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桂嗪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分析

何风云

关键词:氟桂嗪, 治疗偏头痛,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良好疗效, 会议制, 应用, 女性, 年龄, 男性
摘要:2000年2月~2002年2月,我院应用氟桂嗪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采用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本组30例中,年龄18~46岁,平均32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病程1~7年,平均4年.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对手术病人进行有效咳嗽训练的尝试

    咳嗽反射是常见的重要防御性呼吸反射,可以排除呼吸道中的异物,避免其进入肺泡.但临床上有些病变可以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胸腹部术后、全麻病人、膈神经病变等,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出现或加重肺炎.如果能教会病人多练习深呼吸和进行有效咳嗽,则可增加肺通气量和帮助引流.经临床观察,这在手术病人身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应志国;袁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浅谈注重儿童心理发育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要从儿童期抓起.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总目标是促进和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培育小儿积极的情绪、健康的性格.正常的智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儿童身心发展,预防儿童发生心理病态和异常行为,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无躯体疾病,还应心理健康,适应社会交往,发挥人的社会功能.小儿时期是人的一生奠基时期,良好健康的身体和良好健康的心理同等重要.

    作者:石景义;刘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综合症的预防及护理

    低血压综合症是硬膜外剖宫产手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明显增多,因此,对围手术期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治疗和护理,我院1998~1999年行剖宫产手术327例,术中并发低血压综合症32例,发生率9.78%.2000~2002年行剖宫产手术509例,仅13例手术中并发低血压综合症,发生率2.5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T波改变的分析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T波改变为低平或倒置,临床上经常见到,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对此改变的误诊率很高.

    作者:梁化兰;俞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对冠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已有了根本性的转变,β受体阻滞剂从禁忌证转而成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成功地应用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本研究观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肌梗死(AMI)并心力衰竭,评价其中近期疗效和耐受性.

    作者:韩双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信息时代的医学文献检索工作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因特网日益普及,医学文献检索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主观因素对检索工具的使用频率和检索结果的影响也加大了,对读者和馆员素质的要求更高了.我馆自1995年开始进行计算机文献检索至今,已引进中外文题录、摘要等光盘数据库数个、全文数据库两个及宽带网等,为多途径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提供了便利.下面就多年检索工作的体会与同行交流.

    作者:马桂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婴幼儿额静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的护理

    婴幼儿采集血标本通常选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创伤比较大.近年来笔者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早产儿试用额静脉取血220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春晓;路秋玲;冯金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药气流弥散结肠导入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观微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虽然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己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仍有部分患者难以获得满意疗效.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病久难愈,患者常常丧失治疗信心.

    作者:邓玉池;邓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20例腹主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2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他们疾病的特点分别从心理、饮食、卫生宣教、卧位、预防感染、血液循环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结论: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宁;李香卿;戚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分成3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不同的观察与护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各自的护理特点以及护理效果.结果:70例患者,并发症2例,43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佳.结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香卿;王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阿托品、利多卡因在第一产程的应用

    为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我院将阿托品、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第一产程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在住院产妇中选择单胎头先露,无头盆不称、宫缩良好并宫颈坚硬或水肿、宫颈边厚,胎头枕位不正而形成宫颈水肿,或活跃期阻滞宫口开大2~8cm者共320例,其中经产妇90例,初产妇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对照组160例.两组年龄均在24~35岁,孕周37~41周,无严重并发症的健康产妇.

    作者:张学玲;于平;张云;陈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维生素C加糜蛋白酶封闭式外敷治疗大面积Ⅳ°褥疮2例

    我院骨科2001年4~12月收治大面积褥疮2例(面积6cm× 5cm~10cm×8cm,深及尾骨及粗隆部),应用维生素C加糜蛋白酶外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MVD和VEGF进行检测.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0%(28/40),MVD均值为(51.2±6.6),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P<0.05);VEGF高表达组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低表达组的平均MVD值(P<0.05);VEGF、MVD高表达组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VEGF、MVD低表达组(P<0.05).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VEGF、MVD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呈正相关,二者可作为判定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宪孟;李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纠纷

    目的: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纠纷.方法:(1)学习讲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找出医疗事故隐患,制订整改措施;(3)执行<条例>再造工作流程.结果: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医疗纠纷300%,全院病人满意率由95%上升为98%.结论:规范医疗行为,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

    作者:唐霖;杨小文;张万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伪膜性肠炎16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伪膜性肠炎治疗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伪膜性肠炎病例患者的用药及临床情况.结果:患者年龄越轻,合用的抗生素越少,使用口服的给药途径,合并的疾病越轻,治疗伪膜性肠炎所需的药物越单一,治愈时间越短,愈后越好.抗生素种类与克林霉素和第三代头孢为密切.结论: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作者:梁智明;何锦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关于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基础课,是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实验诊断学是从实验室检查的角度来讲授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是诊断和解释疾病规律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的课程之一.随着临床检验诊断技术不断更新,临床检验医学的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和丰富,新理论和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教学与临床相脱节、教学滞后于检验医学的发展的矛盾日趋明显.通过多年讲授实验诊断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教学改革思考,供探讨.

    作者:邰文琳;张学宁;秦燕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普勒在高血压患者经颅血流检测中的作用(附150例分析)

    目的:探讨TCD观察高血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TCD检测150例高血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及S/D、PI、RI等参数并观察血流频谱.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TCD检测出124例异常,异常率为94%,主要表现为脑血管血流速度增高或减慢及血流频谱的改变,结论:T℃D技术能直接了解颅底Willis环上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判断血管的弹性及血流量状况,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陈光勇;刘莉萍;黄维;林洪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肋间神经阻滞用于阑尾术后镇痛

    术后镇痛能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临床上术后镇痛方法较多,如硬膜外镇痛,自控性镇痛,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等.但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部手术的镇痛,在国内报道尚少.本试验旨在评估肋间神经阻滞用于阑尾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吴良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例分析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一种特殊、罕见的子宫肿瘤.至今文献报道仅百余例.我院于2001年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临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钟科;俞利平;叶耐尔;吴庆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大肠癌肝转移的术中射频治疗

    目的:探讨开腹术中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6例开腹术中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大肠癌肝转移中肿瘤消失12例,肿瘤缩小10例,肿瘤不变或继续增大4例.1年生存率为92.3%.结论:开腹术中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在腹腔肿瘤姑息性切除时一并进行.

    作者:刘树佳;王彤;陈祥洪;陈敏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