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

简雪萍;周火根;刘秋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咽炎, 辨证施治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胀感、异物感及咽喉肿胀感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53/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48/60),且观察组中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总改善率为91.7%。较治疗前而言,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具有显著差异(P 驥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具有治疗效果好、临床症状改善率高的优点,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纯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出院前1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改良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30例

    目的:观察改良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优势,科学地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取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0例,给予改良烙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扁桃体形态的改变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治疗后半年内扁桃体疼痛危象发作次数等,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扁桃体形态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100%消除其慢性炎症,其中治愈20例,好转10例,治疗后半年内扁桃体疼痛危象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改良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绝对安全可靠。

    作者:王丽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辨证施护

    老年性痴呆病是一种老年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正常的退化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开始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焦虑、多疑,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继而出现记忆障碍,智力衰退,记不住人名、地名、日期等,但经过提醒可回忆起来,痴呆患者虽然记忆力很差,但仍坚信自己记忆力好,否认有病。目前随着医学诊断学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胀感、异物感及咽喉肿胀感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53/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48/60),且观察组中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总改善率为91.7%。较治疗前而言,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具有显著差异(P 驥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具有治疗效果好、临床症状改善率高的优点,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作者:简雪萍;周火根;刘秋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专业开设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开设《中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方法通过对自己和同事多年累积和探索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初步探索出了不同专业、中药学和非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等。结论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既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播,又要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中药商品的经济动态,针对学生不同教学背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作者:李娟;陈科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与研究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妊娠贫血患者均行“益血生”治疗,30d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若是3个疗程之后无效,则停止服用“益血生”胶囊;对比120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2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经过“益血生”治疗之后,115例妊娠贫血患者面色惨白、嗜睡、乏力、倦怠、头晕等一系列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115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后贫血状况明显优于治疗之前,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妊娠贫血患者治疗之后与治疗之前贫血状况无明显变化,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并且在服药的期间没有产生不良的反应,是治疗妊娠贫血的良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俊;谢小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杨绛老人的减压法

    杨绛老人今年103岁。3月初,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在院长康乐的带领下,组织医学专家对杨绛老人的身体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报告显示,杨绛老人除视力有所下降,血压略高外,其他一切机体功能和生理指标均属正常。康院长在祝贺杨绛老人的同时,请杨绛老人结合她的健康长寿之道,给大家支支招。杨绛老人说:“健康长寿的要素很多,但我认为减轻生活压力,保持快乐心境很重要。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方法减轻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就一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读书报告会在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式教授,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n-based Learning,PBL)的具体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在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应用读书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新概念、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而且还提高了文献检索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读书报告会对神经外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作者:袁淮涛;黄良文;胡鹏;刘建民;刘建仁;戴先才;陈为;朱文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康艾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癌症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康艾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的KPS评分、体重、进食量、血红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结果治疗组在KPS评分及体重、提高外周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对进食量和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癌症恶病质能提高KPS评分、稳定体重、增加血红蛋白,能改善癌症恶病质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杨静;徐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为了适应目前对创新型、创业型中医药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宿树兰;郭建明;朱悦;郭盛;彭国平;唐于平;段金廒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侧肢运动能力评分(FMA)和ADL能力评分(MBI)分别为(85.3±4.1)分、(60.3±1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驥0.05)。结论在康复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文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尹常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尹常健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方法将跟师侍诊所得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突出毒虚致瘀、毒虚瘀夹杂的中医病机特点,强调病证结合,补虚祛毒化瘀的治疗原则,临床上灵活联合抗病毒药物,宏观辨治和微观用药相结合,全面干预治疗。

    作者:孙玉莉;高占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论通识教育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中西文化底蕴,实现通识教育“全人”的培养目标。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单一,难以发挥其通识教育的功能。本文试图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功能。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足浴对高血压病非药物因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在不同时间段非药物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为设计更为有效、安全的中药足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心病科60例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给予平肝潜阳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监测开始前、开始后15min、30min、45min、60min的血压和心率数值变化。结果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在足浴后15分钟开始下降,45分钟下降明显,且收缩压(SBP)下降更为显著;心率在30分钟后增快比较明显,但在45分钟呈下降趋势。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安全持续有效,治疗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为宜。

    作者:胡立芹;张春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目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用自拟祛痰化瘀汤观察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18例,分治疗组60例(加用中药祛痰化瘀汤治疗)和对照组58例(西药常规治疗)。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封海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

    相火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至金元朱氏《格致余论》问世,相火理论趋于成熟,对说明疾病病理和指导临床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在临床中始悟先贤“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现将临床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述于次。

    作者:邵冬珊;蒋满红;姚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氧烷酸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目的:寻找更好的苯氧烷酸类降血脂药物。方法以白藜芦醇、α-溴代异丁酸乙酯为原料,经SN1型取代反应得到二种苯氧烷酸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MS)进行结构确证。结果设计、合成并得到相应的产物。结论为降血脂药物开发提供线索。

    作者:王强;陈波;Huang Peng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3.15±2.66)分]较对照组[(5.27±3.75)分]更低(P 驥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活血化瘀、补肾理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成;景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3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两周内,均未应用过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应用氟西汀,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配合一定心理治疗法。结果观察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驥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海波;涂亚婷;王省堂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目的:探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入选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并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同等剂量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但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连用2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驥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7.9%,对照组为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简便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海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