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前列腺炎的重要性

周艳;周欣

关键词:前列腺炎, 中医护理, 淋证
摘要:前列腺炎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21世纪病”,为男性常见病,20~40岁中轻年男性多发病,尤其是办公室一族、长时间驾车族多见。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不仅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造成男性不育,同时也给男性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我科对3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参考组(常规西医护理)各为43例,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参考组(P 驥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 驥0.05)。结论给予脑外伤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况善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经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用药、外用灌肠及针灸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7%,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驥0.05);对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率20%,两组复发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不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降低病情复发、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驥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推进患者康复进程,提升康复效果,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宝发;丰小勇;谈斐;胡映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73例

    目的:探讨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1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手术组各73例,分别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样本的预后效果并开展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中医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4%,手术组样本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式能够提高预后恢复效果,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与手术治疗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熊峻;黄彬;高费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氧烷酸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目的:寻找更好的苯氧烷酸类降血脂药物。方法以白藜芦醇、α-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原料,经SN1型取代反应得到二种苯氧烷酸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MS)进行结构确证。结果设计、合成并得到相应的产物。结论为降血脂药物开发提供线索。

    作者:王强;陈波;Huang Peng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蜈蟾痛愈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性疼痛30例

    目的:观察蜈蟾痛愈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且均有疼痛主诉(NRS≥4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病人。对照组:单纯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治疗组:应用蜈蟾痛愈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每天进行癌痛疗效评估,癌痛评价标准采用NRS评分法,记录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0例中,CR13例,PR14例,NR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中,CR8例,PR13例,NR9例,总有效率7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驥0.05)。结论①对于中、重度癌痛的治疗,蜈蟾痛愈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止痛治疗。②蜈蟾痛愈膏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增强了镇痛效果,避免增加芬太尼透皮贴剂用量带来的副作用,更好地缓解了病情,通过观察对照证实止痛治疗配合中药塌渍疗法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宏宇;张越;卢义;孙守坤;贾艳华;程祺;唐海波;于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甲氨蝶呤用药期间的有关事项等。结果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达到96.7%,显著高于仅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采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曾苏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金水宝胶囊改善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40例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肺结核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结核化学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的抗结核化学方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两个月。对所有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之前、治疗之后相关指标的检测,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对外周血CD4+/CD8+、CD4+、CD8+、NK细胞以及B细胞的水平进行严格检测;之后使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IgG、IgM以及IgA的含量进行精确的检测;再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的方法,对血清TNF-α、sIL-2R、IFN-γ以及IL-10的水平进行精确检测。结果对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两个月。两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的CD8+、sIL-2R以及IL-10水平和治疗前的水平进行比较,有所下降,而且明显比对照组的水平低;CD4+/CD8+、CD4+、NK细胞、B细胞、IgM、IgG、IgA、TNF-α和IFN-γ的水平和治疗前进行比较,有所升高,而且明显比对照组的水平高。结论本文通过探讨金水宝胶囊对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得出金水宝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结论。因此在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应用金水宝胶囊,此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远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腹泻

    糖尿病腹泻是由于内脏植物神经损伤所致,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营养神经、应用止泻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虽然大部分患者病情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相关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常使糖尿病腹泻的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腹泻中医病机特点呈现为脾肾阳虚及阴证,故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的选择可有效治疗本病,而临床实践也印证了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包扬;黄净;何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中西医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规范化中西医综合护理方法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于我院针灸科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给予中西医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结果接受规范化中西医综合护理的30例患者,在语言、肢体活动方面均得到了整体康复。结论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护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

    目的:对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P 驥0.05)。结论宫颈癌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刚;谭金龙;余美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升阳益胃汤是李东垣《脾胃论》中的著名方剂,全国名老中医王德祖教授非常善于使用此方,笔者跟随侍诊多年,对王老如何使用升阳益胃汤非常熟悉,现简要汇报经笔者治疗的5个病案,以分享王老的经验。

    作者:张运萍;林家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本刊郑重声明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3.15±2.66)分]较对照组[(5.27±3.75)分]更低(P 驥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活血化瘀、补肾理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成;景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4]。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的四诊和辨证方法之外,人们开始陆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借助新的诊断仪器和辨证方法,深入到某一具体领域,与某个学科发生关系,对疾病进行专门的综合研究,为丰富中医诊断技术手段、创新中医诊断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中医诊断学学科内涵与外延进行探析,力求在更宽广的领域中探索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发展。

    作者:程凯;车志英;樊蔚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临床实践指南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临床实践指南的知识的引入。采用合理、恰当的方式,适度和准确地将临床实践指南融会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效果,促进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发扬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点。

    作者:田莎;黄立中;田雪飞;宋炜熙;罗银和;曾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尹常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尹常健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方法将跟师侍诊所得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突出毒虚致瘀、毒虚瘀夹杂的中医病机特点,强调病证结合,补虚祛毒化瘀的治疗原则,临床上灵活联合抗病毒药物,宏观辨治和微观用药相结合,全面干预治疗。

    作者:孙玉莉;高占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改良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30例

    目的:观察改良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优势,科学地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取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0例,给予改良烙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扁桃体形态的改变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治疗后半年内扁桃体疼痛危象发作次数等,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扁桃体形态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100%消除其慢性炎症,其中治愈20例,好转10例,治疗后半年内扁桃体疼痛危象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改良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绝对安全可靠。

    作者:王丽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纯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出院前1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的患者4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2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通过护理之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平均生存期为1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袁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