵枢·本神》之“志”的心理学解读

    “志”出自《灵枢·本神》篇。本篇关于“意志思虑智”的描述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遵《内经》之旨,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去理解原文,手执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与西方心理学,进行对接、对比,以求得更深层的理解和体会。

    作者:赵林灿;赵兴业;刘向阳;郑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3.15±2.66)分]较对照组[(5.27±3.75)分]更低(P 驥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活血化瘀、补肾理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成;景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73例

    目的:探讨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1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手术组各73例,分别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样本的预后效果并开展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中医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4%,手术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式能够提高预后恢复效果,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与手术治疗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熊峻;黄彬;高费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与调查分析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野外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从2009年到2014年,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调查,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参加过野外实习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36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351份。其中有100%的同学认为野外实习是必要的,有98%的同学认为野外实习能团结同学、锻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实习后,95%的同学觉得实习老师很亲切,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对提高我校药用植物学的精品课后续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亮;王冰;尹海波;张建逵;康廷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归脾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传染病产后抑郁44例

    目的:以中医理论为依据,阐述了传染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心脾两虚,并以归脾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结合心理干预法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生产的传染性产妇87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4例采用归脾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法。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心理干预法,于产后4周、产后6周采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结果产后4周实验组有效率为41%,对照组有效率为14%;产后6周实验组有效率为77.3%,对照组为44.2%。结论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归脾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传染性产妇产后抑郁较单纯心理干预法疗效显著。

    作者:郅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10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实验组48例(56耳)与对照组50例(52耳),实验组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均给予电针治疗和局部穴位注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联合治疗,2个疗程(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4.64%、94.44%,对照组分别为71.15%、73.08%、65.78%,两组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驥0.05)。结论采取电针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听力,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军强;厚纪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